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翔 作品数:33 被引量:72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文化科学 电气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充分发展槽道湍流的小波数值分析 2005年 数值计算了高斯子波变换Navier Stokes(N S)方程后得到的积分方程.在利用高斯子波得到的以弯曲度为基本量的无穷域中N S方程的基础上,得到了有界区域内的以弯曲度为基本量的N S方程.将此N S方程看作一个特殊的扩散方程,将压力项与对流项看作是源项,得到一个积分方程.利用特征线法对该方程求解,得到通解.并将所得结果运用于对称槽道湍流和非对称槽道湍流的研究中.将计算与实验所得的平均量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刘宇陆 蒋剑波 邱翔 卢志明关键词:湍流 槽道 N-S方程 小波 子波变换 有界区域 基本量 两层流体中的湍流混合层演化 本文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上下两层温度不同的稳定分层湍流,主要对其中的湍流混合层的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剪切条件下,稳定分层对湍流脉动的产生起到了抑制作用,并加快了湍流脉动的衰减;在相同的分层条件下,剪切效... 邱翔 张道祥 卢志明 刘宇陆关键词:湍流 大涡模拟 剪切效应 温度分布 文献传递 矩形弯管中非预混湍流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10年 对C3H8/空气在弯管燃烧器中的非预混湍流燃烧进行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采用RNGk-ε模型,燃烧模型采用守恒标量的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模型,辐射模型为离散坐标(discrete ordinate,DO)模型,压力和速度项的耦合采用SIMPLE算法.在燃料丙烷入口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空气入口的速度,进行5种工况的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空气速度的增大,燃料和氧化剂分子混合更均匀,燃烧速率升高,燃料浓度迅速减小,温度场高温区提前,火焰空间速度场整体速度增加,湍流强度增强,径向压力梯度增大.由此,可以通过控制空气入口的速度,控制火焰空间速度场速度的大小以及燃烧进行的程度.考虑到提高燃烧效率的问题,在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空气入口的速度,以达到工业目的. 宋颖 邱翔 刘宇陆关键词:湍流燃烧 湍流模型 完全发展的非对称槽道湍流的分形维数研究 2004年 湍流的分形维数刻画了湍流的统计正则性 ,本文利用正交子波变换对完全发展的非对称槽道湍流脉动速度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文中首先将脉动速度信号分解到各个尺度 ,然后利用正则法和盒子法两种方法计算了不同尺度信号的分形维数 ,着重于考虑分形维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1 )随着信号分解尺度的增加 ,速度信号的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的维数都逐渐减小 ;(2 )逆输运现象对速度信号的分形维数没有本质的影响 ;(3) 蒋剑波 邱翔 卢志明 刘宇陆关键词:正则 湍流 槽道 分形维数 刻画 信号分解 子波变换 湍流的相干结构 被引量:23 2004年 对湍流问题的研究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之后 ,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从完全随机到多尺度再到相干结构 ,这一主线基本上囊括了百年来对湍流问题的研究 ,特别是湍流模式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至今湍流问题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结构的概念在湍流问题中的提出大大推动和加深了研究者们对湍流的认识 . 邱翔 刘宇陆关键词:相干结构 湍流模式 多尺度 压力梯度对湍流逆梯度输运的影响 该文在综述湍流逆梯度输运研究的基础上,就压力梯度对湍流逆梯度输运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计算和实验分析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采用子波分析对不同压力梯度情况下的逆梯度输运(CGT)的实验进行分析以及利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和κ-ε... 邱翔关键词:子波分析 相干结构 槽道湍流 压力梯度 文献传递 基于LBM的壁湍流跨尺度能量传递结构统计 被引量:2 2021年 壁湍流不同尺度间能量传输特性存在着明显的各向异性,了解能量不同尺度间传递的空间分布是进一步构造高保真各向异性大涡模拟亚格子模式的前提.基于格子Boltzmann数值(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模拟方法对雷诺数Re_(τ)=180的槽道湍流进行直接数值模拟.结果与公开的槽道湍流数据库进行对比,平均速度剖面、雷诺应力和脉动速度均方根均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LBM方法模拟槽道湍流的可靠性.对模拟后的数据采用空间滤波方法得到不同尺度间能量交换量的空间分布场,结合结构识别捕捉方法——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尺度间能量传输结构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尺度间能量传输结构在全流场物理空间中主要为小尺寸结构,结构的体积概率密度呈现出-4/5幂律,按结构距壁面最小距离以结构距壁面距离又可将结构划分为附着结构和分离结构,其中附着结构以较小的数量占比达到了较高的体积占比,表明附着结构多为大尺寸结构,进一步的对附着结构的统计表明结构在尺寸上存在着一定的幂律关系,表明不同尺度间能量输运结构也具有Townsend提出的附面涡的自相似性,最后对能量正反传附着结构的成对特性研究发现,能量正传-反传结构对倾向于沿展向并排排列. 高铨 邱翔 邱翔 李家骅 刘宇陆关键词:槽道湍流 聚类分析方法 分层湍流实验平台及在创新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5年 介绍了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湍流与环境流体力学实验室分层湍流实验平台的建设,以及基于此科研平台进行的LIF(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流动显示、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流场测量和PDA(particle dynamic analyzer)单点测量等教学实验结果,最后对此平台在研究生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过程进行了介绍.将学科建设的高级实验仪器设备用于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研学结合,使高水平实验服务于教学改革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邱翔 黄永祥 周全 卢志明 刘宇陆关键词:实验教学 多孔介质壁面湍流边界层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多孔介质壁面的可渗透性加强了界面附近的动量和能量输运,增加了多孔介质壁面湍流边界层中流动的复杂性.多孔介质壁面直接影响着湍流边界层中的湍流结构时空演化及各种物理量的生成机制和输运特性.本工作总结了多孔介质壁面湍流边界层统计特性和湍流结构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多孔介质基底特性对边界层湍流特性的影响,包括对平均统计量、壁面摩擦因数和湍流结构的研究,指出多孔壁面湍流边界层的结构特性与开尔文-亥姆霍兹(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其次,总结了多孔介质边界层中大尺度湍流结构对近壁区小尺度湍流结构的调制作用;最后,给出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刘宇陆 马玉朋 王超 陶亦舟 李家骅 夏玉显 邱翔关键词:多孔介质 湍流边界层 湍流结构 稳定分层湍流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08年 在自行建立分层湍流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分层湍流的实验研究,运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流动显示技术和PIV流场测量技术,定性研究了剪切和分层对湍流混合和湍流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剪切促进湍流混合,稳定分层抑制湍流混合,而且分层使得混合层内的湍流结构变得扁平和细长,同时还发现了混合层内涡旋的拉伸、合并、扭曲和变形等复杂的流动现象,特别是发现了其中的旋转涡对和反旋转涡对以及对湍流输运起重要作用的手指状结构。 邱翔 黄永祥 卢志明 刘宇陆关键词:混合层 湍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