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彬
- 作品数:64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Sirt6基因脑特异性敲除对老年小鼠大脑皮层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衰老基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Sirt6)敲除后对于老年小鼠大脑皮层的影响。方法构建Sirt6-flox转基因小鼠,利用Emx1-Cre工具鼠对小鼠脑组织进行特异性Sirt6基因敲除。根据基因分型,将11只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WT组),10只Sirt6基因敲除小鼠作为条件敲除组(cKO组)。对老年小鼠的体型和体质量进行测量,HE染色比较大脑皮层厚度;EdU标记分析大脑神经再生,Western blot检测衰老相关RNA结合蛋白HuR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同时检测皮层内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结果成功构建Sirt6脑组织特异性敲除小鼠,12月龄组实验中,与WT组小鼠脑组织面积[(2.07±0.22)cm^(2)]和皮层厚度[(970.56±80.91)μm]相比,Sirt6 cKO组脑组织面积[(1.61±0.14)cm^(2)]和皮层厚度[(822.88±53.94)μm]均偏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dU掺入神经细胞实验显示,与WT组每100个室管膜区神经细胞中EdU掺入细胞数目[(10.29±1.93)个]相比,Sirt6 cKO组室管膜区神经细胞EdU掺入数目偏少[(4.75±1.48)个],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17月龄组实验中,与WT组体型、体质量[(35.25±4.17)g]和脑组织面积[(1.98±0.18)cm^(2)]相比,Sirt6 cKO组小鼠体型偏小、体质量[(29.00±1.08)g]偏低且脑组织面积[(1.54±0.55)cm^(2)]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两个月龄段小鼠脑皮层蛋白中Caspase-3、HuR表达降低(t=2.95,5.38,均P<0.05),且H3K9ac、H3K56ac的表达增高(t=3.53,2.78,均P<0.05),但同源基因Sirt1表达无变化(t=1.26,P>0.05)。结论Sirt6的脑组织特异性缺失会导致老年小鼠大脑神经再生减少,衰老加剧,凋亡增加,这可能是导致其大脑皮层变薄,脑组织萎缩的原因,推测其分子机制与Sirt6敲除后乙酰化水平升高有关。
- 王新寰侯琳阴彬刘伟彭小忠
- 关键词:组蛋白乙酰化神经再生衰老
- 应用cDNA微阵列分析脊髓损伤后基因表达的差异
- 2010年
- 背景:基因芯片可以大规模地平行检测分析上千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克服了传统的一次实验仅能对单个或数个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的局限。目的:应用含有117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表达谱芯片,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方法:雌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损伤4h,24h,3d,7d,10d组7组。损伤组切除T7、T8的椎板,并用钢棒从高处自由落下致脊髓损伤。手术对照组仅进行T7、T8椎板切除。正常组和各损伤组于伤后各时间段,手术对照组于术后3d取T6~T10段脊髓,提取总RNA,运用AtlasImageTM2.01软件(Clontech)对放射自显影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各个处理组与正常组相比,灰度值差异超过3倍的基因定为有表达差异。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共有显著表达差异基因81条,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46条,表达下调的基因有35条,并在国内外首次观察到神经激肽B、神经肽Y、垂体后叶加压素V2受体等数个基因在脊髓损伤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结合实验动物模型能大规模、高通量地观察急性脊髓损伤继发性损伤的基因表达谱,筛选疾病相关基因,对进一步阐明疾病在基因水平上的发病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 强华周严刘瑾陈雄生黄晓伟张斌阴彬袁建刚贾连顺
-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基因表达谱CDNA微阵列基因芯片
- 疟疾DNA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对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探讨DNA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对抗体水平及辅助性T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多表位DNA疫苗 ,通过基因枪、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等接种方法免疫小鼠 ,经ELISA测定该疫苗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总量、亚型及表位特异性 ,比较不同免疫接种方法对DNA疫苗诱导产生抗体及辅助性T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 接种DNA疫苗的小鼠经 3次免疫后都产生了较高滴度的抗重组蛋白抗体。基因枪组单位DNA诱导抗体滴度是肌注组的 12 0倍。基因枪组小鼠血清抗体以IgG1升高为主 ,而肌注和皮内注射组小鼠血清抗体均以IgG2a升高为主。各免疫接种组诱导产生的抗表位多肽抗体特异性相同。结论 不同免疫接种方法不但会影响血清总免疫球蛋白水平 ,还能使辅助性T细胞向不同方向极化。肌注和皮内注射诱导产生以IgG2a为主的TH1型免疫应答 ,基因枪接种诱导产生以IgG1为主的TH2型免疫应答。DNA疫苗的摄取方式可明显影响辅助性T细胞的极化。
- 石宁董敏阴彬徐蓓何湘云李晋芳刘宝丰王恒
- 关键词:DNA疫苗辅助性T细胞基因枪疟疾
- 小RNA干扰PCBP2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对P53相关基因的调节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索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2(PCBP2)表达下调对相关基因和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系(T98G、U87MG和U251)各分为2组,分别转入特异性靶向PCBP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和对照siRNA,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对PCBP2蛋白的抑制效果及对P53蛋白和它的两个靶基因PUMA和BAX的表达影响,同时检测P53共调节因子FHL2和同家族成员FHL1表达变化。用生物素pull-down分析PCBP2是否和FHL家族成员mRNA结合。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结果 PCBP2 siRNA转染这3株细胞后使PCB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增加P53及它的靶基因PUMA和BAX的蛋白表达(P<0.05);抑制FHL2蛋白(P<0.05),但并不结合其mRNA的3'非编码区(3'UTR);Brd U阳性细胞减少(P<0.05);Hoechst染色阳性细胞增多(P<0.05)。结论抑制PCBP2表达可以增强胶质瘤细胞中P53通路活性,并减弱细胞增殖能力,诱导细胞凋亡。
- 韩为阴彬彭小忠
- 关键词:RNA干扰细胞增殖
- 视交叉上核损毁对小鼠疼痛日节律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建立视交叉上核(SCN)损毁实验建立小鼠节律调控中枢失能模型,观察中枢节律控制中心SCN对疼痛节律行为的影响。方法 1)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观察小鼠甲醛诱导的炎性痛反应的节律波动;2)SCN损毁建立小鼠节律中枢失能模型,观察小鼠转轮节律行为紊乱;3)观察SCN损毁后小鼠甲醛诱导的炎性痛日节律波动特征的改变。结果 1)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小鼠的甲醛诱导炎性痛存在日节律波动;2)SCN损毁后小鼠正常的炎性痛日节律波动特点明显改变,出现活动期与静息期波动峰值的反转。结论脑内的节律调控中枢SCN对小鼠炎性痛的节律波动具有中枢调控作用。
- 张靖阴彬孙中生彭小忠
- 关键词:疼痛甲醛炎性痛视交叉上核日节律
- MiR-9在人神经胶质瘤中调节CBX7的表达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检测CBX7在人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人神经胶质瘤中异常表达的microRNA对CBX7的可能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例正常脑组织、9例胶质瘤组织和3株胶质瘤细胞系中CBX7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合Miranda和改良的机器学习法预测调控CBX7的miRNA。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上述组织和细胞系中miR-9的表达,然后在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miR-9,结合荧光素酶实验和Western blot检测miR-9对CBX7表达的影响。采用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iR-9敲低后对T98G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在胶质瘤组织和细胞系中,CBX7的mRNA水平改变不明显,而蛋白水平却明显下调。生物信息学预测CBX7可能受包括miR-9在内的多个miRNAs调控。与正常组织相比,miR-9在胶质瘤中表达明显增高。在293ET细胞中,过表达miR-9能抑制CBX7-3UTR报告基因活性。在T98G细胞中,敲低miR-9可增加CBX7-3UTR报告基因活性,对内源性CBX7的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但使CBX7蛋白表达增加。敲低miR-9后,T98G存活细胞数增加,而且G1期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由于受到miR-9转录后水平的抑制,CBX7在人神经胶质瘤中表达下调甚至缺失。
- 晁腾飞张瑜颜兴起阴彬龚燕华袁建刚强伯勤彭小忠
- 关键词:MIR-9神经胶质瘤基因表达
- 疟原虫抗原表位与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嵌合体的构建
- 1999年
- 疟原虫抗原B表位NKND是由本所寄生虫免疫室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合作发现的一个疟疾抗原表位。它存在于多种不同的疟原虫分离株。在其C末端加上一个D可以增强它与抗体的结合能力[1]。我们人工合成NKNDD和CST3的寡核昔酸片段并将之串联后插入沙门氏菌鞭毛蛋白表达载体。斑点杂交得到阳性克隆。序列分析鉴定为2拷贝NKNDD与2拷贝CST3的串联体。
- 黄亮屠郑阴彬袁建刚强伯勤
- 关键词:疟疾疫苗沙门氏菌疟疾疟原虫抗原表位
- Necl1促进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间神经突触形成
- 2008年
- 目的研究神经黏附分子Necl1在神经突触形成过程中的功能。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在体外神经分化细胞模型(SH-SY5Y,P19)中Necl1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和皮层神经元在体外培养条件下Necl1的表达量变化和在突触小体中Necl1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和293细胞共培养后293细胞表面突触形成情况,并检测在神经元内过表达Necl1后神经元表面突触密度变化。结果Necl1的表达量可随神经细胞的分化或原代神经元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纯化后的突触小体中存在Necl1的表达。过表达Necl1的293细胞在与原代神经元共培养的情况下可产生突触样结构。直接在原代培养神经元内过表达Necl1可提高神经元间突触密度。结论Necl1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突触形成中发挥功能。
- 陈涛吴旭东高静郝维阴彬强伯勤袁建刚龚燕华彭小忠
- 关键词:突触形成
- 抗SARS-CoV病毒N蛋白的单链抗体(scFv)筛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筛选出抗SARS-CoV病毒N蛋白的单链抗体。方法利用原核表达所获得的SARS病毒N蛋白,筛选人源单链抗体噬菌体展示库,经特异性的检测,以期得到抗SARS-CoV病毒N蛋白的特异单链抗体。结果获得了8个抗SARS病毒N蛋白的候选克隆。经测序,获得了编码抗体可变区的基因序列,并进行了原核表达。结论筛选得到的抗SARS-CoV病毒N蛋白单链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以用作临床实验或研究SARS病毒过程中快速检测SARSN蛋白或SARS病毒粒子的候选抗体。
- 师珍艳阴彬魏群彭小忠
- 关键词:N蛋白
- 人HGLP cDNA的克隆和原核表达被引量:2
- 2001年
- 克隆了人HGLP cDNA, 编码蛋白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类似的7个跨膜区, 具有视紫红质样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基序(motif). Northern杂交分析发现HGLP广泛表达. 将HGLP的N, C端非跨膜区片段克隆到pET30a+表达载体中, 在E. coli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 周海军黄晓玮周严李光涛阴彬马艳玲彭小忠袁建刚强伯勤
- 关键词:G蛋白偶联受体CDNA原核表达膜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