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长清

作品数:53 被引量:64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6篇腰椎
  • 10篇椎体
  • 9篇融合术
  • 9篇脊柱
  • 7篇融合器
  • 7篇手术
  • 7篇颈椎
  • 6篇术后
  • 6篇退变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6篇椎体间
  • 6篇内固定
  • 5篇矢状
  • 5篇椎间盘
  • 5篇脊柱融合
  • 5篇脊柱融合术
  • 5篇骨盆
  • 4篇腰椎退变
  • 4篇腰骶

机构

  • 5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赣南医学院第...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济源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52篇赵长清
  • 43篇赵杰
  • 23篇张凯
  • 20篇孙晓江
  • 9篇田建平
  • 9篇李华
  • 8篇赵鑫
  • 8篇李华
  • 7篇田海军
  • 5篇孙伟
  • 4篇马振江
  • 4篇张锋
  • 3篇谢幼专
  • 3篇戴尅戎
  • 3篇米杰
  • 3篇丁伟
  • 3篇王昕
  • 2篇魏俊
  • 2篇冯智英
  • 2篇丁宝志

传媒

  • 7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脊柱外科杂志
  • 4篇国际骨科学杂...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2013年上...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骶骨上终板测量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骶骨上终板测量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测量方法包括:获取骨盆区域的三维面网格模型;输入在骶骨上终板表面中心范围内所选取的标志点;所述标志点选取于所述三维面网格模型;基于所选取的标志点,在所述标...
赵长清陈宏方汪轶平赵杰
文献传递
骶髂关节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20
2021年
骶髂关节痛(sacroiliac joint pain,SIJP)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腰痛,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1~3]。因其病因和机制复杂,容易被忽视,病人往往得不到精准的诊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组织本领域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基础上,特撰写本专家共识,以期规范骶髂关节痛的临床诊疗。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冯智英郑拥军许继军赵长清贺纯静关开华过建国魏俊张小梅薛朝霞程志祥王祥瑞
关键词:临床诊疗
颈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1例被引量:4
2014年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以脊柱前外侧韧带钙化为特征、可累及全身的骨骼疾病,最早在1950年由Forestier和Rotes-Querol描述。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见,我国尚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国外研究资料提示在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25%,女性为15%。
田建平马振江赵鑫赵长清李华赵杰
关键词:中老年人群颈椎韧带钙化骨骼疾病流行病学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被引量:554
2020年
一、前言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病人身心健康。虽然国内外已有LDH诊疗相关的指南或共识发表[1~4],但临床上尚缺少一个系统介绍LDH诊疗的指南或共识。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专门组织本领域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征求建议,反复讨论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临床医师在参照专家共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对LDH病人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诊疗管理策略。本共识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Wanfang Data、The Cochrane Library、UpToDate等数据库,以“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和“腰骶神经根病”(lumbosacral radiculopathy)作为主要关键词进行检索.
王祥瑞冯智英张小梅张洪新林建郑拥军赵长清程志祥薛朝霞魏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个体化诊疗临床医师腰骶神经根病COCHRANE
一种腰椎椎体间记忆合金支架及其植骨融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椎椎体间记忆合金支架,呈类长方体框架结构,包括左侧类矩形框、右侧类矩形框、前上横杆、前下横杆、后上横杆和后下横杆,所述记忆合金支架采用医用镍钛记忆合金制造;所述记忆合金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记忆合金支...
赵长清赵杰戴尅戎黄浩瀚
文献传递
应用枢椎关节面下螺钉固定治疗椎动脉变异的疗效评估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评估采用寰枢椎关节面下螺钉固定治疗椎动脉变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采取枢椎关节面下螺钉行寰枢椎后路固定的椎动脉变异患者17例。术前通过CT二维重建在冠矢轴三个平面上确定螺钉轨迹,测量最狭窄处的直径。随后根据轨迹确定螺钉进针点。在矢状位测量螺钉轨迹长度和头倾角度。在轴位测量内倾角度,同时测量峡部长度作为峡部螺钉轨迹的长度。结果 关节面下螺钉轨迹处的最小直径为(5.5±0.9)mm,显著高于椎弓根最小直径(P<0.05)。进针点距离寰枢椎关节面的距离为(2.7±0.4)mm。距离椎管内壁距离为(3.4±0.3)mm。螺钉轨迹头倾角度为(7.4±2.5)°,内倾角度为(12.2±2.1)°。关节面下螺钉轨迹长度为(20.4±2.4)mm,峡部螺钉轨迹长度为(16.9±2.6)mm,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进行寰枢椎固定时,对于因椎动脉变异导致枢椎椎弓根狭窄而不适合接受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患者。枢椎关节面下螺钉可作为替代方案。术前CT重建测量有助于安全有效地植入螺钉。
程晓非杨二柱田海军孙晓江赵长清赵杰
关键词:枢椎椎动脉螺钉
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的特点
2025年
目的:总结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3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35例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34~80岁(56.0±10.4岁)。继发于胸腰椎骨折患者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2例,胸椎椎管狭窄症患者3例,硬膜内肿瘤患者3例。患者以躯干或下肢持续烧灼样疼痛或合并肢体痉挛为主要表现者14例;以麻木、无力为主要表现者17例,合并排尿障碍者13例,丧失行走能力者4例。通过CT脊髓造影和MRI明确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特点,记录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McCormick分级评估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病变位于胸脊髓11例、脊髓圆锥7例、马尾神经14例、胸脊髓至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长节段3例。1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治疗前VAS评分7(7,8)分,ODI54%(32%,64%),仅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轻度缓解,末次随访VAS评分7(6,8)分,ODI:50%(32%,64%)。2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9例患者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前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均为8(8,9)分,ODI均为72%(60%,85%),McCormick分级为Ⅲ级;5例患者术后症状长期明显好转,可独立或借助辅助工具行走,且大小便功能有所恢复,术前VAS评分:7(6,8)分,ODI为58%(33%,68%),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4(3,4)分,ODI为32%(19%,35%),McCormick分级为Ⅰ级;3例患者术后症状恢复至Ⅰ级,2~6个月症状再次加重至Ⅱ级;6例患者术后恢复至Ⅰ~Ⅱ级,2周~2年出现症状加重至术前水平(Ⅲ级);1例行脊髓电刺激装置置入,症状有所好转(Ⅱ级)。结论: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保守治疗的疗效较为有限。手术治疗虽然在部分患者中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改善,�
于召龙孙晓江程晓非乔涵乔涵王昕程志华赵长清
关键词:诊疗策略疗效
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策略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及再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因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退出再手术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38-75岁,平均61.6岁。所用融合器类型:钛金属矩形融合器3例,聚醚醚酮矩形融合器(PEEK)5例,圆柱状螺纹融合器1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2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7例。分析总结融合器移位退出发生原因,再次彻底处理椎间隙,行椎体间融合固定术重新置入新的融合器。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椎间融合器退出发生原因:椎间隙髓核残留过多6例、软骨终板刮除不足4例、融合器型号选择过小5例、融合器植入位置欠佳2例、手术方案选择不当1例。9例患者再次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融合器再次移位、植骨不融合、椎弓根螺钉松动等并发症,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退出的发生原因复杂,可能主要与椎间隙处理不彻底、融合器型号选择不当及融合器放置位置欠佳有关,并非因单侧固定引起,合理的再手术可获得可靠的椎间融合及良好的临床疗效。
张凯张锋赵长清田建平孙晓江李华赵杰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手术后并发症
一种腰椎椎体间记忆合金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椎椎体间记忆合金支架,呈类长方体框架结构,包括左侧类矩形框、右侧类矩形框、前上横杆、前下横杆、后上横杆和后下横杆,所述记忆合金支架采用医用镍钛记忆合金制造;所述记忆合金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记忆合...
赵长清赵杰戴尅戎黄浩瀚
文献传递
颈前路再手术后并发颈动脉窦强烈反应致难治性低血压1例报告被引量:2
2015年
颈椎前路术后食管瘘的发生率为0.06%,取出内置物是治疗的关键[1]。但由于周边重要血管神经的存在及组织的粘连,导致颈前路再手术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我科收治1例颈前路术后食管瘘患者,取出内置物后出现难治性低血压,考虑由颈动脉窦强烈反应(carotid sinus hyperactivity,CSR)所致,报道如下。
田建平张凯孙晓江赵长清赵杰
关键词:颈动脉窦术后并发颈前路颈椎前路术后血管神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