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压裂
  • 3篇压裂液
  • 3篇支撑剂
  • 3篇储层
  • 2篇断块
  • 2篇压裂液体系
  • 2篇油藏
  • 2篇油田
  • 2篇粘度
  • 2篇酸化
  • 2篇黏度
  • 2篇稳定性
  • 2篇防砂
  • 2篇复合驱
  • 1篇导流能力
  • 1篇断块油藏
  • 1篇压裂技术
  • 1篇压裂裂缝
  • 1篇压裂增产
  • 1篇盐岩

机构

  • 14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作者

  • 14篇辛军
  • 9篇赵金洲
  • 9篇郭建春
  • 4篇李勇明
  • 4篇孙琳
  • 4篇蒲万芬
  • 1篇崔荣军
  • 1篇汪娟
  • 1篇张婷
  • 1篇刘岩
  • 1篇黄婷婷
  • 1篇徐卫东
  • 1篇陈红军
  • 1篇杜洋
  • 1篇肖晖
  • 1篇王世彬
  • 1篇陈明江
  • 1篇杨燕
  • 1篇苏军
  • 1篇林波

传媒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渗透油藏压裂增产预测模型被引量:6
2007年
高渗透层压裂技术是水力压裂的一个重要突破,在进行高渗透压裂设计时需对方案的增产效果进行预测。在综合考虑裂缝伤害、射孔、压裂液污染、油层打开程度、非达西流动等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种表皮因子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一种针对高渗透油藏压裂后产能预测的拟表皮系数分析方法。运用新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反映高渗透油藏压裂的实际情况。
辛军郭建春赵金洲李勇明林波
关键词:表皮因子产能预测
控制支撑剂回流技术新进展被引量:10
2008年
水力压裂后的支撑剂回流一直是困扰油气采输的难题。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预固化树脂包层砂(RCP)防止支撑剂回流成功以后,相继开发出纤维防砂技术、热塑性薄膜(TFS)防砂技术、表面改良支撑剂(SMA)防砂技术、可变形支撑剂(DIP)防砂技术和超低密度支撑剂(ULW)防砂技术。通过分析这6种技术的防砂原理和技术特点,指出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防砂技术,从而提高油气井产量,增加油气田经济效益。
辛军郭建春赵金洲李勇明苏军
关键词:压裂支撑剂防砂技术
异常高温胍胶压裂液体系研制与应用被引量:21
2010年
目前国内常规的压裂液体系仅适用温度150℃以下的地层。室内对影响超高温压裂液性能的主要添加剂——稠化剂和交联剂进行了改性,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得到低残渣、高黏度的超高温胍胶稠化剂GHPG和超高温延迟交联剂BA1-21,研制出耐温190℃以上的超高温压裂液体系。对超高温改性胍胶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对超高温压裂液体系交联剂延迟交联性能、耐温耐剪切性能进行了评价。在ZG63井实施压裂改造8d后,压裂液返排率74.9%,平均产气6000m3/d,初步达到了改造储层并认识储层的效果。该技术对国内深层超高温储层压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郭建春辛军王世彬赵金洲
盐家气田浅层气藏防砂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胜利油田盐家气田浅层气藏天然气含气面积3.3km2,地质储量3.18×108m3。前期生产情况表明,该区块开采具有以下难点:砂层富含粘土矿物,在淡水中极易膨胀、分散、运移,导致地层孔喉堵塞,使地层渗透率降低;部分停产气井粘土矿物含量高,堵塞严重,恢复产能难度大;储层岩石压实程度低,胶结疏松,易出砂,影响气井正常生产。通过对该地区浅层气藏的防砂技术研究、结合醇土酸酸化工艺对地层进行预处理改善气藏的流通能力,形成了盐家气藏防砂配套技术,为该地区浅层气藏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周玉龙郭建春辛军
关键词:粘土矿物防砂
污水配制碱-聚合物体系的黏度稳定方法被引量:2
2009年
为提高污水配制碱-聚合物体系的流度控制能力,确保体系的驱油效果,根据高分子氢键、聚电解质、黏土矿物和醇类稳黏效应,借助热氧老化实验,研究了聚乙烯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蒙脱土、丙三醇、高碳醇对污水配制碱-聚合物体系黏度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它们能通过产生分子间氢键力、库仑力、范德华力等方式改善碱-聚合物体系的黏度稳定性;同时其改善效果受到体系pH值、小分子电解质含量以及温度的影响。在室内研制了GH复合型黏稳剂,对其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GH用量在10mg/L时即可对体系产生稳黏作用,且该作用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当其用量为150mg/L时,能使体系在63℃下老化80d的黏度保留率高达129.3%。
孙琳蒲万芬赵金洲辛军
关键词:流度驱油效果污水
伊拉克中部A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根据伊拉克中部A油田主力开发层上白垩统Khasib组碳酸盐岩油藏当前注水开发现状及需要对其进行流动单元的研究,针对该储层岩石及孔隙类型多样,孔喉结构及孔渗关系复杂特征,运用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和压汞资料,在岩相、沉积相、物性及孔喉结构研究基础上,运用微观孔隙结构法对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对多级喉道半径与渗透率关系的分析表明,对本区储层渗透率表征最为敏感的为拐点喉道半径而非传统R35参数。采用该参数并结合岩相、物性、孔隙结构划分出Ⅰ~Ⅲ类流动单元:Ⅰ类流动单元岩相主要为砂屑颗粒灰岩,粒间孔、溶孔配合孔隙缩小型喉道对储层渗流起主要作用,拐点喉道半径大于0.8μm,渗流能力好,孔隙度为22%,渗透率为180×10^(-3)μm^2,发育在高能砂屑滩中;钻遇该类流动单元井初期产量高,但注水开发中易形成早期注水突破,应采取温和注水开采。Ⅱ类流动单元岩相主要为砂屑泥粒灰岩和绿藻泥粒灰岩,砂屑泥粒灰岩以粒间孔配合缩颈喉道,绿藻泥粒灰岩以绿藻铸模孔、溶孔配合网络状、孔隙缩小型喉道对储层渗流起主要作用,但主渗流孔喉组合所占比例较Ⅰ类流动单元小,拐点喉道半径介于0.35~0.8μm之间,渗流能力较好,非均质性强,孔隙度为25%,渗透率为10×10^(-3)μm^2,发育在中-高能的砂屑滩和中-低能的藻屑滩中;该类流动单元井初期产量较高,非均质性强导致剩余油分布差异大,是进一步开采和挖潜的主要区域。Ⅲ类流动单元岩相为抱球虫粒泥灰岩,体腔孔、微孔配合管束状喉道对渗流起主要作用,拐点喉道半径小于0.35μm,渗流能力差,孔隙度平均值仍高达24%,但渗透率平均值仅为1.5×10^(-3)μm^2,发育在较低能的缓斜坡中,含油饱和度低,储量低,较难开采。
汪娟杜洋熊舒陈明江黄婷婷程亮辛军
关键词:碳酸盐岩
新型超高温压裂液体系研制与评价被引量:30
2009年
目前中国常规的压裂液体系仅适用于温度在150℃以下的地层,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应用于超高温(180℃以上)储层的新型低伤害压裂液体系。在室内对影响超高温压裂液性能的主要添加剂———稠化剂和交联剂进行了改性,考察了影响超高温改性瓜胶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出了其合理的工艺条件,并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向有机硼中引入有机锆络合物,获得了交联剂BA1-21。以改性瓜胶和交联剂BA1-21为主剂成功研制出耐温在190℃以上的超高温压裂液体系。该交联体系与常规交联体系相比,具有更好的耐温抗剪切性能、破胶水化彻底,且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程度较低。该技术对深层超高温储层压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辛军郭建春赵金洲陈红军
关键词:增产措施稠化剂交联剂改性
酸处理降低地层破裂压力的计算分析被引量:21
2008年
针对超深储层的破裂压力很高,对压裂施工设备的功率和承载能力要求更高,在施工安全上存在一定隐患的实际,研究了超深储层的破裂压力模型以及利用岩石力学性质的酸敏性,采取酸化预处理降低地层破裂压力,建立了射孔井筒破裂压力预测模型,分析了酸化预处理降低地层破裂压力机理。利用西部某深层气藏岩样室内酸处理前后岩石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岩石抗压强度变化结果,计算了该气藏酸处理前后的破裂压力,结果表明酸预处理后破裂压力大幅下降,对降低压裂施工压力有重要作用。为在现有工程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准确预测破裂压力和施工压力、合理选用施工设备、降低储层改造的工程风险提供了方法。
郭建春辛军赵金洲李刚
关键词:酸化预处理
碱/聚合物复合驱体系粘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7年
以聚合物HTP和活性碱NPS复配,制得碱/聚合物复合驱体系,考察了溶解氧、金属离子、H2S、剪切作用和温度对碱/聚合物复合驱体系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中氧含量足以导致复合驱体系丧失流度控制能力;金属离子对其体系粘度具有很大影响;H2S对体系粘度伤害严重,但H2S吸收剂AS几乎可完全消除其影响;复合驱体系对剪切作用敏感;温度升高,复合驱体系粘度下降。本研究可为增强碱/聚合物复合驱体系的粘度稳定性提供依据。
孙琳蒲万芬辛军杨燕张婷
关键词:粘度稳定性影响因素
Q241断块提高压裂裂缝导流能力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提高压裂裂缝导流能力是改善压裂效果的重要方面。根据Q241断块储层高孔、中渗、中等偏强水敏、支撑剂嵌入较为严重及地层出砂等特点,指出了Q241断块压裂改造的重点应该是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从提高裂缝导流能力、降低导流能力的伤害及保持裂缝导流能力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实现高导流能力的一些典型压裂技术措施,确定了适合Q241断块的压裂技术。现场实施3口井,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李勇明肖晖辛军郭建春
关键词:导流能力压裂支撑剂嵌入清洁压裂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