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燕
作品数:
2
被引量:14
H指数:1
供职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赵洛沙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瑞云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党瑜华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玲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黄振文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心肌
2篇
心肌梗死
2篇
急性心肌梗死
2篇
梗死
1篇
心肌梗塞
1篇
心肌梗死溶栓
1篇
心绞痛
1篇
预后
1篇
再灌注
1篇
再灌注损伤
1篇
溶栓
1篇
溶栓治疗
1篇
死亡率
1篇
转归
1篇
转归分析
1篇
老年
1篇
老年人
1篇
老年人急性心...
1篇
急性心肌梗死...
1篇
绞痛
机构
2篇
河南医科大学...
1篇
中华医学会
1篇
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2篇
赵晓燕
2篇
赵洛沙
1篇
李凌
1篇
张巧云
1篇
黄振文
1篇
李玲
1篇
党瑜华
1篇
刘瑞云
传媒
1篇
中华老年医学...
1篇
河南医科大学...
年份
1篇
2001
1篇
1998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再灌注的关系。方法 :对 2 7例梗死前 1周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和 2 5例梗死前无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比较。 2组基础临床情况相匹配。梗死范围大小根据血清酶和∑R、NQ来估计 ,冠脉再通时间以抬高最明显的ST段迅速下降达 5 0 %为准。结果 :溶栓后 30min内梗死前心绞痛组 33%冠脉再通 ,而梗死前无心绞痛组没有 1例再通 (P <0 0 0 5 ) ;6 0min内再通率分别为 5 9%和 36 % (P <0 0 0 5 ) ;再通时间分别为 (49± 16 )min和 (6 9± 19)min(P <0 0 5 )。在梗死前心绞痛组 ,反映梗死范围大小的血清酶均明显低 ,而∑R相对较高 ,NQ数目相对较少 (均P <0 0 5 )。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组溶栓效果较好 ,梗死范围较小 ,梗死前反复心绞痛可作为对溶栓治疗敏感的预测指标。
张巧云
李凌
赵洛沙
赵晓燕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梗死前心绞痛
溶栓治疗
再灌注损伤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近期转归分析
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转归的影响因素,为降低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住院的305例首次AMI老年患者,男146例,女159例,对比分析其临床基础情况、梗死表现、治疗及临床经过、住院病死率及死亡原因,并对影响转归的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老年女性并存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百分率较男性高(分别为56%对29%,33%对18%),男性吸烟者较女性多(40%对2%),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1)。老年女性的心力衰竭、休克、机械并发症和住院病死率均高于男性(均为P<0.05)。然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并不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OR,0.73;95%CI,0.25~2.23),而心功能Kilip分级(OR,6.82;95%CI,2.50~18.91)、机械并发症(OR,53.18;95%CI,11.56~401.30)、肌酸激酶(CPK)峰值(OR,1.69;95%CI,1.18~2.47)等可能有重要预后价值。结论老年AMI患者死亡危险性增加与心脏本身的危险因子有关,而性别无重要影响。
黄振文
李玲
刘瑞云
党瑜华
党瑜华
赵晓燕
赵洛沙
关键词:
死亡率
预后
心肌梗塞
转归
老年人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