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正英

作品数:31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岭市科技局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温岭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哮喘
  • 9篇免疫
  • 8篇哮喘大鼠
  • 7篇癌组织
  • 6篇受体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6篇宫颈
  • 6篇宫颈癌
  • 5篇趋化
  • 5篇趋化因子
  • 5篇免疫组化
  • 5篇病理
  • 4篇地奈德
  • 4篇死因
  • 4篇中性粒细胞
  • 4篇肿瘤坏死因子
  • 4篇粒细胞
  • 4篇坏死
  • 4篇坏死因子

机构

  • 31篇台州市中西医...
  • 8篇浙江省台州医...
  • 7篇杭州师范大学
  • 5篇浙江省台州市...
  • 5篇台州市第一人...
  • 5篇台州市中心医...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31篇阮正英
  • 16篇童夏生
  • 11篇陈豪
  • 8篇范广民
  • 7篇叶辉
  • 7篇王恩智
  • 7篇郭海渊
  • 6篇金小红
  • 4篇罗冬娇
  • 3篇金微瑛
  • 3篇周华斐
  • 3篇叶斌
  • 3篇李绍波
  • 3篇罗斌
  • 3篇赵巧云
  • 2篇亢晓冬
  • 2篇应亚萍
  • 2篇王世夫
  • 2篇姚泽忠
  • 1篇赵仲生

传媒

  • 5篇浙江中西医结...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2008年浙...
  • 1篇2016年浙...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TEN和BID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磷酸酶张力蛋白同系物(PTEN)和BH3相互作用结构域死亡激动剂(BID)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07例,取癌组织(宫颈癌组),并与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作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PTEN和BID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PTEN和BID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分别为:42.99%,OD值:0.19±0.04;45.79%,OD值:0.17±0.02)显著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分别为:62.00%,OD值:0.22±0.05;74.00%,OD值:0.20±0.04)和慢性宫颈炎组(分别为:66.00%,OD值:0.23±0.05;82.00%,OD值:0.22±0.04)(P<0.05或P<0.01)。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慢性宫颈炎组PTEN和BID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癌组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组BID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33.33%;OD值:0.16±0.02)均低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63.16%;OD值:0.18±0.02)(均P<0.05);PTEN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在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8.89%vs 47.37%;OD值:0.19±0.03 vs0.21±0.05)(均P>0.05)。结论:PTEN和BID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下降,它们可能与宫颈癌的恶性分化有关,BID的表达还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TEN和BID可能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潜在靶点。
赵巧云范广民阮正英应香岚
关键词:宫颈癌
L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2013年
肿瘤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基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复杂病理网络系统。L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在健康组织中大多无明显表达,主要在胚胎组织和成人实体瘤组织中异常表达。近年来Livin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本研究观察了L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陈辉陈荣生李剑孙尧荣陈锦瑞阮正英陈豪
关键词:LIVIN蛋白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凋亡抑制蛋白家族LIVIN基因肿瘤发生
儿科发热护理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发热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根据体温高低通常分为低热(37.4 ̄38℃)、中度发热(38 ̄39℃)、高热(39 ̄40℃)和超高热(超过41℃)。由于儿童时期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王金红阮正英冯利平童夏生
关键词:发热护理神经系统发育儿童时期防御反应超高热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及其受体3、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41例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组),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组织中TRAIL及TRAILR3、TRAILR4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TRAIL、TRAILR3的阳性率与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8%与90%;95%与93%,)f2=0.125、0.213,均P〉0.05),但两者的阳性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正常组[(0.237±0.036)与(0.289±0.069);(0.226±0.052)与(0.281±0.068),t=4.125、4.025,均P〈0.01];两者的阳性表达强度在低分化癌组织中显著低于高中分化癌[(0.205±0.021)与(0.245±0.034);(0.185±0.032)与(0.236±0.051),t=4.025、2.664,P〈0.01、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0.235±O.035)与(0.241±0.338);(0.216±0.048)与(0.231±0.054),t=0.448、0.862,均P〉0.05]。结直肠癌组TRAILR4蛋白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与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3%与98%;(0.196±0.085)与(0.219±0.061),χ^2=1.051、t=1.353,均P〉0.05],还与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0.176±0.052)与(0.201±0.091);(0.194±0.054)与(0.197±0.100),t=0.667、0.448,均P〉0.05]。结论TRAIL和TRAILR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下降,且与Gleason分级相关,它们可作为结直肠癌的预后指标。
范广民阮正英陈豪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信号传导
踝部丛状神经鞘瘤1例临床病理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丛状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周围神经鞘瘤,国内外报道不多,现结合临床病理特点报道l例发生在足部外踝的_丛状神经鞘瘤。
陈豪阮正英郭海渊
关键词:周围神经鞘瘤临床病理报告丛状踝部临床病理特点
NOD2和TRAF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蛋白的表达,探讨自然免疫在结直肠癌的形成和转移中可能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患者31例,取癌组织(肠癌组)及其邻近的正常肠黏膜组织(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其NOD2和TRAF2蛋白的表达。结果:肠癌组NOD2和TRAF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和68%)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和35%),均P<0.05;且肠癌组的阳性表达水平(OD值分别为0.186±0.034和0.232±0.04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OD值分别为0.151±0.023和0.148±0.035),均P<0.01。在20例伴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肠癌组中,TRAF2的阳性表达率(75%)显著高于不伴有腹腔淋巴结转移者(55%),P<0.05;而两组NOD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和45%,P>0.05。结论:NOD2和TRAF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它们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形成,TRAF2可能还与结直肠癌的转移有关,自然免疫在结直肠癌的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罗斌王世夫应香岚陈华斌阮正英陈豪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
14-3-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14-3-3蛋白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07例,取癌组织(宫颈癌组),并与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上皮内瘤变组)、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组)作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14-3-3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14-3-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75.70%)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和慢性宫颈炎组(分别为42.00%、30.00%)(χ^2=17.00、29.96,均 P <0.01),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慢性宫颈炎组14-3-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P >0.05)。在宫颈癌组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组14-3-3蛋白的阳性率(88.89%)显著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63.16%)(χ^2=5.15,P <0.05)。结论14-3-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可能与宫颈癌的恶性分化及转移相关,14-3-3蛋白可能成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赵巧云范广民阮正英应香岚
关键词:宫颈肿瘤CCN免疫组织化学
趋化因子GRO-α、NAP-2、ENA-78和TGF-β1在大鼠哮喘中的作用机制及与中性粒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童夏生周华斐阮正英陈豪郭海渊金小红李绍波王恩智罗冬娇金微瑛叶辉莫文
主要内容:1、建立哮喘大鼠哮喘模型;2、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3、气管插管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细胞分类计数;4、外周血PMN分离纯化;5、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生长相关癌基因(GRO-α)、中性粒细胞激活...
关键词:
关键词:哮喘组织病理学
葛根素对Rho激酶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Rho激酶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葛根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中Rho激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缺血-再灌注+0.9%氯化钠溶液)和药物治疗组(缺血-再灌注+葛根素注射液),每组15只。Western blot法检测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MYPT1)磷酸化水平,作为Rho激酶功能活化的标志,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再灌注后MYPT1的磷酸化水平显著性增加,模型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的6.26倍(P<0.01),药物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减少27.9%(P<0.05)。药物治疗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较模型对照组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 Rho激酶在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中有促MYPT1磷酸化水平上调作用,葛根素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发挥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吴利云罗冬娇童夏生阮正英王恩智陈豪
关键词:葛根素缺血-再灌注损伤RHO激酶细胞凋亡
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塑时硫化氢对Ⅰ、Ⅲ型胶原蛋白在肺血管壁异常堆积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塑时硫化氢对Ⅰ、Ⅲ型胶原蛋白在肺血管壁异常堆积的调节作用。方法购买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3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低氧组(n=14)、低氧+硫氢化钠(Na HS)组(n=12)、对照组(n=12),建立大鼠HPH模型,监测其血流动力学,测定其血浆H2S含量,检测其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最后进行结果判定与半定量分析、统计学分析。结果低氧组大鼠的m PAP、RV/(LV+SP)均显著高于低氧+Na HS组、对照组(P<0.05),血浆H2S含量显著低于低氧+Na HS组、对照组(P<0.05),肺小型肌性动脉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低氧+Na HS组、对照组(P<0.05);低氧组、低氧+Na HS组、对照组大鼠肺中型肌性动脉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0.05),低氧组、低氧+Na HS组大鼠肺中型肌性动脉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氧组大鼠肺小型肌性动脉、肺中型肌性动脉Ⅰ型胶原m RNA表达均显著高于低氧+Na HS组、对照组(P<0.05);低氧组、对照组、低氧+Na HS组大鼠肺小型肌性动脉、肺中型肌性动脉Ⅲ型胶原m RNA表达均逐渐降低(P<0.05)。结论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塑时硫化氢能够有效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其m RNA在肺血管壁的表达,进而可能对低氧性肺血管重塑进行有效缓解,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金微瑛童夏生阮正英
关键词:硫化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