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颖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1篇淀粉
  • 1篇多聚
  • 1篇乙醛
  • 1篇乙醛酸
  • 1篇水稻基因
  • 1篇水稻基因组
  • 1篇水淹
  • 1篇位点
  • 1篇腺苷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功能
  • 1篇基因组
  • 1篇剪接
  • 1篇Α-淀粉酶
  • 1篇RNA剪接
  • 1篇EST序列
  • 1篇MRNA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篇陆颖
  • 1篇高晨曦
  • 1篇韩斌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水稻mRNA多聚腺苷化信号位点的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大部分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涉及到mRNA前体的分裂/多聚腺苷化,在3’-末端形成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为了研究水稻mRNA前体多聚腺苷化过程所必需的poly(A)加尾信号、下游调控元件和poly(A)位点等序列的特点,用3’-末端带有poly(A)的EST与全长cDNA序列进行比较,建立了一个来自9953个基因的、覆盖12969条poly(A)位点两侧各40碱基序列的数据库.结果发现,只有7.9%的mRNA使用AAUAAA作为加尾信号,超过60%使用AAUAAA的1~2个碱基变化的序列作为加尾信号,11.5%的mRNA使用AAUGAA及其单碱基变化的加尾信号.在约25%的mRNA的3’.末端存在多个poly(A)位点.在90%的mRNA前体的加尾信号下游都能检测到富含U/GU的调控元件,尤其在以AAuAAA的多碱基变化序列作为加尾信号的mRNA前体中,半数以上都能在poly(A)位点两侧检测到下游调控元件.而且,这些调控元件的位置对poly(A)位点的选择有限制作用.总之,虽然水稻mRNA加尾信号的保守性较低,但大量下游调控元件的存在保证了多聚腺苷化过程的正常进行.
陆颖高晨曦韩斌
关键词:水稻RNA剪接
水稻基因组和EST序列的测定和分析以及水淹条件下乙醛酸循环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
水稻是世界上约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水稻基因组的大小仅为430万碱基对,是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我们在参与绘制亚洲栽培稻粳稻日本晴(Oryzasativassp.japonica,Nipponbare)第四号染色体的精细物...
陆颖
关键词:水稻基因组Α-淀粉酶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