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翠云
-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输卵管妊娠保留生育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异位妊娠发生率居高不下,其中输卵管妊娠高达95%,以壶腹部妊娠最多见,约占78%。由于年轻或未生育患者日益增多,因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成为其强烈愿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及保守性手术治疗,3种治疗方式各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本文从现状、保留生育功能的指征、具体治疗方法、生育结局四方面对输卵管妊娠保留生育功能做一综述。
- 易秋红张玢玢闫翠云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医疗诊治甲氨蝶呤宫内妊娠率
- 宫腹腔镜联合COOK导丝诊治输卵管不孕症32例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人数约占不孕症患者总数的50%,严重伤害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睦,及时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是保障此类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院及外院门诊就诊,经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不孕症患者32例,探讨宫腹腔镜及COOK导丝诊断治疗输卵管不孕症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及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 梁国伟张玢玢闫翠云
- 关键词:输卵管因素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造影原发不孕原发性不孕
- 左炔诺孕酮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雌孕激素及血清TGF-β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雌孕激素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160例EP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释缓系统联合宫腔镜电切术,对照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月经失血图评分、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血清TGF-β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6个月,两组月经失血图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月经失血图评分分别为(64.36±14.96)、(45.77±12.24)分,均低于对照组[(86.71±17.28)、(52.62±15.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8.12±1.64)、(4.36±0.96)mm,均低于对照组[(9.71±1.28)、(6.71±1.2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ER和PR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ER和PR表达水平分别为(2.71±0.26)、(2.54±0.47)pmol/mL,均低于对照组[(3.65±0.42)、(3.41±0.21)p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血清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TGF-β1水平分别为(92.19±10.34)、(104.36±10.54)ng/L,均低于对照组[(103.65±11.21)、(114.15±11.3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50%、10.00%,低于对照组(20.00%、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EP患者疗效好,可以有效改善EP患者临床症状,降低ER、PR受体表达水平和TGF-β1水平,预防EP复发且安全性高。
- 王华魏涛闫翠云梁晨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左炔诺孕酮宫腔镜手术雌孕激素
- 超声监测妊娠期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意义被引量:6
- 2014年
-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世界领先,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剖宫产率达46%。主要为分娩风险的担忧及产妇疼痛的恐惧等社会因素。然而剖宫产只是解决难产的应急手段,是一种有损伤的手术,并不是生理的分娩方式,术后产妇并发症、新生儿的病死率和发病率远远高于阴道分娩,对母婴远期也有影响。而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由于子宫破裂等并发症,更促进了剖宫产的发生,也增加了剖宫产的风险。因此科学地决断瘢痕子宫能否经阴道分娩,日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关注。本文观察和比较我院2009—2012年期间,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和住院621例妊娠期妇女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
- 王秋平闫翠云
-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子宫下段超声监测厚度肌层剖宫产率
-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患者循环血中微小RNA218相关性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患者循环血中微小RNA(miRNA)218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年龄与病例组匹配并符合对照组标准的子宫肌瘤作为对照组。采血并测定对照组和病例组循环血中的miRNA218水平,分析病例组中不同HPV亚型感染患者的血miRNA218表达水平;以及不同病理分期宫颈癌患者的血miRNA218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中HPV16亚型和HPV18亚型感染的患者血中miRNA21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病例组HPV其他亚型感染者(P<0.01);宫颈癌Ⅰ期患者血中miRNA21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宫颈癌Ⅱ期患者血中miRNA218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宫颈癌Ⅰ期(P<0.05)和对照组(P<0.01)。结论循环血中miRNA218水平和宫颈癌侵袭程度密切相关;并且高危HPV亚型HPV16和HPV18感染患者与循环血中miRNA218水平密切相关。
- 张玢玢闫翠云葛虹魏涛梁国伟薛改莲郭亮程丽孙立新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宫颈肿瘤
- 乳酸杆菌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11年
- 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明显减少,特别是产生H2O2的乳酸杆菌减少,导致阴道微生态受到破坏,从而使加德纳菌、厌氧菌等多种病原体入侵造成的混合感染.乳酸杆菌通过产生多种抗菌成分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通过竞争黏附机制抑制致病微生物黏附于阴道上皮细胞,并且能增加免疫功能维持阴道生态平衡.
- 闫翠云张玢玢张莉毕彩清张艳丽史佩芬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乳酸杆菌甲硝唑阴道上皮细胞阴道微生态
- 微小RNA-218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与Caspase 3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宫颈癌是世界上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全球每年大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并且每年大约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异常的阴道出血,但一些病例并没有观察到任何的症状,往往发现时已经发展到宫颈癌晚期阶段。因此,筛选一种能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张玢玢魏涛葛虹闫翠云梁国伟薛改莲郭亮程丽孙立新
- 关键词:宫颈癌组织CASPASE新发病例生物标志物阴道出血
- AT1受体抗体在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子痫前期是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严重的妊娠期特有疾病,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有研究表明,女性在孕期患子痫前期者有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由于其病因及病理学不十分清楚.因此对该病缺乏足够的防治措施。以往把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归咎于孕产妇的血管病变,胎盘浅着床及孕妇过多的炎症反应,其中血管损伤是该病的典型特点,其作用已达成共识。尽管该病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 张玢玢杨晓丽梁国伟闫翠云王锋
- 关键词:子痫前期孕妇血清受体抗体妊娠高血压疾病AT1心血管疾病
- 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宫颈癌的发生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宫颈浸润癌的一个连续发展过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1],主要是16、182个高危亚型感染。据资料报道,70%以上有性生活的妇女会感染HPV[2]。本文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7月妇科及病理科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178例的HPVL1壳蛋白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 张玢玢闫翠云杨玉清康平张莉史佩芬郭亮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浸润癌
- 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案对再次妊娠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输卵管妊娠是最常见的部位,发病率占所有异位妊娠的95%左右。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别是对于尚未生育的女性[1]。因此,探讨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积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包括期待治疗、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等。本文通过对比腹腔镜下的切除输卵管、开窗妊娠病灶清除术两种术式及药物保守治疗后妊娠情况及输卵管通畅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
- 闫翠云宋伟魏涛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再次妊娠药物保守治疗妇产科急腹症异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