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泽生

作品数:131 被引量:28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2篇细胞
  • 47篇白血
  • 45篇白血病
  • 35篇基因
  • 35篇骨髓
  • 32篇干细胞
  • 27篇造血
  • 26篇造血干
  • 26篇造血干细胞
  • 26篇急性
  • 22篇异基因
  • 20篇移植物抗宿主
  • 20篇移植物抗宿主...
  • 20篇增生
  • 20篇植物抗宿主病
  • 19篇异基因造血干...
  • 19篇综合征
  • 18篇造血干细胞移...
  • 17篇异常综合征
  • 16篇增生异常综合...

机构

  • 119篇广东省人民医...
  • 12篇广东省医学科...
  • 11篇暨南大学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苏州大学
  • 2篇河南省肿瘤医...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1篇陆泽生
  • 121篇杜欣
  • 104篇翁建宇
  • 61篇吴穗晶
  • 54篇林伟
  • 45篇黄梓伦
  • 39篇罗成伟
  • 35篇邓程新
  • 31篇郭荣
  • 29篇耿素霞
  • 24篇钟立业
  • 22篇凌伟
  • 16篇吴萍
  • 14篇黄欣
  • 12篇赖沛龙
  • 12篇李敏明
  • 11篇李扬秋
  • 11篇廖鹏军
  • 10篇邹小立
  • 7篇谢蓉

传媒

  • 13篇实用医学杂志
  • 11篇中华血液学杂...
  • 9篇临床血液学杂...
  • 8篇广东省医学会...
  • 7篇广东医学
  • 7篇循证医学
  • 6篇临床内科杂志
  • 6篇中国实验血液...
  • 4篇临床荟萃
  • 3篇上海免疫学杂...
  • 3篇新医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1篇2014
  • 14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致急性肺损伤1例被引量:1
2004年
吴穗晶杜欣陆泽生钟立业龙怡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急性肺损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吡喃阿霉素方案治疗初治年轻患者急性髓性白血病(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含有蒽环类抗生素的方案已经成为了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标准治疗。本研究以米托蒽醌方案为对照,探讨了含有吡喃阿霉素(perarubicin,THP)的联合化疗方案在年轻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与毒性。方法:129例初治急性髓性白血病入组,年龄≥16岁而<60岁,诱导化疗给予常规剂量的阿糖胞苷及THP或米托蒽醌(MIT)。完全缓解(CR)后,患者接受两个疗程的原诱导方案的化疗;此后,交替应用含有THP及MIT的方案进行巩固治疗,三周一个疗程,共四个疗程。在持续缓解的情况下,维持治疗共三年。结果:在42例接受THP诱导缓解治疗的患者中,26例(61.90%)患者达到CR;73例以MIT作为诱导缓解治疗的患者中,有48例(65.75%)达到CR。两者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THP进行诱导治疗的患者中,9例(34.61%)患者在一年内出现复发;而MIT治疗的患者其一年内的复发率为22.92%;但经统计分析后发现,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28)。对诱导化疗中两种方案阿糖胞苷(Ara-C)加THP或Ara-C加MIT的副作用进行比较发现,除脱发发生率THP组(26.19%)低于MIT组(42.47%)外(P<0.01),其它毒副反应如感染、恶心、呕吐及心脏事件,发生率几乎相同(P>0.05)。结论:THP加Ara-C的方案能够用于年轻成人的初治白血病的诱导化疗,但其并不优于含有MIT的方案;在完全缓解后,THP和MIT可用于巩固治疗中。
钟立业李群华黄梓伦林伟陆泽生翁建宇吴穗晶杜欣
关键词:急性髓性白血病吡喃阿霉素米托蒽醌诱导化疗缓解后治疗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P15甲基化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并探讨治疗后P15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变化。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31例MDS患者[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RCMD)9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I(RAEB-Ⅰ)11例,RAEB-Ⅱ7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接受5 d方案,3例接受3 d方案。从中抽取7例RAEB-Ⅰ及RAEB-Ⅱ患者,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连续监测其P15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可评估的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骨髓完全缓解伴血液学改善(m CR+HI)5例,骨髓完全缓解(m CR)7例,单纯血液学改善(HI)3例,疾病稳定(SD)9例,疾病进展1例,CR率10.7%,总有效率(CR+m CR+HI)64.3%,2年生存率为46.4%。经地西他滨治疗后,患者P15基因明显降低,且用药后第1周下降幅度最大,达20%~60%。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不良事件具有可控性,且治疗后P15基因明显下降。
邓程新吴萍翁建宇王玉春耿素霞陆泽生廖鹏军邹小立杜欣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甲基化P15基因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嗜酸细胞增高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7月至2010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资料齐全的161例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的变化,旨在探讨移植后嗜酸细胞增高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的数量,超过0.5×109/L者定义为嗜酸细胞增高。结果:移植后有57例患者出现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HLA不全相合是发生嗜酸细胞增高的危险因素(P=0.001)。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P=0.012)、慢性GVHD(P=0.001)是引起嗜酸细胞增高的高危因素。发生嗜酸细胞增高的患者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为85.9%,明显高于未发生嗜酸细胞增高患者(44.2%,P<0.001)。结论: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Ⅱ-Ⅳ度急性GVHD及慢性GVHD有关,是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罗成伟翁建宇吴穗晶陆泽生钟立业杜欣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伴t(8;21)异常白血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粒细胞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1例15岁伴有t(8;21)异常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缓解情况。方法:患者经TA方案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继续强化巩固治疗3个疗程后行同胞HLA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结果:患者移植后7个月因左膝关节疼痛再次入院,局部髂骨活检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骨髓涂片及原位杂交术检测AML1/ETO基因证实骨髓仍然缓解。予以中剂量A-rac化疗后出院,在院外随访过程中死亡。结论:此为首例伴有t(8;21)异常白血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髓外粒细胞肉瘤的报道。
郭荣杜欣翁建宇陆泽生罗成伟吴穗晶邓程新
关键词:粒细胞肉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G-CSF对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健康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机制及其对供者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5名健康供者在接受G-CSF10μg.kg-1.d-1动员前(Pre-G)、动员d4和停止动员后7d(Pro-G)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及其表面黏附分子非常延迟抗原-5(VLA-5,CD49e)和L-选择素(CD62L)的表达情况。结果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较动员前增高5-10倍,停止动员后恢复至动员前水平。G-CSF动员后CD34+CD49e+细胞比例(97.74%)明显高于动员前(79.95%),停止动员后7d CD34+CD49e+细胞比例基本恢复至动员前水平;CD34+CD62L+细胞比例在G-CSF动员过程中无明显改变;CD34+细胞表面CD49e与CD62L的平均荧光强度于动员后呈减弱趋势,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G-CSF动员后d4可显著增加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可致CD34+CD49e+细胞比例一过性增加,但不影响CD34+CD62L+细胞群的比例。
翁建宇杜欣张建军周茂华吴穗晶陆泽生林伟黄梓伦
关键词:细胞黏附分子CD34^+细胞外周血供者
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锤头状核酶的生物学活性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MHCⅡ类分子转录激活因子(CⅡTA)锤头状核酶抑制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方法设计并克隆针对CⅡTA第464位点的锤头状核酶(Rz464)及其相应的CⅡTA靶基因,分别插入pGEM-T载体,进行细胞外切割活性鉴定,进一步将Rz464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IRES2-EGFP-Rz464,pRz464),并稳定转染Raji细胞株,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典的MHCⅡ(HLA-DR-、DP-、DQ)类抗原表达,RT-PCR分析CⅡTA mRNA水平。结果细胞外活性鉴定表明,Rz464具有明显的切割活性。细胞内切割实验显示:pRz464阳性Raji细胞表面HLA-DR、DP、DQ抗原表达分别降低了75.93%、64.14%、78.32%;同时CⅡTA的mRNA含量降低(P<0.05)。结论抗CⅡTA锤头状核酶Rz464可有效抑制MHCⅡ类抗原的表达。
郭荣蒋海玉张敏邹萍杜欣陆泽生林伟黄梓伦
关键词:核酶基因疗法
104例成人急性白血病生存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总结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我院 3年来 10 4例治疗和随访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 ,采用对数秩检验 (Logrank)和比例危险率 (COX)回归模型分析其预后因素。 结果  10 4例患者中有 15例达 5年以上长期生存 ,总的 5年长期生存率为 14 .4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为 18.6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为1.8% ,确诊后第 1年病死率高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的长期生存率较其他类型高。第 1次化疗诱导缓解、骨髓移植、乳酸脱氢酶 (LDH)正常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 ,核型结构或数目异常组生存概率均低于正常核型组。结论 成人急性白血病 5年长期生存率为 14 .4 % ,M 3预后较好 ,第 1次诱导是否缓解及是否骨髓移植是影响长期生存的主要预后因素 ,LDH可考虑作为急性白血病 (AL)疗效及预后判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
吴穗晶杜欣翁建宇陆泽生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
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免疫重建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通过分析TCRVβ基因片段选择性扩增 ,了解白血病患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的免疫重建及其在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患者中的表达特点 .方法 采用RT -PCR扩增 10例移植后患者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的TCRVβ 2 4个基因片段 ,分析其TCRVβ基因的表达情况 ,GVHD患者的PCR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确定T细胞克隆性 .结果 经 2 4个Vβ引物所分别进行的RT -PCR检测TCRVβ各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 ,发现 10例病人外周血与正常人表达 2 4个Vβ亚家族有明显的不同 ,病人的部分Vβ亚家族T细胞仍未能重建 ,仅表达 5~ 2 2个亚家族基因 ;9例GVHD患者外周血仅表达 2~ 8个TCRVβ亚家族 ,其中 7例均表达Vβ3.对 6例GVHD患者的基因扫描显示 ,均存在克隆性T细胞生长 .结论 移植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CRVβ基因片段部分受抑制 ,部分基因片段呈选择性扩增 .GVHD患者有Vβ3和Vβ8基因的优势表达 。
杜欣李扬秋陈少华杨力建翁建宇陆泽生陈安薇吴穗晶谢蓉林伟黄梓伦
关键词: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
减量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观察减量FLAG方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AL)的疗效、骨髓抑制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氟达拉滨 (Flu) 5 0mg/d ,5~ 6d ;阿糖胞苷 (Ara C ) 0 5~ 2 0g/d ,5~ 6d ;WBC <1 0× 10 9/L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3 0 0 μg/d直至WBC >1× 10 9/L ,治疗 14例难治性AL。结果 :14例AL中 ,总有效率为 2 8 5 % ,其中完全缓解 (CR)率为 14 3 % ,部分缓解 (PR )率为为 14 3 %。中性粒细胞最低时间在开始用药后 5~ 9d ,持续时间 7~ 3 0d ;血小板最低时间在开始用药后 5~ 10d ,持续时间 6~ 3 0d ;感染率 10 0 % ,重度感染率 3 7 5 % ,2例早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减量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AL ,疗效不理想 。
翁建宇杜欣陆泽生黄梓伦林伟
关键词: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氟达拉滨药物疗法化疗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