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儿童
  • 4篇儿童精神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孤独症
  • 3篇儿童精神分裂...
  • 3篇分裂症
  • 2篇性发育
  • 2篇综合征
  • 2篇精神疾病
  • 2篇疾病
  • 2篇广泛性发育障...
  • 2篇发育障碍
  • 2篇感觉统合
  • 2篇感觉统合失调
  • 1篇多动障碍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学业
  • 1篇血浆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美国夏威夷大...

作者

  • 11篇金利波
  • 6篇王民洁
  • 5篇林节
  • 5篇陈一心
  • 5篇焦公凯
  • 4篇柯晓燕
  • 4篇王晨阳
  • 3篇邹冰
  • 2篇徐静
  • 2篇王克威
  • 2篇邱景华
  • 2篇罗硕军
  • 2篇曾文星
  • 1篇王伟勇
  • 1篇方群
  • 1篇张志珺

传媒

  • 4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孤独症血浆5-羟色胺水平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通过检测血浆 5 羟色胺 (5 HT)水平 ,初步探讨儿童孤独症的生化病理机制。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定量检测 5 4例儿童孤独症患儿 (病例组 )及 2 6名健康儿童 (对照组 )的血浆 5 HT水平 ,并作比较。 结果 :病例组的血浆 5 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 结论 :提示高 5 HT可能是儿童孤独症生物学标志。
焦公凯王伟勇张志珺方群邹冰王晨阳金利波柯晓燕王民洁林节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
亲子交流对儿童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1998年
用DenverⅡ智能发育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632名0~6岁儿童进行检查,用logistic曲线回归计算各项目的通过年龄。比较其各项目的通过年龄,初步探讨了亲子交流时间(<2小时/天、2~4小时/天、>4小时/天)和交流方式(谈话、游戏、两者兼有)与儿童智能发育关系。结果表明:亲子交流时间不同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有明显差异,交流方式以两者兼有最利儿童发育。
金利波
关键词:亲子交流智力发育儿童
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近 10年来的变化特点及趋势。方法 对 1986~ 1989年(10年前组 ,118例 )和 1996~ 1999年 (10年后组 ,116例 ) 2 3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并按发病年龄将两组分为 <6岁、6~ 9岁、10~ 12岁及 13~ 15岁年龄段 ,比较两组的发病年龄及症状变化特点。结果  10年后组的平均发病年龄 [(11.6± 1 6 )岁 ]较 10年前组 [(13 2±2 0 )岁 ]提前 1 6岁 (P <0 0 5 )。 10年后组在 10~ 12岁年龄段 ,幻视的发生率 (6 6 7% )高于 10年前组(38 5 % ,P <0 0 1) ;与 10年前组比较 ,10年后组除 <6岁年龄段外 ,余各年龄段的关系妄想发生率均有升高 (P <0 0 1,0 0 5 ,0 0 1) ,10~ 12岁年龄段钟情妄想的发生率亦升高 (P <0 0 1)。涉及性现象、武打、恐怖、迷信、虚幻、学习能力、经济状况等精神症状的发生率上升 (P <0 0 1,0 0 5 )。结论 近 10年来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平均发病年龄提前 ,关系妄想发生率的升高较明显 ;涉及性现象等精神症状是目前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特点之一。
金利波焦公凯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早期干预教育
不同时期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儿童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的特点。 方法 :对 1986~ 1992年 (甲组 ,2 39例 )和 1996~ 2 0 0 2年 (乙组 ,2 35例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比较早期精神症状的特点。 结果 :在学业、与亲人的关系、情绪和躯体不适等方面 ,乙组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组。 结论 :不同时期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
金利波林节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早期症状学业躯体不适情绪早期症状
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行为问题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对学龄前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南京市城市一个街道 ,农村一个乡的 3~ 6岁学龄前儿童 ,经CBCL量表筛查后 ,按DSM Ⅳ诊断的ADHD。并将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CBCL行为问题因子进行对照。结果 学龄前儿童ADHD的发病率为 2 .49% ,男孩与女孩的比例为 1.8:1,CBCL与DSM Ⅳ的诊断符合率为 88.5 7% ,ADHD儿童的大多数CBCL行为问题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两组之间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学龄前儿童ADHD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且大多伴有行为问题 。
王民洁罗硕军金利波王晨阳林节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不同年代南京儿童生长环境比较分析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儿童的心理社会环境差异 ,为探讨家庭计划生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于 1999年在同样的南京地区 ,用 1984年调查的同样方法 ,针对社区里 3~ 6岁儿童及其家长 ,使用同样的中文版Achenbach行为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施行再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年后的社会与家庭环境和养育子女方法与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
王民洁王克威陈一心邱景华金利波曾文星徐静Deborah Goebert
关键词:儿童生长环境
不同年代南京儿童行为问题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比较不同年代南京地区 (1984年和 1999年 ) 3~ 6岁独生与非独生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方法 :对同一地区 ,同一年龄段 ,先后相隔 15年 ,使用相同的调查工具和统计方法 ,进行调查比较分析。结果 :1999年的独生男孩与 1984年相比较其行为问题的总分显著增高 ,内向性行为问题平均值减少 ,外向性行为问题增高 ;女孩与 1984年相比 ,内向性行为问题增高 ,而外向性行为问题却减少 ;行为问题总分增高 ,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随着家庭、社会环境的变化 ,不同时期儿童行为问题前后比较 ,行为问题略呈增加趋势 ,应根据儿童的行为特点制定干预措施。
王克威王民洁陈一心邱景华金利波曾文星徐静Deborah Goeber
关键词:儿童
广泛性发育障碍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广泛性发育障碍 (PDD)与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90例我院门诊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患儿进行评估 ,以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 (SIS)评定感觉统合失调问题 ,以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 (CARS)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 :PDD中感觉统合轻 -重度失调率为 92 2 % ,儿童孤独症组与Asperger综合症组的感觉统合失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87,P >0 0 5 )。PDD的CARS总分与触觉过分防御 (r =-0 3 4)、本体感失调 (r =-0 2 1)呈负相关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感觉统合失调与PDD密切相关 。
柯晓燕王民洁陈一心邹冰焦公凯王晨阳金利波林节
关键词:发育障碍感觉统合失调PDD儿童精神病学ASPERGER
挤眉弄眼的儿童抽动障碍
2003年
金利波
关键词:抽动障碍儿童期精神疾病
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疾病的临床初探被引量:25
1998年
对16例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等评定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果显示:儿童精神分裂症10例中有效7例,Tourette综合征(TS)4例中有效3例,孤独症2例中有效1例,显效时间为2周,有效日剂量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为2~3mg,TS为1~1.5mg。56.3%的患儿出现药物副反应。提示利培酮对儿童精神分裂症、TS和孤独症部分症状有效。
陈一心罗硕军柯晓燕金利波焦公凯
关键词:利培酮儿童精神分裂症孤独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