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芬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辨证论治加虫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104例总结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加虫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加虫类药治疗。结果:治愈8例,显效26例,有效48例,无效19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78.85%。结论:中医辨证用药加虫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理想。
- 吴明华李雨王永生李辉陆海芬吴雅文
- 关键词:脑梗死辨证论治虫类药
- 论肝郁是偏头痛的核心病机被引量:14
- 2015年
- 偏头痛多为内伤头痛,在其发病机制中,肝郁是最核心的病机。肝郁则肝阳上亢,上犯清空,发为本病;肝郁则升降失司,清气遏而不升,浊气逆而不降,最易气滞血瘀,加上脾失健运,化源缺乏,气血生成不足,出现瘀血头痛、血虚头痛。偏头痛急性期多为痰瘀互结,夹杂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等,治疗多以化痰活血为主,结合疏肝行气、平抑肝阳、清泻肝火、息风止痉、疏风止痛;慢性偏头痛多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治疗多以补血养肝、补气健脾、柔肝止痛、补益肝肾为主。
- 陆海芬仓志兰
- 关键词:偏头痛肝郁中医病机中医药疗法
- 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缬沙坦;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2组均持续用药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重塑指标、B型脑钠肽(BNP)及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6 min步行距离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长于对照组[(46±5)%比(40±4)%、(309±34) m比(286±31) 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46±4) mm比(52±5) mm、(42±4)mm比(49±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6±1.0)μg/L比(4.3±1.1)μg/L、(2.5±0. 6)μg/L比(3. 2±0.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治疗后2组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 7±0.4)mg/L比(4. 3±0.4)mg/L、(4.4±0. 8)mg/L比(7. 6±1. 1)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有助于促进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逆转心肌重塑,降低BNP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 朱元吴明华王欣彤陆海芬王石张士权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曲美他嗪心力衰竭脑钠肽
- 符为民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偏头痛经验被引量:1
- 2019年
-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原发性头痛,符为民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偏头痛,根据偏头痛发作的不同时期、不同年龄,运用不同的经方泻其实,补其虚,调和阴阳。
- 仓志兰陆海芬
- 关键词:偏头痛经方
- 止眩饮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观察止眩饮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BPPV成功复位后患者按抽签法分为止眩饮组、倍他司汀组和空白组,止眩饮组给予中药颗粒剂口服,倍他司汀组给予敏使朗口服,空白组不使用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后28 d观察各组服药后残余症状的躯体(P)评分、功能(F)评分、情绪(E)评分、DHI总评分。结果各组患者残余症状各评分在治疗后14 d及28 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4 d各组患者在P评分、F评分、DHI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8 d,各组患者的P评分、F评分、E评分、DH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余症候评分的下降止眩饮组>倍他司汀组>空白组;止眩饮组和倍他司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及97.06%)均高于空白组(69.44%),而止眩饮组临床控制率(45.00%)高于倍他司汀组(20.58)(P<0.01)。倍他司汀组和空白组由于复发和倍他司汀的副作用等有10例脱落,止眩饮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临床观察研究。结论中药止眩饮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症状疗效确切,且总体疗效优于西药倍他司汀。
- 仓志兰陆海芬汤粉英
- 椎管宁丸治疗风寒痹阻型痹证体会被引量:1
- 2012年
-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阻滞气血,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临床以风寒痹证最多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病等。江苏省名老中医符为民教授集毕生心血研制的椎管宁丸乃治疗风寒痹阻型痹证之经验处方,该方温经散寒、搜风剔络、破瘀止痛,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将其理论基础探讨如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 陆海芬张秀胜
- 关键词:虫药
- 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加味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评价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给予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0 d后M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HS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加味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 陆海芬
- 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目的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动脉硬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将其分为无斑块组、斑块组;再...
- 姜亚军李辉陆海芬周正国吴意赟徐大华高峰
- 益气化痰活血方治疗中风先兆30例
- 2012年
-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方治疗中风先兆证的疗效。方法中风先兆证患者60例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100m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益气化痰活血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2组疗程均为6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益气化痰活血方与阿司匹林片联用后,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阿司匹林片组的80%(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方配合阿司匹林口服能有效控制中风先兆。
- 杨德富汤粉英于顾然王永生曹理璞陆海芬李辉
- 关键词:中风先兆中医药疗法
- 通脑饮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通脑饮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其对血清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口服脑复康,观察组加服通脑饮,连续服用8周。2组均于治疗前后检测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进行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易智力状态速查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长谷痴呆量表(HDS)评分,检测血清中s Fas、s Fas 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PG)水平。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0 s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H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 0%vs 72. 5%; 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 Fas、s Fas L、TC、TG、HbA_(1c)、FP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 <0. 05)。结论:通脑饮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 朱元陆海芬吴明华王欣彤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糖代谢脂代谢评分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