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景禧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黄毛鼠
  • 2篇繁殖
  • 1篇动物
  • 1篇幼体
  • 1篇幼体发育
  • 1篇杀鼠剂
  • 1篇社鼠
  • 1篇生态学
  • 1篇实验动物
  • 1篇鼠害
  • 1篇鼠类群落
  • 1篇鼠药
  • 1篇树QU
  • 1篇树蛙
  • 1篇树鼩
  • 1篇饲养
  • 1篇饲养繁殖
  • 1篇胎盘
  • 1篇田鼠
  • 1篇农田鼠害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7篇辛景禧
  • 3篇李文笙
  • 1篇常弘
  • 1篇江庆澜
  • 1篇关海山
  • 1篇唐兆恒
  • 1篇何淼
  • 1篇鲁隼
  • 1篇黄荣春

传媒

  • 6篇生态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磷化锌杀鼠剂残毒初步研究
1990年
1、经内脏器官吸收磷进入鱼体内,磷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鳃有少量分布。 2、磷化锌对鱼肌肉的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 3、磷化锌对全长35mm草鱼苗的LD50是4.67mg/L(水);对无附肢蝌蚪的LD50是0.45mg/L(水),对有附肢蝌蚪的LD50为0.49mg/L(水)。 4、水中磷化锌对蛙卵的发育影响不明显。 5、磷化锌对蝌蚪和鱼类的肾脏、肌肉损害较大而对神经细胞等未见明显损害。
辛景禧鲁隼李文笙
关键词:磷化锌杀鼠剂附肢灭鼠药斑腿树蛙
臭鼱鼩(Suncus murinus)的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1990年
臭(鼠句)(鼠青)(Suncus murinus)的繁殖季节从春季开始,延续到夏季、秋季,并可能到冬季。繁殖高峰期在春季。有多动情期。臭(鼠句)(鼠青)的卵巢由一薄壁包裹,卵可能在末成熟时就被排出。子宫具有一个被覆着内膜的共同子宫体和连到阴道的一条狭窄的子宫颈管,属于双角子宫。囊胚延迟植入,它在子宫逗留期间,子宫内膜不断增厚,子宫腺分泌大量液体到子宫腔中,营养囊胚。当囊胚植入后,即与母体建立一种高级的联系——形成盘状胎盘。
辛景禧邱梦辞
关键词:繁殖生物学繁殖季节滤泡细胞胚胎发育
社鼠和针毛鼠线粒体DNA序列的歧异及其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社鼠和针毛鼠是有着广泛地理分布的山地鼠种,它们的一些形态特征及核型明显有别于同属的其它鼠类。社鼠的亚种——雷琼社鼠局限于分布在广东省西部地区和海南省,它的形态特征多似社鼠,但也有少数特征相似于针毛鼠。对于社鼠和针毛鼠的分类地位及社鼠亚种的分化一直有着各种讨论。本研究进行了社鼠和雷琼社鼠以及针毛鼠龙门种群和香港种群的细胞色素b(264个核苷酸位点)和12SrRNA(387个核苷酸位点)基因片段的测序。社鼠与雷琼社鼠线粒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问包含有19个变异位点、12SrRNA基因片段问包含11个变异位点和2个插入/缺失位点。针毛鼠的2个种群间的细胞色素b和12SrRNA基因片段分别包含了3个和11个变异位点。通过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重建的系统进化关系表明:雷琼社鼠与社鼠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它的亚种地位得到了线粒体DNA序列证据的肯定。针毛鼠龙门种群和香港种群细胞色素b和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歧异反映出两个种群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及其所经历自然选择的结果。
江庆澜何淼辛景禧黄荣春关海山
关键词:社鼠线粒体DNA歧异系统进化关系
树鼩(Tupaia belangeri)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意义
1991年
树融分类位置的确定一直存在争议,近年的研究多倾向于将其并入低等灵长类.由于树具有独特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特别是个体小,繁殖力较弥猴等实验猴类强等特点,从而使它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实验动物.
李文笙辛景禧
关键词:树QU灵长类实验动物
绿孔雀的饲养繁殖及阶段发育被引量:1
1989年
通过观察、测量纪录及分析,对绿孔雀的饲养、繁殖及阶段发育,获得以下结论:1.繁殖期在广州从每年的3月中旬到7月底;2.繁殖过程与其他早成雏鸟类一样,分发情、求偶、交配、产卵、孵化、育雏几个步骤,人工饲养下最佳配合为1雄4~5雌;3.繁殖季节的产卵数量一般为10~27个,不同个体的产卵高峰期不一致;4.蛋的孵化温度约为37℃,孵化周期为26~28天;5.蛋的孵化率约为86%,影响其繁殖率的主要因素是“无精蛋”;6.幼体在出壳1周后,开始快速生长;7.幼体在生长发育中,以体重,体长增长最快,嘴峰生长最慢。
辛景禧李文笙王卫东
关键词:阶段发育孔雀属幼体发育产卵高峰期无精蛋
珠江三角洲黄毛鼠数量分级分布图简要说明
1990年
本数量分级分布图依据1987及1988年7~8月对珠江三角洲13县、7市进行黄毛鼠(R.r.exiguus)调查的资料绘制。依据黄毛鼠在各地的种群密度分为0、1、2、3四个等级。分级标准为:夹获率1%狭/夜以下为0级,1.1%—4%为Ⅰ级,4.1%—8%为Ⅱ级,8%以上为Ⅲ级。
辛景禧唐兆恒
关键词:黄毛鼠分布图种群密度灭鼠作物结构农田鼠害
珠江三角洲鼠类群落的栖息空间分布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研究农田鼠类群落的空间分布,选择四种农田类型:稻田、蕉田、山坡果园和菜田。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和蕉田主要以黄毛鼠和小家鼠为主;山坡果园以小家鼠为优势种;菜田主要以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主。同时分析了各群落的物种多样牲,认为群落A(即稻田和蕉田)全年物种多样性无明显变化,均匀度冬季表现极不均匀。群落B(即山坡果园)物种多样织和均匀度指数较低,全年均以小家鼠占优势。群落C(即菜田)不同季节物种均匀多样性和度指数变化不明显。
常弘辛景禧
关键词:黄毛鼠均匀度指数群落生态学个体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