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候富

作品数:102 被引量:365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先研究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显像
  • 27篇肿瘤
  • 26篇骨转移
  • 26篇放射性
  • 15篇骨肿瘤
  • 15篇核素
  • 14篇放射性核素
  • 14篇SM-EDT...
  • 12篇转移癌
  • 12篇骨转移癌
  • 10篇动物
  • 10篇腺癌
  • 9篇动物实验
  • 8篇生物分布
  • 8篇骨显像
  • 8篇放射性药物
  • 7篇SR
  • 6篇前列腺
  • 6篇前列腺癌
  • 6篇肺癌

机构

  • 73篇四川大学华西...
  • 15篇中国工程物理...
  • 10篇华西医科大学...
  • 9篇四川大学
  • 9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佛山市第一人...
  • 3篇北京大学深圳...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第五人...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航工业三六...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102篇邓候富
  • 19篇贾志云
  • 19篇解朋
  • 17篇罗顺忠
  • 16篇匡安仁
  • 14篇谭天秩
  • 12篇雷勇
  • 11篇梁正路
  • 10篇温广华
  • 9篇蒋树斌
  • 9篇沈国华
  • 9篇青春
  • 9篇周绿漪
  • 9篇胡疏
  • 9篇张文杰
  • 8篇马丽莉
  • 8篇邴文增
  • 7篇王乔
  • 7篇李林
  • 7篇李云春

传媒

  • 13篇中华核医学杂...
  • 7篇生物医学工程...
  • 7篇同位素
  • 7篇四川大学学报...
  • 5篇核化学与放射...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国肺癌杂志
  • 3篇华西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国外医学(放...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华西医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2篇全国第八届核...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4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9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8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卡汀的人体显像和组织分布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溴代琥珀酰亚胺法制备利卡汀(^131I-肝癌单抗片段HAb18 F(ab’)2注射液)后,将其插至肝固有动脉或肿瘤的供血肝动脉的导管注入受试者体内,并在给药后不同时刻进行全身显像,用感兴趣区技术测定受试者组织的放射性计数率,计算受试者组织的放射性药物摄取率及肝肿瘤组织与非瘤组织的放射性摄取比(T/NT),以观察药物在各组织及肿瘤内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利卡汀在肝癌组织中有明显的摄取,早期主要浓聚于肝癌组织及肝组织中,体内其他组织的浓聚甚少;随着时间的延长,肝癌组织的放射性浓聚相对于肝组织持续增强,而肝组织的放射性逐渐减少;在显像期间(192 h),除肝外,其他正常组织的T/NT为1.04~3.79,而肝脏的T/NT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至192 h时为1.09。以上结果表明,利卡汀能特异性结合肝癌组织。
李云春谭天秩莫廷树卢武胜杨晓川邓候富李霄
关键词:利卡汀^131I单克隆抗体片段原发性肝癌显像
^(153)Sm-EDTMP显像测定骨摄取率在个体化治疗剂量计算中的应用
2001年
目的 探讨153 Sm 乙二胺四甲撑膦酸 (EDTMP)全身显像法在个体化给药剂量计算中的价值。方法 对 2 0例骨转移癌患者进行153 Sm EDTMP显像 ,计算骨摄取率 ,并与尿液收集法进行比较。结果 显像法与尿液收集法所测得的骨摄取率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r =0 .93)。根据显像法计算的骨摄取率 ,给药剂量为 1.40~ 2 .2 7GBq(平均 1.90GBq) ,骨髓吸收剂量为 1.37~ 1.43Gy(平均1.40Gy)。按标准体重计算 ,则应给予的剂量为 1.75~ 2 .41GBq(平均 2 .18GBq) ,骨髓吸收剂量为1 37~ 2 .2 7Gy(平均 1.63Gy)。两种方法给药剂量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t=4.0 75 ,P =0 .0 0 1) ,骨髓吸收剂量差异也有显著性 (t=4.0 30 ,P =0 .0 0 1)。结论 骨转移癌患者治疗剂量按153 Sm EDTMP显像法测定的骨摄取率进行个体化给药 ,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 ,还可避免发生骨髓毒性反应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李林梁正路邓候富李云春
关键词:骨肿瘤放射疗法EDTMP
核素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随着SPECT、SPECT/CT和PET技术的发展,核素显像对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核医学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解朋黄蕤邓候富匡安仁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放射性核素显像
SPECT显像诊断Meckel's憩室被引量:4
2000年
采用 99m锝 -高锝酸盐 (99m Tc O4- )对 5例美克耳憩室患儿进行腹部 SPECT显像 ,探讨其在美克耳憩室诊断中的价值。该 5例患儿中 ,2例平面显像未见异常 ,3例在下腹部出现模棱两可的微弱放射性浓聚区 ,经 SPECT显像后始明确美克耳憩室诊断 ,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美克耳憩室伴异位胃粘膜。因此 ,对于临床怀疑美克耳憩室而平面显像阴性或下腹部出现模棱两可的放射性核素浓聚区时 ,进行 SPECT显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林邓候富匡安仁谭天秩
关键词:SPECT显像
^(18)F-FDG PET在胰腺癌的应用价值
2003年
温广华邓候富
关键词:PET胰腺癌
乳腺导管癌^18F-FDG PET/CT标准化摄取值与雌激素受体表达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乳腺导管癌雌激素受体(ER)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PET/CT诊断的41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5.2±9.55)岁乳腺导管癌患者,且计算病灶SUV;所有病例均手术后病理证实且进行免疫组化检查(ER检测)。结果41例乳腺导管癌患者中,ER阳性组占43.9%,ER阳性组的平均年龄为(60.20±9.34)岁,而ER阴性组的平均年龄为(50.32±9.33)岁,两组年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0,P=0.012);ER阳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为2.76±1.34,而ER阴性乳腺癌患者组平均SUV为5.84±2.9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71,P=0.004)。本试验FDGSUV诊断ER表达正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达0.780±0.075,用FDGSUV诊断ER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根据ROC曲线发现SUV分界值为3.135,其诊断敏感性为72.2%;特异性为73.9%,曲线下面积为0.780。结论利用FDGSUV早期评价乳腺导管癌ER表达情况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初步认为将SUV>3.135作为乳腺导管癌ER表达的一个分界值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温广华冯彦林邓候富余丰文刘德军袁建伟贺小红黄克敏刘树生杨明
关键词:乳腺导管癌^18F-脱氧葡萄糖标准化摄取值雌激素受体
^(188)Re-TCTMP的合成及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被引量:4
2003年
合成了氮杂环甲撑膦酸配体TCTMP(1,4,8,11 四氮杂环十四烷 1,4,8,11 四甲基膦酸),研究了亚锡还原下188Re TCTMP的制备条件,并探索了该配合物的体外稳定性及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pH=2,SnCl2量为0 8~1 6mg,配体量为50mg时,可以制得标记率大于95%的配合物188Re TCTMP;配合物具有很高的体外稳定性,室温下放置8d,标记率仍不低于95%。小鼠体内分布表明,配合物很快为小鼠骨骼摄取并保留较长时间;与188Re HEDP(1 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相比,188Re TCTMP表现出更低的非靶组织摄取。因此,188Re TCTMP有望取代186,188Re HEDP,成为新型的缓解治疗骨肿瘤疼痛的放射性药物。
蒋树斌罗顺忠邓候富邴文增王文进魏洪源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放射性药物骨肿瘤生物分布铼188
川崎病患儿的99mTc-MIBI心肌显像
目的:了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患儿的心脏改变,建立该病种的核医学检查程序。方法:9例患儿均经过儿科心血管专科确诊为川崎病,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4-12岁,平均6.9岁。用枕头和粘连索带固定其体位...
邓候富杨小川李林柴力涂巨光
文献传递
^(153)Sm-柠檬酸-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学性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索153Sm-柠檬酸(citrate)-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的体内、体外生物学性能。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ano-HA,用电镜和X线衍射鉴定其性能。制备高纯度放射纯度核素153Sm。采用独立变数法,研究153Sm-citrate-nano-HA的最佳标记条件和体外稳定性能,并进行新西兰兔显像,比较nano-HA、153Sm-citrate、153Sm-citrate-nano-HA对肝癌SMMC-7721和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利用MTT法测细胞生存率。结果nano-HA为针状结晶,径向10~30nm,轴向70~100nm。nano-HA的体外稳定性能好,标记率均在95%以上。153Sm-citrate-nano-HA正常新西兰兔显像对比度较好,骨骼系统显示清晰,肾脏显影,血中放射性下降较快。153Sm-citrate-nano-HA、nano-HA、153Sm-citrate对肝癌SMMC-7721和乳腺癌MCF-7细胞的半抑制率浓度分别是1.89mg/L和0.094mg/L、3.31mg/L和0.52mg/L、4.32mg/L和0.67mg/L;153Sm-citrate-nano-HA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明显高于nano-HA和153Sm-citrate。结论153Sm-citrate-nano-HA骨组织摄取好,对肿瘤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有望成为新型的骨肿瘤和骨转移癌的治疗药物。
温广华邓候富邴文增罗顺忠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肿瘤骨转移
^(99)Tc^m-MIBI骨显像判断骨良恶性病变的初步应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在判断骨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并与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进行比较。方法对39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或怀疑有骨转移的患者,分别给予静脉“弹丸”注射99Tcm-MDP和99Tcm-MIBI,行99Tcm-MDP三相骨扫描和动态及静态99Tcm-MIBI显像。用视觉读片分析法和ROI定量分析法对两种显像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69个病灶中有139个确诊为骨转移。99Tcm-MDP显像和99Tcm-MIBI显像的敏感性分别是90.3%和68.4%(P<0.05),特异性分别是33.3%和96.7%(P<0.05),假阳性率分别是6.71%和1.04%。99Tcm-MDP摄取在骨的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Tcm-MIBI显像在恶性肿瘤和良性病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Tcm-MIBI显像在探测股骨(96.0%vs76.0%)、肱骨(90.9%vs63.6%)和胫骨(88.9%vs55.6%)的癌转移灶方面比99Tcm-MDP敏感性高(P<0.05);与99Tcm-MDP相比,99Tcm-MIBI显像能较早发现17个骨转移灶,并对11个良性病灶和2个癌症骨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做出明确诊断。结论99Tcm-MIBI显像总的敏感性低于99Tcm-MDP,但特异性较高,假阳性率低,能较早发现骨转移灶并判断其良恶性,对评价骨转移癌并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贾志云邓候富
关键词:骨髓转移癌骨转移癌99TCM-MIBI99TCM-MDP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