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松
- 作品数:15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观察
- 1992年
- 将125例活动期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洛赛克组67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56例,胃溃疡(GU)11例,口服洛赛克20mg每日1次,疗程3周,DU与GU痊愈率分别为91.07%和81.82%,上腹痛消失时间平均3.1天。雷尼替丁组58例,其中DU52例,GU6例,口服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DU与GU3周痊愈率分别为65.38%和33.33%,上腹痛消失时间平均5.2天。洛赛组DU与GU痊愈率显著高于雷尼替丁组(P<0.005及<0.05),上腹痛消失时间亦显著较雷尼替丁组短(P<0.01)。洛赛克组副反应发生率为5.97%,均轻微。
- 胡建雁温步优赵景松陈永宁刘思良
- 关键词:洛赛克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 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治疗胆石症临床应用
- 潘光栋李运泽杨建青刘强褚光平肖亿袁林赵景松蔡敬铭谭盛强黄娟
- 腹腔镜和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微创优点,但单一应用腹腔镜或内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残石率较高,该研究联合应用腹腔镜和内镜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共完成114例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较开腹组住院时间短、残石率低。发表研究论文...
- 关键词:
- 关键词:腹腔镜内镜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胆石症
- 不同时期抗幽门螺杆菌对溃疡愈合质量及与复发的研究被引量:1
- 1999年
- 为探讨在十二指肠溃疡( DU) 治疗的不同时期抗幽门螺杆菌( HP) 对溃疡愈合质量( QOUH) 及其与复发的关系,以及对治疗后准确评估HP 根除的时间,将253 例胃镜确诊的HP 阳性活动期DU 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 组先抗HP 治疗;B 组抗HP 与奥美拉唑(Om e) 同时应用;C 组先用Om e 。结果三组溃疡愈合率100 % 。1 年溃疡复发率A 组显著低于B和C 组( P < 0 .05) 。Sa 期溃疡瘢痕较Sb 和Sc 期更易复发( P < 0 .05) ,Sc 期无一例复发。A 组进入Sc 期者显著高于B组和C 组( P < 0 .05) 。三组HP 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 ,停用Om e1 个月后HP 检出率A 组显著低于B 和C组( P < 0 .05) 。提示:在应用Om e 之前先抗HP 可改善QOUH 减少复发,可能与防止HP 球变有关;停用Om e 1 个月后HP 检出率较根除率更有临床价值。
- 赵景松黄秋越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复发
- ERCP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2例患者均进行ERCP和B超检查,部分患者做CT检查及胆汁超高倍显微镜检查;并将ERCP与B超、CT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RCP对结石的诊断正确率为97.7%,明显高于CT的71.4%和B超的61.6%;ERCP、B超和CT对胰头癌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3.3%、77.8%和88.9%,差异无显著性(P>0.05);ERCP对壶腹部癌和胆总管下段癌的诊断正确率为95%,而CT和B超分别为55.6%和45%,差异有显著性(P<0.01);ERCP对十二指肠乳头炎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正确率为100%,而CT和B超分别为21.4%和11.1%,差异有显著性(P<0.01);17例胆汁超高倍显微镜检查中70.6%发现微胆石;而ERCP、B超和CT检查均未能发现微胆石。结论ERCP可清晰地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及整个胰胆管形态,对胆道及壶腹部肿瘤、胆总管下段结石等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不明原因的胆管扩张,行ERCP时取胆汁做超高倍显微镜检查有助于微胆石的诊断。
- 李运泽赵景松覃秀爱
- 关键词: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扩张
- 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与复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3年
- 赵景松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复发
- 慢性便秘诊治进展被引量:3
- 2006年
- 赵景松
- 关键词:慢性病
-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应用及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用纤维支气管镜对住NICU13 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进行上消化道检查,并同时监测心率(HR) 、血氧饱和度(SaO2)、血压(BP) 的变化。结果 均无并发症发生。检查前、中、后患儿HR、SaO2 、BP 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12 例于镜下发现病变(92-3 % ,12/13)。结论 新生儿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安全的,纤维支气管镜代替新生儿胃镜进行新生儿上消化道检查是可行的。
- 赵景松胡建雁
- 关键词:新生儿纤维支气管镜上消化道疾病
- 内镜下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年来应用EST治疗胆总管结石92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92例EST病例中插管成功87例,成功率94.6%;结石未能取出1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胆管炎等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7.6%。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腹部不遗留瘢痕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王单椒方法.
- 李运泽赵景松覃秀爱唐余林陈勇昌
-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结石
- 影响溃疡愈合质量及复发因素的研究
- 2000年
- 为探讨影响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质量 (QOUH)及复发的因素 ,对 2 5 3例胃镜确诊的幽门螺杆菌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患者进行 1年随访。结果表明 :完成治疗及随访的 2 2 9例患者溃疡愈合率 10 0 %。Sa期溃疡瘢痕较Sb和Sc期更易复发 ( P <0 .0 5 ) ,Sa期无一例复发。溃疡复发者HP( +)显著高于HP( -) ( P <0 .0 5 )。溃疡直径≥ 2 .1cm、线状和深凹陷溃疡治疗后溃疡瘢痕保持在Sc期者较溃疡直径≤ 2 .0cm、类圆形及星形、霜斑样、浅凹陷及凹陷的溃疡明显增多(P <0 .0 5 ) ,其复发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且短期延长抑酸剂治疗时间并不能改善QOUH而降低溃疡复发。提示对HP( +)、线状的、深凹陷的或直径≥ 2 .1cm溃疡患者 ,应长期用抑酸剂维持治疗。
- 赵景松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质量复发因素
- ERCP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意义
-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壶腹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2例患者均进行 ERCP 和 B 超检查,部分患者做 CT 检查及胆汁超高倍显微镜检查;并将 ERCP与 B 超、CT 对壶
- 李运泽赵景松覃秀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