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
-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中国未来载人登月月震实验必要性和方案设计
- Apollo被动月震台站只覆盖了月表有限的面积,利用采集的有限数据,只能对月球内部结构进行较粗略的划分。为了对月球内部进行精细分析,在我国未来的载人登月中,继续开展月震探测是非常必要的。覆盖全球的月震观测网络可以帮助我们...
- 赵娜朱培民袁悦锋金丹黄定华
- 关键词:月震载人登月
- 文献传递
- 桥梁施工进度的三维可视化管理被引量:9
- 2008年
- 为了解决桥梁工程建设中施工进度信息快速采集、存储、查询、展示等问题,也为了方便施工管理者实时了解工程建设的进度,以及正确决策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形象直观地展示桥梁施工进度的方法,并实现了桥梁及其施工进度的三维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
- 金丹朱培民罗中杰张坚
- 关键词:桥梁可视化施工进度
- 相干算法提取嫦娥数据月表地质特征被引量:1
- 2010年
- 经典的边缘提取算法可从月球影像数据中提取出月表的构造特征,但难以提取出与月貌有关的特征信息.本文提出的相干法月球影像地质特征提取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基于相干运算来考察图像上像素或像素组之间的相似性,以获取月表的构造特征和月貌特征.该方法已经应用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获取的部分影像数据上,相比于几种常规的边缘提取方法,本方法优势明显,不仅能有效地提取环形构造和线性构造等地质特征,还可以很好地提取月貌特征,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小直径撞击坑的识别也有不错的效果.该方法可以用于计算机自动识别或辅助手工解译月表构造,划分月貌单元等研究.
- 金丹朱培民刘江平
- 关键词:月球表面相干算法地球物理
- 从ArcGIS平面栅格图形到Gocad三维图像转换的开发探讨被引量:10
- 2004年
- 介绍了ArcGIS和Gocad在处理平面栅格图形上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其实现流程,通过具体实例成功地完成了平面栅格图形到空间曲面的转化。其方法是首先利用ArcObjects的接口对ArcGIS进行了二次开发将栅格图形转化成空间坐标数据,然后对Gocad进行二次开发,其目的是将空间坐标数据直接产生出Gocad能够直接识别的空间曲面对象文件,再加载到Gocad中以三维图形显示出来,最后将这些功能组装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 朱焱辉朱培民金丹
- 关键词:ARCGISARCOBJECTSGOCAD二次开发三维可视化
-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月海圆形撞击坑自动识别方法被引量:13
- 2013年
- 撞击坑是月球表面最为常见的地质单元,是研究月球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对象,也是月球地质定年的基本依据,因此撞击坑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嫦娥一号采集的月球CCD图像,基于数学形态学方法对撞击坑进行自动识别提取研究.在CCD图像中,撞击坑边缘的灰度变化明显,梯度较大,由此可以计算获取撞击坑的边缘形态;一般情况下,依据图像灰度梯度突变,通过边缘检测得到的撞击坑边缘比较粗糙、不连续,而且有断口和小洞.根据数学形态学的基本思想——用具有一定形态的结构元素去量度和提取图像中的对应形状,对识别出来的边缘作进一步处理,可得到较光滑、连续的撞击坑边缘弧,从而能方便地拟合出撞击坑边缘,并获得撞击坑的直径与位置.用数学形态学进行撞击坑识别与提取的主要步骤是:首先对CCD影像计算灰度的梯度,得到梯度图像,然后进行二值化,再使用数学形态学分离出边缘,最后用圆形对撞击坑进行拟合并计算出撞击坑的位置和直径.本文分别对月海和月陆地区进行撞击坑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算法能够识别的最小撞击坑直径为10个像素.其中月海区域撞击坑识别准确可靠;而月陆区域岩性差异大、地形起伏,造成CCD图像背景变化较大,其识别效果相对差一些,有待进一步改善.
- 袁悦锋朱培民赵娜金丹张金保周强
- 关键词:撞击坑自动识别月球
- 基于月球层析成像的质量瘤初步研究
- 通过对阿波罗被动月震走时数据的层析成像工作,获得了月球正面部分区域三维纵、横波速度结构图像。根据反演出的三维速度结构,确定了质量瘤的垂向分布和平面分布,并估计了质量瘤的大小和埋藏深度。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有质量瘤的位...
- 朱培民金丹赵娜袁悦锋
- 关键词:月球月震层析成像
- 文献传递
- 中国未来载人登月月震实验必要性和方案设计被引量:5
- 2012年
- Apollo被动月震台站仅覆盖了月球正面有限的面积,不能对全月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精细分析,因此在我国未来的载人登月中继续开展月震探测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我国现有的空间探测技术条件,并针对未来载人登月的探测任务,设计了两种月震观测网络方案:一是基本方案,可以基本满足对月球内部结构进行探测的要求;二是优化方案,可满足较高分辨率的月球内部结构探测。两种方案中的月震仪网络在月球正面、背面和南北极均有覆盖,可对全月球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测。最后对月震观测的基本技术参数、设备及布置地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 赵娜朱培民袁悦锋金丹
- 关键词:月震载人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