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刺
  • 2篇针刺疗
  • 2篇针刺疗法
  • 2篇卒中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卒中
  • 2篇刺疗法
  • 1篇胆汁
  • 1篇胆汁反流
  • 1篇胆汁反流性
  • 1篇胆汁反流性胃...
  • 1篇动功
  • 1篇毒性
  • 1篇熏蒸结合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药疗

机构

  • 7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陈健云
  • 5篇周湘明
  • 3篇张国庆
  • 2篇顾柏林
  • 2篇陈昆良
  • 2篇栗先增
  • 2篇曹德付
  • 1篇朱勤贤
  • 1篇王勇飞
  • 1篇顾伯林
  • 1篇姜彤
  • 1篇陆吕平

传媒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1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复发性周围性面瘫反复发作15次以上1例报道
2011年
周围性面瘫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周围神经系统常见病。临床上反复发作2次以上并不少见,但复发10次以上的病例鲜见报道。2010年4月我们接诊1例发作15次以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现报道如下。
周湘明陈健云栗先增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运动功能障碍常见病
降逆止呃颗粒合并针刺治疗术后呃逆
2001年
张国庆陈健云顾柏林陈昆良
关键词:术后呃逆呃逆中医药疗法针刺疗法针药并用
克病毒饮精制颗粒治疗病毒性感染126例疗效观察
2000年
为观察克病毒饮精制颗粒 (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柴胡、生甘草 )治疗病毒性感染和临床疗效 ,随机分设治疗组 12 6例、对照组 (板蓝根冲剂 ) 10 2例 ,3天为一疗程 ,观察 1~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 112例 ,显效 8例 ,有效 5例 ,无效 1例 ,痊愈率 95 .2 % ,较对照组痊愈率 5 8.8%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其体温变化 ,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组间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
张国庆顾柏林陈健云姜彤王勇飞陆吕平陈昆良
关键词:病毒性感染板蓝根冲剂
俞募配穴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2008年3月-2011年5月,我们采用针法、灸法相结合,以俞募配穴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7例,均符合《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的诊断标准。其主症为胃脘胀、痛,嗳气,反酸,
陈健云周湘明栗先增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配穴治疗俞募消化病学
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145例偏瘫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B组采用Bobath疗法康复治疗,C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以VA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对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3组治疗后VA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C组疗效更优于A、B组(均P<0.05)。结论中药熏蒸与现代康复技术结合起来,能减轻患者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增加患侧上肢运动能力。
陈健云张国庆周湘明曹德付
关键词:偏瘫后肩痛中药熏蒸BOBATH疗法FUGL-MEYER评分
远道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远道取穴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远道取穴的方法,并配合腰部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局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疗效差异。结果:1疗程8天,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8%(95%CI=86.05%~99.49%);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26%(95%CI=66.34%~90.1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000,P=0.04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分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远道取穴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局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其收益为OR=0.15(95%CI=0.03~0.71),NNT=6(95%CI=3.23~21.28)。
陈健云周湘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远道取穴超短波针刺疗法
头针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一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方案和综合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组增加头针治疗及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各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记录三组患者简式Fugl-Meyer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部分(FMA)、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站立走计时测试(TUG)、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平均轨迹误差(ATE)及评估时间(T)。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BBS及FAC升高(P<0.05),TUG、ATE及T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及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BBS及FAC升高(P<0.05),TUG、ATE及T降低(P<0.05)。与观察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BBS及FAC升高,TUG降低(P<0.01)。结论头针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本体感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朱勤贤顾伯林周湘明陈健云曹德付
关键词: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