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爱清

作品数:9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生物力学
  • 4篇骨折
  • 3篇生物力学评估
  • 3篇髋臼
  • 3篇髋臼横形骨折
  • 3篇疗效
  • 3篇螺钉
  • 3篇横形骨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突出症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稳定性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9篇陆爱清
  • 3篇唐天驷
  • 2篇董天华
  • 2篇王素春
  • 2篇孙俊英
  • 2篇施海伟
  • 2篇程峰
  • 1篇陈兵乾
  • 1篇李霞
  • 1篇陈勇
  • 1篇魏巍
  • 1篇张文
  • 1篇杨惠林
  • 1篇焦甲勋
  • 1篇陈国平
  • 1篇丁向东
  • 1篇殷震宇
  • 1篇赵磊
  • 1篇孙俊英
  • 1篇董天华

传媒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六届中国微...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髋臼横形骨折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估
2003年
目的研究不同平面髋臼横形骨折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以正确界定髋臼负重区。方法选24个尸体髋关节,按内侧顶弧角30°、40°、50°和60°截骨,分为4组,每组6髋,建立髋臼横形骨折模型。对骨折模型加载轴向载荷,测定反映髋关节稳定性的纵向、水平位移和轴向刚度。结果 加载800N时,30°、40°、50°和60°组髋臼的纵向位移分别为7.83mm、6.20mm、5.50mm和5.00mm,水平位移分别为0.036mm、0.029mm、0.024mm和0.022mm,轴向刚度分别为102.17N/mm、129.03N/mm、145.46N/mm和160.02N/mm。按照稳定性评判标准,30°和40°组分别有6髋和1髋完全不稳定,且40°组有3髋部分不稳定,50°组1髋部分不稳定,60°组无不稳定。结论后顶弧角大小与髋关节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内顶弧角>40°、后顶弧角≥45°且两者之和>90°时,能维持髋关节的稳定性。
陆爱清孙俊英董天华唐天驷
关键词:髋臼横形骨折稳定性生物力学
后外侧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被引量:4
2015年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指肘关节的脱位合并有尺骨冠状突及桡骨小头的骨折,最早由Hotchkiss[1]于1996年提出,是一种相当严重的肘关节高能量损伤,治疗不当极易出现肘关节不稳定、功能受限或丧失、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2]。目前治疗以手术内固定为主[3]。
程峰陆爱清施海伟殷震宇
关键词:联合入路尺骨冠突骨折桡骨小头骨折
Quadrant通道下TLIF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8
2014年
目的:探讨后路原皮肤切口双侧肌间隙人路经Quadrant通道下TLIF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lumbardischerniation,RLDH)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治疗RLDH患者22例,年龄为35~65岁,平均51.2岁。病变节段L4/516例.L5/S16例。其中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后复发10例,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复发8例,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后复发4例。均采用后路原切口双侧肌间隙人路,经Quadrant通道下行微创TLIF术。采用JOA(29分法)功能评分对患者再次手术前、手术后1年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采用Suk法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2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脑脊液漏,无神经根损伤。22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37个月,平均24个月。术前JOA评分为9.8±1.4分,术后1年JOA评分为24.5±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善率评估临床效果,其中优20例,良2例。随访期内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5~12个月,平均9-3个月,无椎弓根螺钉断裂和融合器移位。结论:后路原皮肤切口双侧肌间隙人路经Quadrant通道下TLIF术是一种微创治疗RLDH的可行方法。
王志荣陆爱清杨惠林王素春陈勇陈国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性TLIFQUADRANT通道疗效
髋臼横形骨折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估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研究不同平面髋臼横形骨折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以正确界定髋臼负重区及其手术指证。方法选24个尸体髋关节,按内侧顶弧角30°、40°、50°和60°截骨分为4组,每组6髋,以建立髋臼横形骨折模型。对骨折模型加载轴向载荷800N,分别测定反映各组髋关节稳定性的纵向、水平位移和刚度。结果加载800N时,30°、40°、50°和60°组髋臼的纵向位移分别是7.83mm、6.20mm、5.50mm和5.00mm,水平位移分别为0.036mm、0.029mm、0.024mm和0.022mm,轴向刚度分别为102.17N/mm、129.03N/mm、145.46N/mm和160.02N/mm。按照稳定性评判标准,30°和40°组分别有6髋和1髋完全不稳定,且40°组有3髋部份不稳定,50°组1髋部份不稳定,60°组无不稳定。结论后顶弧角大小与髋关节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在内顶弧角>40°、后顶弧角≥45°且二者之和>90°时,能维持髋关节的稳定性。
陆爱清孙俊英董天华唐天驷
关键词:髋臼横形骨折稳定性生物力学
新型关节突钉板系统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结合新型关节突钉板系统(articular process fixation system,APFS)的腰椎稳定性。方法在已验证的有限元模型L3~S1完整节段(模型A)上,模拟TLIF手术,建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模型(模型B)、右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模型(模型C)、APFS联合右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模型(模型D)。观察不同工况下腰椎模型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椎弓根螺钉、APFS、椎间融合器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不同工况下,模型B、C、D整体ROM相当,均小于生理状态模型。模型D与模型B、C相比,右侧椎弓根螺钉及椎间融合器最大压应力在不同工况下最小或介于模型B、C之间。模型D在前屈状态下APFS及右侧椎弓根螺钉应力峰值均最大。结论APFS联合对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作为腰椎TLIF手术的一种新型固定方式。
缪伟施建东陆爱清王素春李霞王志荣张文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关节突椎体间融合
髋臼横形骨折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估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探讨髋臼横形骨折的最有效内固定方法。方法用左右配对的24个髋关节标本,按不同的内侧顶弧角截骨,建立横形骨折模型。分别用前柱钢板加后柱螺钉(P+S)、前柱螺钉加后柱钢板(S+P)、后柱双钢板(N/P×2)及前柱单钢板(P/N)等4种方法对骨折模型进行内固定,然后加载垂直压缩载荷,通过测试骨折的纵向、水平位移和轴向刚度,以比较各内固定方法的稳定性。结果4种内固定方法中,在加载800N时,S+P、P+S、N/P×2和P/N组的骨折纵向位移分别为3.99mm、4.09mm、5.07mm和5.66mm,平均水平位移分别为:0.015mm、0.016mm、0.022mm和0.025mm,平均轴向刚度分别为:205.77N/mm、207.52N/mm、162.3N/mm和146.67N/mm。F检验显示前、后各2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髋臼横形骨折内固定以前柱钢板+后柱螺钉、前柱螺钉+后柱钢板方法较理想,其中前柱螺钉+后柱钢板最佳。
陆爱清孙俊英董天华唐天驷
关键词:髋臼横形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解剖复位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Lisfranc损伤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早期 Lisfranc 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 Lisfranc 损伤患者28例,对其中20例新鲜的 Lisfranc 损伤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男13例,女7例;年龄22~53岁,平均35岁。根据改良的 Myerson 分型,Ⅰ型 3例,ⅡA 型5例,ⅡB 型 8例,ⅢA 型 3例,ⅢB 型1例。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1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无骨折不愈合或延期愈合及内固定失败病例。AOFAS 评分平均92.4分,术后平均3.4个月下地行走,其中4例并发骨关节炎。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Lisfranc 损伤,具有精确复位、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程峰陈兵乾陆爱清施海伟丁向东
关键词:LISFRANC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
Quadrant通道下TLIF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原皮肤切口双侧肌间隙人路经Quadrant通道下TLIF术(trans for aminal lumb arinterbodyfusion)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lumbardisch...
王志荣陆爱清
关键词:QUADRANTTLIF
数字化导航模板技术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临床试验方案被引量:5
2017年
背景: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创伤性及非创伤性颈椎失稳及颈椎间盘摘除固定的可靠方法,但其手术风险及置钉失败率仍然较高。目前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中的数字化导航模板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存在置钉准确率高及置钉长度误差小的优势。目的:试验观察数字化导航模板技术联合颈椎椎弓根钉植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文章为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试验计划纳入河北省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颈椎病患者32例,术前采用三维重建颈椎三维模型,设计个性化定制的导航模型,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导航模板,术中根据术前设计的模型进行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后根据CT检测结果观察螺钉位置,随访40个月。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为植入后40个月的螺钉位置优良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前、植入后40个月患者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结果、颈椎X射线及CT图像形态变化及植入后40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经河北省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单位:河北省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审批号:20120630)。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本人对试验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于2017年12月开始进行患者招募,样本及数据收集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结果指标分析时间为2020年10月,试验于2020年11月结束。文章结果将以科学会议报告,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传播。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 CTR-ONC-17013481)。讨论:希望通过此试验证实,数字化导航模板技术植入颈椎椎弓根螺钉成功率高,手术操作简便、快捷,植入后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魏巍邢龙颜焦甲勋赵磊陆爱清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椎弓根螺钉颈椎个体化导航模板数字化骨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