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英 作品数:13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安康市2010-2012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安康市2010—2012年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安康市报告的所有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样品采集,用RT—PCR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2010—2012年安康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9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4.72/10万,其中重症病例52例,死亡1例。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和11~12月,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占78.85%),居住地为农村的40例(76.92%);从发病到初次就诊平均时间0.54d,从发病到诊断为重症2.86d;初次就诊者32例未诊断出手足口病,村(个体)诊所和乡镇(社区)医院占81.26%;临床表现以发热和皮疹为主;实验室EV71检测率为42.31%,其他肠道病毒检测率为9.62%,CoxA16检测率为1.92%。结论加强基层培训、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加强疾病的监测、做好重症手足口病救治工作是防治重症手足口病的关键。 周玲 周以军 刘斌 原凌云 金华英 张永英 蒋定康 杜东东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分析 安康市2001-2010年HIV感染现况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HIV在我市人群中的感染现况,为我市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及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康市2001-2010年发现的HIV/AIDS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安康市共发现HIV/AIDS 157例,其中病人97例、死亡60例。男93例、女64例,男:女性别比为1.45∶1;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146例,占93.00%;职业以农民工为主103例,占65.61%;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97例(其中MSM 9例),占61.78%。结论暗娼、MSM、返乡务工人员是目前安康市传播HIV的危险人群,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有效干预和防治措施。 丁红玲 周玲 钟木兰 金华英 原凌云关键词:艾滋病 流行病学 陕西省安康市2011-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与AFP监测系统评价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安康市2011-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AFP监测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维持AFP监测系统高质量运转的建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康市2011-2016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11-2016年共报告AFP病例43例,确认病例34例,本地报告19例、外地报告15例。小于15岁以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3/10万。发病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其中0~4岁组18例,占52.94%;5~10岁组16例,占47.06%。男女之别为1.62∶1。结论安康市2011-2016年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各项工作指标均达国家卫生部要求。病例分类以格林巴利综合征(Green Barry syndrome,GBS)为主,监测到7例残留麻痹病例。要继续保持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高效、敏感运转,加强医务人员知识培训,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管理,巩固无脊灰成果。 金华英 万春阁 张晓林 李冰 唐小东关键词:脊髓灰质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 流行病学分析 陕西省安康市2005-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安康市2005-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康市2005-2015年网络直报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05-2015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3 166例,年平均发病率44.78/10万。季节分布呈现双峰特点,每年主高峰在4~7月,次高峰在11~12月。病例主要集中在5~14岁组,共9 795例,占总病例数的74.40%;0~4岁组儿童1 501例,占11.40%。男、女性别比1.47∶1。共报告因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起,全部发生在学校,报告病例696例,占总病例数的5.29%。结论安康市2005-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学龄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幼托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做好流行性腮腺知识的健康教育,完善儿童麻腮风疫苗的免疫接种,以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金华英 万春阁 罗延琪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陕西省安康市2005-2016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对安康市2005-2016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订预防控制乙肝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s Registry System,NNDRS)资料中安康市急性乙肝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05-2016年共报告乙肝病例29 808例,年均发病率为92.66/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地区以旬阳县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上人群,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3.77%。结论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开展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活动,同时加强乙肝诊断报告管理,可有效降低乙肝发病。 万春阁 张少白 金华英 罗延琪 陈磊 刘丹关键词: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安康市2015—2021年百白破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安康市2015—2021年无细胞百白破联合(adsorption tetanus-diphtheria-acellular pertussis,DTaP)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为后续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1年安康市报告的DTaP疫苗接种AEFI个案,结合年报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安康市2015—2021年共报告DTaP疫苗AEFI病例724例,报告发生率为92.64/10万剂,男女性别比为1.51∶1,多发生在第四剂次。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717例,报告发生率为91.87/10万剂,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5例,报告发生率为0.64/10万剂,多为过敏性皮疹;偶合症2例,报告发生率为0.26/10万剂,四剂次之间的AEFI报告发生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99,P<0.01)。第一和第三、四剂次,第二和第三、四剂次以及第三和第四剂次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96,260.66,30.94,266.41,139.02,均P<0.01)。AEFI报告发生率逐年上升,2020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在延迟接种中发现长间隔AEFI的发生比例很高。结论安康市2015—2021年DTaP疫苗接种安全性较高,推迟接种时间过长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有影响。 戴小强 庄贵华 罗延琪 万春阁 金华英关键词:AEFI 百白破疫苗 流行病学 安康市2009年艾滋病高危人群调查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安康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今后评价艾滋病干预措施效果,提供基础性数据和背景资料。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试行)操作手册[1]在安康市对暗娼人群、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调查。结果安康市暗娼人群HIV/AIDS知识知晓率为63.49%,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AIDS知识知晓率为88.20%;暗娼人群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有45.50%使用了安全套;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有35.00%每次都用安全套。结论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可降低高危人群的艾滋病和其他性病的感染率。 蒋定康 张永英 周玲 周以军 钟木兰 金华英 原凌云关键词:高危人群 艾滋病 知晓率 陕西省安康市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安康市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调查核实AEFI发生情况和原因,为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收集2018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18年报告AEFI 323例,其中一般反应317例、异常发应5例、偶合症1例,报告发病率43.40/10万剂次。男、女性别比1.5∶1,≤1岁组儿童260例,占80.50%。发生分类以一般反应为主,症状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疫苗分别为:百白破联合疫苗、麻风疫苗和甲肝疫苗。48 h内报告率99.07%,48 h内调查率100.00%,AEFI分类率100.00%。结论安康市AEFI监测工作敏感性较高,达到全国监测方案标准,所使用的的疫苗安全,但仍需继续做好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 金华英 戴小强 罗延琪 汪红梅 陈磊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陕西省安康市2005-2017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安康市2005-2017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样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康市2005-2017年水痘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05-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12 930例,年均发病率为37. 48/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以冬春季为主,4~7月、10月~次年1月高发;发病地区以汉滨区为主;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人群,占发病总数的81. 04%;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9. 37%。结论落实学校和托幼机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积极开展水痘疫苗预防接种,可有效减少水痘发病。 万春阁 金华英 罗延琪 陈磊 戴小强 刘丹关键词:水痘 流行病学特征 陕西省安康市2005-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安康市2005-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和发病原因,为防控乙脑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康市2005-2015年乙脑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安康市2005-2015年共确诊乙脑病例313例,其中2006年发病率最高,2009年以后呈下降趋势。年龄分布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1.98%;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8.15%。结论加大常规免疫管理,搞好爱国卫生防蚊灭蚊工作,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是预防和控制乙脑的重点;积极做好重症病例的救治是关键。 金华英 张晓林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