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新

作品数:118 被引量:427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3篇栽培
  • 19篇食用
  • 19篇食用菌
  • 17篇菌丝
  • 15篇平菇
  • 14篇培养基
  • 13篇木耳
  • 13篇金福菇
  • 11篇树皮
  • 11篇毛木耳
  • 10篇生物学效率
  • 10篇灵芝
  • 9篇菌株
  • 8篇性状
  • 8篇优良菌株
  • 8篇栽培技术
  • 8篇桉树
  • 7篇桑枝
  • 7篇食用菌栽培
  • 7篇高温

机构

  • 116篇广西农业科学...
  • 4篇长江大学
  • 4篇贺州学院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17篇陈丽新
  • 67篇陈振妮
  • 59篇黄卓忠
  • 50篇王灿琴
  • 45篇韦仕岩
  • 30篇吴圣进
  • 21篇蓝桃菊
  • 13篇陈少珍
  • 11篇覃晓娟
  • 10篇郎宁
  • 10篇吴小建
  • 7篇周嘉运
  • 7篇汪茜
  • 7篇宋娟
  • 5篇苏国秀
  • 5篇苏宾
  • 4篇唐军
  • 4篇阎勇
  • 3篇卢家仕
  • 3篇陈廷速

传媒

  • 24篇食用菌
  • 16篇广西农业科学
  • 10篇南方农业学报
  • 9篇西南农业学报
  • 8篇南方园艺
  • 7篇中国食用菌
  • 3篇北方园艺
  • 3篇食药用菌
  • 2篇农家之友
  • 2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甘蔗糖业
  • 1篇广西蔗糖
  • 1篇园艺与种苗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1篇2022
  • 1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桉树皮加工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设备
本发明涉及桉树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桉树皮加工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设备,包括:带有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筛分装置,带有切刀组件的切料装置,设在切刀辊子上的排屑槽和螺旋槽,成品输送装置,可拆卸的振动筛组件,送料组件和...
黄卓忠陈振妮叶建强陈丽新王灿琴郭振峰蓝桃菊李俐颖
适宜广西原料栽培的高温平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被引量:5
2016年
为筛选适宜广西本地原料栽培的高温平菇优良菌株,对18个高温平菇菌株在母种、原种及木薯秆(屑)、桑枝屑、桉树皮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农艺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较适宜广西地区利用木薯秆(屑)、桑枝屑、桉树皮为基质栽培的白菇菌株是P7、P8、P10、P12、P13、P16,黑菇菌株是P1、P3。
陈丽新黄卓忠陈振妮张焱君韦仕岩吴圣进王灿琴
关键词:栽培原料高温平菇优良菌株
双孢蘑菇“桂菌As108”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广西局部的气候特点,采用单孢子杂交的方法选育适合广西的蘑菇新菌株"桂菌As108"。本文对该菌株的菌丝形态特征、子实体特征、基本营养特征、生长发育特征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并从原料配方、原料发酵、铺料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栽培依据,促进广西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
陈振妮王健陈丽新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消化条件的探讨被引量:2
2001年
通过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试条件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直接加入混合催化剂 ,并在消化过程中加入 1~ 3滴混酸 ,可使样品消化时间 ,从部颁标准的 89分钟缩短至 53分钟 。
陈丽新苏宾陈少珍
关键词:作物粗蛋白质混合催化剂混酸
不同栽培基质毛木耳品质分析与评价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以桉木屑、桉树皮和杂木屑为基质栽培的毛木耳品质差异,为桉木屑或桉树皮应用于食用菌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不同基质(桉木屑、桉树皮和杂木屑)栽培的毛木耳为供试材料,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氨基酸组成及质构特性,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栽培基质毛木耳品质。【结果】不同栽培基质的毛木耳菌丝开始吃料时间和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以桉木屑和桉树皮为主料的配方中菌丝浓密、白、粗壮。与桉树皮和杂木屑栽培基质相比,以桉木屑为基质栽培的毛木耳第1潮产量分别显著提高6.95%和14.94%(P<0.05,下同),第2潮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9.48%和62.83%,总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1.62%和30.23%,第1潮耳的耳片长度、宽度和厚度,以及耳片泡发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且菌包污染率最低,为1.48%。3种基质(桉木屑、桉树皮和杂木屑)栽培的毛木耳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分别为44.04%、41.49%和41.89%,均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模式而低于卵清蛋白模式,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同时3种基质栽培的毛木耳均富含多种呈味氨基酸,其中苦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依据氨基酸评价标准,以桉木屑为基质栽培的毛木耳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大,分别为58.00和86.19,其氨基酸组成更接近全鸡蛋蛋白,营养价值更高;质构特性表明桉木屑栽培的毛木耳硬度(50.24 N)、内聚性(0.535)、弹性(0.866 mm)、胶黏性(29.89 N)和咀嚼性(23.94 mJ)最优;不同栽培基质毛木耳部分品质指标含量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种栽培基质的毛木耳品质由高到低为桉木屑>桉树皮>杂木屑。【结论】以桉木屑为基质栽培的毛木耳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更高,可作为毛木耳�
罗阳兰王灿琴胡秀月赵承刚黄丽玲陈丽新覃晓娟陈振妮黄世旅陈平
关键词:毛木耳栽培基质农艺性状质构特性主成分分析
适宜桂南地区的高温型秀珍菇品种引进筛选试验被引量:7
2015年
为筛选出适宜桂南地区栽培的高温秀珍菇品种,从各地引进的13个高温秀珍菇菌株与当前桂南地区推广栽培的4个菌株进行比较试验,对比分析各菌株的菌丝的生长情况、栽培农艺性状、生物学效率等,以及测定不同菌株间的拮抗反应、抗青霉反应。结果筛选出HX13、HX14、HX10、HX8、HX9等5个优良的新菌株适合在桂南地区推广,淘汰HX3和HX1这2个表现差的当地菌株。
王灿琴吴圣进韦仕岩汪茜覃晓娟陈丽新
关键词:秀珍菇生物学效率
香蕉组培苗生产中污染苗的利用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本文对香蕉组培污染苗的利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高锰酸钾、络氨铜溶液浸泡污染苗根部,然后进行沙床假植,能显著提高污染苗成活率,促进污染苗生长发育。
陈丽新苏国秀苏宾程汤
关键词:香蕉成活率
适宜桂南栽培的广温平菇引种品比试验
2016年
以引进及南宁地区分离、推广的17个广温平菇菌株为试材,采用菌种制作、出菇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各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及生物学效率差异。结果表明:菌株P3("春栽1号")、P12("和平2号")、P10("早秋615")、P17(‘B15’)、P7("锡平1号")及P8("先锋1号")为较适宜桂南地区生长的广温平菇优良菌株,其中P3、P7、P8为新引菌株,其它为已推广菌株。
陈丽新陈振妮黄卓忠覃晓娟
关键词:生物学效率
香蕉园立体栽培平菇技术要点
2007年
平菇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用菌.总产量仅次于蘑菇,列居第二位。目前,平菇已以其适应性强、品种丰富、栽培原料广泛、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高、销路广、市场容量大等特点成为我国最为广泛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
陈丽新陈振妮王灿琴陈志玲周嘉运
关键词:立体栽培平菇香蕉园栽培原料栽培方法
白茶树菇菌丝分离及菌种配方试验被引量:3
2003年
以白茶树菇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 ,取子实体菌柄与菌盖交界处的组织分别接入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试验 ,获得试管母种 ,并将母种扩大培养成再生母种 ,经 2代母种扩转 ,在 、 、 、 号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良好 ,并通过栽培试验 ,该菌株生物性状稳定 ,无退化、变异现象。
陈少珍韦仕岩吴圣进陈振妮陈丽新王灿琴
关键词:菌种子实体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