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阴澍雨

作品数:7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艺术
  • 4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学

主题

  • 30篇艺术
  • 19篇绘画
  • 13篇花鸟
  • 13篇花鸟画
  • 12篇中国画
  • 12篇国画
  • 8篇美术
  • 7篇山水
  • 7篇山水画
  • 6篇文化
  • 5篇写意
  • 4篇艺术家
  • 4篇展览
  • 4篇水墨
  • 4篇画艺
  • 4篇技法
  • 3篇山水画创作
  • 3篇社会
  • 3篇视觉
  • 3篇书画

机构

  • 68篇中国艺术研究...
  • 11篇中央美术学院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南通大学
  • 2篇中央戏剧学院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美术学院
  • 1篇山东艺术学院
  • 1篇山东工艺美术...
  • 1篇四川美术学院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天津美术学院
  • 1篇广西艺术学院
  • 1篇中国美术馆

作者

  • 72篇阴澍雨
  • 4篇林岩
  • 1篇蔡清德
  • 1篇周午生
  • 1篇张元
  • 1篇唐恭俭
  • 1篇姚鸣京
  • 1篇周涛
  • 1篇许敦平
  • 1篇吴元新
  • 1篇何家英
  • 1篇刘杏林
  • 1篇张译丹
  • 1篇杨涛
  • 1篇丘挺
  • 1篇张世彦
  • 1篇祝帅
  • 1篇周石峰
  • 1篇孟福伟

传媒

  • 60篇美术观察
  • 4篇东方艺术
  • 2篇中国书画
  • 1篇美术大观
  • 1篇美术学报
  • 1篇书画世界
  • 1篇艺术沙龙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11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5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讹传讹的古代书画图目整理
2013年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古籍也是中国传统文明得以赓续和光大的重要媒介.其中艺术古籍更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基础读本,其出版工作历来为社会各界所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历史或现实的原因,艺术古籍的出版成为当今美术出版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各类大型古籍出版工程的启动,艺术古籍整理出版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在艺术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中诸如底本、校本的选择、辑佚、标点、注释、翻译的方式,乃至版权的保护等问题纷纷浮出水面,也暴露出一系列亟待深入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阴澍雨
关键词:古籍整理出版古籍出版画图出版工作
中国式的审美——许瑞峰谈瓷塑艺术创作
2024年
千百年来,德化白瓷以洁白透明的胎体、温柔雅静的釉色以及优美的造型和装饰艺术,成为工艺美术史中的瑰宝,享有“中国白”的盛誉。明代以降,德化瓷塑名家辈出,有名可考的匠师如何朝宗、张寿山、陈伟、林朝景等,他们烧制的佛道人物瓷塑随同德化窑外销瓷流播海内外;晚清至民国,德化瓷业虽日渐衰颓,但瓷塑创作依然人才辈出,以苏学金、许友义等为代表的艺人坚守传统源流,推陈出新。时至当下,陶瓷艺术身处后工业文明语境,在纷扰的现代艺术表象面前,如何于传统之中探寻艺术转型的路径是当代德化陶瓷艺术家们的诘问。
徐飞阴澍雨许瑞峰
关键词:工艺美术史何朝宗德化窑
更重要的是视觉形式背后的那个人——刘杏林艺术谈
2024年
阴澍雨(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刘老师您好!《美术观察》杂志[时代人物]栏目旨在推介对时代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美术家,所以今天请您谈一谈您的艺术人生与艺术主张。我们知道您有着您这代人颇具代表性的成长经历:少年时期就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青年时期曾经在环境艰苦的重型机器厂当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本科毕业后,一度在吉林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后来又回到中央戏剧学院攻读研究生,继而留校任教。我们注意到,此期间您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并且想了解这一切是怎样开始的,所以能否先从您早期学习绘画的经历谈起?
阴澍雨刘杏林
关键词:少年时期重型机器厂戏剧系
重回现实——宋克谈主题创作的思路与方法
2024年
宋克是一位多才多艺、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在综合材料绘画和油画创作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技巧。近年来,宋克致力于完成一系列主题性美术创作。他通过艺术表达对社会、人文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当代社会主题的敏感度,也呈现了他对于艺术与社会互动的独特见解。宋克以他的作品为媒介,启发观者思考和反思。
李乐然阴澍雨
关键词:主题性主题创作美术创作综合材料绘画油画创作艺术表达
心灵的光影——康海涛谈夜景绘画创作
2022年
夜晚,褪去喧嚣,让繁杂归于宁静。自然中的光影,隐秘却又显现着各种形象,恍惚不定却又具体真实。漫步、沉浸在幽邃的夜晚,人的内心与自然相映,平淡从容。艺术家康海涛专注于夜景绘画,他以冷静的眼光凝视世界,向外观望,向内自省;以洗练的笔意概括、表现自然与心灵的光影,本期[案边点滴]特别采访艺术家康海涛,跟随他一起走进静谧的夜景绘画,听他分享创作心得。
阴澍雨
关键词:绘画创作夜景光影心灵
文人绘画的当代转化--陈玉圃访谈
2021年
陈玉圃1946年生于山东济南,少年时为著名山水画家黑伯龙和陈维信先生入室弟子。1976年任教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1980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为黄独峰教授的研究生,毕业后留院任教。1993年起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画山水兼作花鸟及简笔人物,格致简淡,主张画道无为。
黄洛华阴澍雨
关键词:山水画家艺术系
问梅消息--传统绘画题材的形式与表现
2022年
梅兰竹菊是传统花鸟画的常见题材,经常有这样的疑问:“古人已经登峰造极的题材,今天还在重复,有这样的必要吗?”“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
许敦平阴澍雨
关键词:绘画题材梅兰竹菊传统花鸟画孔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广生谈毛笔的制作工艺与当代传承
2021年
笔墨纸砚在中国被称为“文房四宝”,它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而发展,文房四宝作为工具材料的历史,自然地成为书画艺术史的一部分。毛笔居文房四宝之首,在中国书画的发展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毛笔的特性,造就了中国书画独有的艺术规律,离开了毛笔就失去了中国书画的笔墨特质。
阴澍雨黄国锋
关键词:中国书画书画艺术文房四宝毛笔艺术史当代传承
对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之所思所想
2012年
对于"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面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受编辑部的委托,特别邀请了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的教师、美术专业博士、职业艺术家来参与我们的选题讨论。他们从不同的国画门类和各自的职业视角,谈出了他们对于"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面孔"的所思所想。
阴澍雨
关键词:中国画碳酸饮料文化精神工笔
文心造境 琢物不已--陈向民谈竹木雕刻技艺
2021年
工艺雕刻的历史久远,材质广泛,涉及的类型也很多。传统艺人用极强的技术手段塑造出精美绝伦的工艺精品,但也带来了某种规范的限制,要想超越技术层面,达到更高的审美品位并不容易。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雕刻家不再拘于民间艺人的代代传承,他们具有更开放的艺术态度与当代文化情怀,所以其作品兼有两种特质:一是沿袭了传统手工技艺中的方法与规范,精工细作,彰显工匠精神;二是以文人的心智、眼光创造意境与趣味,寻求更高层级的艺术品质。上海工艺雕刻家陈向民就是这样的实践者,他的作品在业界被广泛接纳,精品力作纷呈,本期[案边点滴]走进陈向民工作室,请他谈谈雕刻技艺方法,进而呈现当代艺人的新思考与新探索.
阴澍雨陈向民
关键词:民间艺人雕刻技艺文化情怀艺术品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