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鄂林宁

作品数:38 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体层摄影
  • 12篇体层摄影术
  • 8篇肿瘤
  • 8篇结节
  • 8篇X线
  • 8篇X线计算
  • 8篇X线计算机
  • 7篇病变
  • 5篇胰腺
  • 5篇影像
  • 4篇体积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4篇螺旋计算机
  • 4篇静脉
  • 4篇肺内
  • 3篇造影
  • 3篇腺肿瘤
  • 3篇螺旋CT
  • 3篇磨玻璃

机构

  • 20篇山西医科大学
  • 18篇山西医学科学...
  • 14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市第四人...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38篇鄂林宁
  • 23篇武志峰
  • 14篇李健丁
  • 13篇吴山
  • 7篇张瑞平
  • 5篇乔英
  • 3篇马大庆
  • 2篇王荣华
  • 2篇杨州
  • 2篇姜增誉
  • 2篇张华
  • 2篇易文芳
  • 2篇孟辉强
  • 1篇吴山
  • 1篇张娜
  • 1篇乔英
  • 1篇张超
  • 1篇李坤成
  • 1篇江小鹏
  • 1篇陈楠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医学...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定量分析功能在颈部恶性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颈部淋巴瘤患者(40个淋巴结)及20例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0个淋巴结)双能量CT资料,通过后处理得到动静脉期碘分布图,利用能量成像定量分析功能测量病变淋巴结的能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在碘分布图上动脉期CT值(CTA)分别为(33.75±11.08)HU和(13.53±10.33)HU,静脉期CT值(CTV)分别为(42.09±9.68)HU和(20.35±12.57)HU,动脉期碘浓度(ICAP)分别为(1.98±0.77)mg/mL和(0.60±0.49)mg/mL,静脉期碘浓度(ICVP)分别为(2.38±0.66)mg/mL和(1.02±0.37)mg/mL,动脉期碘浓度均一化比值(NICAP)分别为(0.19±0.32)和(0.07±0.78),静脉期碘浓度均一化比值(NICVP)分别为(0.38±0.56)和(0.20±0.16),六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中的碘分布图及碘物质定量分析技术对颈部两种性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王荣华武志峰鄂林宁吴山
关键词: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结双能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肾上腺少见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少见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少见占位性病变的CT资料。结果10例中,右肾上腺皮质癌2例,右肾上腺神经鞘瘤1例,左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例,多发内分泌肿瘤Ⅰ型1例,左肾上腺区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3例4个病灶,右肾上腺囊肿1例。结论不同的肾上腺少见占位性病变,CT诊断难易不同,囊肿及髓样脂肪瘤,易于诊断;肾上腺皮质癌CT表现提示其为恶性;其他少见病变定性诊断困难。但均有一些价值大小不等的CT特点,CT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有重要价值。
乔英李健丁张瑞平鄂林宁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全文增补中
双源CT虚拟去钙技术对椎体骨折评价的司法鉴定意义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双源CT虚拟去钙技术(VNCa)评估椎体骨折的司法鉴定意义。方法分析100例正常成人、101例椎体骨折患者均接受过双源CT双能量(80Kv、Sn140Kv)扫描及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MPR、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虚拟去钙伪彩图、脂肪抑制序列等多种后处理技术,比较双源CT和MRI分别对椎体骨折、骨髓水肿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能,并测量VNCa图像上椎体骨髓水肿区域及同一患者正常椎体的CT值,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本组资料显示C2、T12-L2椎体骨折常见,以L1(3.9%)最多。CT和MRI发现附件骨折的显示率分别为30.7%、9.9%,CT对附件骨折的显示更具有优势;CT和MR显示椎间盘损伤及脊髓损伤和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的显示率分别为6.9%和10.8%、68.3%和24.7%;VNCa图像对骨髓水肿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8.7%、98.3%、92.2%、97.4%、96.5%,VNCa图像骨髓水肿区的CT值较正常椎体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源CT虚拟去钙技术既对骨折诊断优势显著,且可通过伪彩直观及定量分析骨髓水肿,可作为司法鉴定的重要检查手段。
杜静武志峰鄂林宁钱丽霞
关键词:司法鉴定骨髓水肿椎体骨折
CT的形态学征象联合影像组学特征诊断模型在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结合肺结节CT形态学征像与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联合诊断模型,期望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9年1月206例肺实性结节(直径≤2cm)的CT图像。由两名医师独立进行形态学征像评估,并诊断结节良恶性,使用PyRadiomics开源软件提取、筛选定量影像组学特征,采用逻辑回归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并融合形态学征像建立联合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并与人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节的血管集束、支气管截断、毛刺、分叶、胸膜牵拉、空泡征及充气支气管征在恶性结节中的检出率高,与良性结节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越小,各种CT征像检出率越低。两位医师对肺结节征像识别一致性存在差异,高年资医师诊断效能明显高于低年资医师,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5%CI,0.744~0.856),0.69(95%CI,0.623~0.753)。影像组学诊断模型对良恶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AUC为0.86(95%CI,0.8~0.92),结合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联合诊断模型,进一步提高肺结节诊断效能,AUC为0.92(95%CI,0.87~0.96)。结论结合肺结节CT形态学征像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联合诊断模型,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刘冬冬武志峰鄂林宁王荣华
关键词:肺结节列线图
布-加综合征的CT诊断
2006年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的CT影像特征及CT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经DSA证实的布-加综合征及2例误诊为布-加综合征的病例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体积增大伴尾叶增大9例,下腔静脉病变11例,肝静脉病变3例。结论CT对下腔静脉病变导致的布-加综合征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肝静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有限。
鄂林宁李健丁武志峰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内小结节的影像诊断和处理被引量:33
2009年
孤立性肺结节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研究的重点。近年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普及应用和低剂量肺癌早期筛查的开展,肺内直径〈1cm的结节(称小结节或亚厘米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小结节由于体积小,各种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因此其定性诊断是难点。如何利用现有的各种影像学技术手段,正确诊断和处置肺内的小结节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笔者就此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鄂林宁马大庆
关键词:肺内小结节孤立性肺结节胸部影像学影像学特征影像学技术早期筛查
直方图像素分析法在乏脂肪肺错构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直方图像素分析法对乏脂肪肺错构瘤CT负值成分及脂肪成分显示能力及对肺内孤立性结节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9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其中肺错构瘤28例、肺癌36例、肺结核球26例,HRCT病灶均无明显脂肪及钙化成分显示,采用直方图像素分析法对病变感兴趣区内全部像素进行分析并绘制直方图,统计负值像素百分比并比较各组间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择最适于鉴别肺孤立性结节病灶的负值像素百分比最佳临界值。结果:肺错构瘤组平均CT值、最低CT值低于肺癌组及肺结核球组(P<0.05)、负值像素百分比及各像素区间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以负值像素百分比为15.7%作为诊断肺错构瘤最佳临界值可以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对HRCT无明显脂肪及钙化成分显示的肺错构瘤的诊断中,直方图像素分析法明显提高了CT负值成分及脂肪成分检出率,显著提高肺错构瘤诊断鉴别能力。
刘鹏武志峰鄂林宁吴山
关键词:肺肿瘤错构瘤
脾脏肿瘤的CT表现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研究脾脏肿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资料。结果16例中,脾良性肿瘤有海绵状血管瘤4例,错构瘤2例,淋巴管瘤1例;脾恶性肿瘤有脾继发性淋巴瘤5例,转移瘤3例,血管肉瘤1例。脾血管瘤和错构瘤均表现为局限性突起,多强化明显;脾淋巴管瘤间隔强化。脾恶性肿瘤多表现脾体积弥漫性增大,轻度强化。结论脾脏诸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良恶性的判断。
乔英李健丁张超张瑞平鄂林宁
关键词:脾脏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完全性背侧胰腺发育不全二例影像学表现被引量:7
2012年
胰腺先天发育畸形临床并不少见,例如环状胰腺、异位胰腺和胰腺分裂等。其中胰腺分裂是最常见的一种发育畸形,在尸检中检出率高达14%。而背侧胰腺发育不全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胰腺发育畸形,其特点为胰腺的体尾部未发育或发育不全。本文报告2例完全性背侧胰腺发育不全病例的CT及MRCP表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鄂林宁李健丁吴山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背侧先天发育畸形MRCP表现胰腺分裂环状胰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行CT冠脉成像同时做钙化积分扫描的患者56例。其中,根据既往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30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无症状者26例(对照组)。采用GE64层螺旋CT及Smart Score 4.0自动分析软件进行冠脉钙化积分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平均钙化分数为412.33分±22.35分,对照组为68.35分±18.43分,冠心病组的总钙化积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大分支血管的独立钙化积分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冠心病的筛选和诊断及病变程度判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评价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姜增誉李健丁鄂林宁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体层摄影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