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银凤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活性剂
  • 4篇表面活性
  • 4篇表面活性剂
  • 3篇两性表面活性...
  • 3篇木质素
  • 2篇离子
  • 2篇模板剂
  • 1篇乙醇
  • 1篇乙醇胺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三甲基
  • 1篇甜菜碱
  • 1篇铜离子
  • 1篇枞酸
  • 1篇铵盐
  • 1篇脱氢
  • 1篇脱氢枞酸
  • 1篇木质素磺酸钠

机构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6篇赵银凤
  • 5篇方桂珍
  • 3篇艾青
  • 3篇王春海
  • 2篇金钟玲
  • 2篇任世学
  • 2篇卑莹
  • 2篇马艳丽
  • 1篇马英梅
  • 1篇李志娜

传媒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脱氢松香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多孔TiO2的制备
多孔二氧化钛材料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能源、环境、催化、吸附及生物材料等领域。对于孔径可调节的多孔二氧化钛材料的合成,模板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表面活性剂模板剂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合成具有可...
赵银凤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模板剂
文献传递
脱氢松香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被引量:8
2010年
脱氢松香酸与环氧氯丙烷、三甲胺反应合成季铵盐中间体(Ⅰ),再与试剂浓硫酸经磺化合成了脱氢松香基两性表面活性剂(Ⅱ)。通过红外光谱(FTIR)、含氮量和硫酸盐活性物质的分析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并测定(Ⅱ)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在脱氢松香上引入了季铵盐和磺酸根,两性表面活性剂中间体得率为72.18%,终产物得率为35.8%,氮质量分数为1.17%,硫酸盐活性物质量分数为15.9%,脱氢松香基两性表面活性剂(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39mmol/L,表面张力降低到21.308mN.m-1,表明脱氢松香基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
赵银凤方桂珍艾青马艳丽金钟玲
关键词:两性表面活性剂
脱氢松香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合成与表征被引量:7
2010年
以脱氢枞酸为原料,经3-松香酰氧-2-羟丙基氯及叔胺中间体,合成N-(3-去氢枞酰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2-羟基)磷酸酯甜菜碱,并分析了产物及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34mmol/L,此时表面张力为38.69mN/m。泡沫力为280mm,泡沫能力稳定,产物乳化力较强。产物与SDS复配后,其界面活性产生较强烈的增效作用,两者摩尔比为1∶1时增效作用最显著。
赵银凤方桂珍马英梅马艳丽金钟玲
关键词:脱氢枞酸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
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为模板剂制备多孔氧化硅材料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探索以木质素为模板剂制备无机多孔材料的方法,提高木质素产品附加值,以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焙烧脱模法制备多孔氧化硅材料。结果表明: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存在于煅烧前的复合物中,煅烧后得到的多孔氧化硅材料中木质素三甲基季铵盐吸收峰消失,但具有SiO2特征吸收峰;多孔氧化硅材料孔隙发达,孔径随模板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SiO2颗粒以无定形状态存在;多孔氧化硅材料比表面积随模板剂用量增加而变小,最大可达354.5m2/g,孔径主要分布在2.7~5.6nm,平均孔径为21.4nm;多孔氧化硅材料的热稳定性良好,600~800℃时骨架不发生分解。
王春海李志娜赵银凤卑莹任世学方桂珍
关键词:木质素模板剂溶胶凝胶法
二乙醇胺基木质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8
2009年
依据酸沉淀法对碱木质素进行了分级,分级后pH值4~6的木质素与环氧氯丙烷、二乙醇胺反应,制备了木质素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含氮量的测定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表面张力测定对产品的表面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固含量为32.6%,含氮量为1.99%,红外光谱分析可确定在木质素上引入了环氧氯丙烷和二乙醇胺,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到53.27 mN/m,表明二乙醇胺基木质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LNS)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另外通过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复配后浊度的测定,表明产品在SDS与DLNS的体积比为20∶3~20∶20范围与SDS复配,浊度较低,复配效果较好。
艾青方桂珍赵银凤王春海任世学
关键词:木质素二乙醇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
木质素磺酸钠-壳聚糖聚电解质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3
2012年
以碱木质素和壳聚糖为原料,依据静电作用原理制备了木质素磺酸钠-壳聚糖(SLS-CS)聚电解质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XRD)表征了SLS-CS聚电解质复合物的化学结构、形态特征,测定了SLS-CS聚电解质复合物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的氨基发生质子化形成NH3+,木质素磺酸钠的磺酸基阴离子和壳聚糖的NH3+基团发生中和反应形成了聚电解质复合物,经过反应后,壳聚糖的无定形峰减小,SLS-CS高分子排列更加有序化,分子间作用力增强;SLS-CS聚电解质复合物对铜离子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5 h,饱和吸附容量为12.5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ich方程。
王春海艾青赵银凤卑莹方桂珍
关键词:木质素壳聚糖木质素磺酸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