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洁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火炸药青年创新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高效菌株S对TNT的降解条件和机理初探被引量:1
- 2009年
- 确立了筛选菌株S对TNT的降解条件并初步探讨了TNT的降解机理。研究表明,葡萄糖的加入显著促进了TNT的生物降解,培养16h后100mg/L的TNT去除率达100%;但不加入葡萄糖时TNT仍有12%的去除,S菌也有微量生长。硝酸钾的加入同样促进了TNT的完全降解,而不加入硝酸钾时TNT有80%的去除。TNT浓度的增加并没有影响其去除效果,高达200 mg/L的TNT仍可完全降解。TNT的降解过程包括TNT生物转化为缩合产物A和A物质的开环分解。生物催化体系中硝基还原酶、甲苯双加氧酶和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的检出为这一降解途径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酶学支持。
- 刘进清郭晓洁辛宝平
- 关键词:TNT高效菌株生物降解
- 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生物淋滤机制被引量:5
- 2008年
- 研究了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生物淋滤行为及机制,氧化亚铁硫杆菌和氧化硫硫杆菌组成的混合菌株用于电池的生物淋滤.电极材料的包裹与否对其淋滤行为没有影响.在pH值最低的硫磺淋滤体系中,钴离子的溶出浓度最低;在pH值较低、ORP(氧化还原电位)值强烈变化的硫磺+黄铁矿组合淋滤体系中,钴离子的溶出浓度最高.研究表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溶出只涉及间接机制.在硫磺淋滤体系中其溶出机制在于生物产酸的酸溶作用;在硫磺+黄铁矿组合体系中其溶出机制在于生物产酸的酸溶释放和生物氧化产物Fe3+引发的Fe2+之还原释放,生物酸溶和Fe2+还原溶出的化学模拟进一步证实了两机制在钴离子溶出中的作用.用XPS(X射线光电子谱)和EDS(能量色散光谱)分析了生物淋滤电极材料的微观过程和微观特性.
- 辛宝平李是珅赵小鹭郭晓洁张迪吴锋李丽
- 关键词:生物淋滤废旧电池锂离子电池
- 克雷伯氏高效菌株S对TNT的降解条件和机理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确立了筛选菌株克雷伯氏S菌对TNT的降解条件并初步探讨了TNT的降解机理。研究表明:葡萄糖的加入显著促进了TNT的生物降解,培养16 h后100mg/L的TNT去除率达100%;但不加入葡萄糖时TNT仍有12%的去除,S菌也有微量生长;硝酸钾的加入同样促进了TNT的完全降解,而不加入硝酸钾时TNT有80%的去除;TNT浓度的增加并没有影响其去除效果,高达200 mg/L的TNT仍可完全降解。TNT的降解过程包括TNT生物转化为缩合产物A和A物质的开环分解。生物催化体系中硝基还原酶、甲苯双加氧酶和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的检出为这一降解途径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酶学支持。
- 郭晓洁辛宝平陈实郭磊张晛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TNT高效菌株生物降解
- 克雷伯氏菌和伯克霍尔德氏菌复合菌群催化三硝基甲苯降解被引量:4
- 2009年
- 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克雷伯氏菌(S1)和伯克霍尔德氏菌(S2)复合菌群(简称S)降解三硝基甲苯(TNT)的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在外加碳源和氮源时,100mg/LTNT在16h内可被菌群S完全去除.只外加碳源时,TNT的最高去除率为80%;只加入氮源时,仍可除去12%的TNT.在S1催化体系中检测到较高活性硝基还原酶的存在,该酶催化TNT转化为缩合中间产物二硝基双偶氮甲苯,其分子量为326.但是只有S1和S2共存才能产生高活性的甲苯双加氧酶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两类酶共同催化中间产物的开环分解.伴随着二硝基双偶氮甲苯的开环分解,硝基脱落生成NO2–,后者进一步氧化生成NO3–.通过S1和S2的协同作用,实现了TNT的好氧开环和硝基脱落,该结果表明在TNT生物催化降解中复合菌群比单一菌株更具优势和潜力.
- 郭晓洁辛宝平马兴泰夏云婷陈实杨业鹏
- 关键词:三硝基甲苯复合菌群
- 泥浆体系中的TNT生物降解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利用从火炸药厂排水沟底泥中筛选到的一株能高效降解三硝基甲苯(TNT)的S菌株,研究泥浆体系中S菌对TNT污染土壤的修复行为.结果表明:土著菌的存在对于S菌的优势生长和土壤修复具有一定影响,只有较高的接种浓度才能保证高效菌株的优势生长和修复效果;葡萄糖的加入促进了泥浆体系中S菌的TNT去除;随着土壤TNT浓度的增加,泥浆体系TNT去除率提高;丙酮加入促进了土壤TNT的解吸,生物修复明显改善.
- 辛宝平卢佳新李是珅郭晓洁赵小鹭李玉平焦宏春
- 关键词:三硝基甲苯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生物降解泥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