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波 作品数:59 被引量:143 H指数:7 供职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攻关项目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工业)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肠球菌厌氧菌株感染导致犊牛腹泻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2 2017年 2016年3月上旬,山西省晋中市某奶牛场新生犊牛先后发病,症状主要为持续腹泻、白色水便,诊断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厌氧菌株感染引起的肠炎,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韩文儒 武守艳 杨丽华 董春光 韩一超 陈剑波 邱建东关键词:犊牛腹泻 诊治报告 厌氧 新生犊牛 屎肠球菌 优种羊胚胎移植技术研究 毛杨毅 罗惠娣 韩一超 任克良 梁全忠 贺东昌 仪治本 张亚萍 王志武 李俊 田辉 王剑英 张丽 李春艳 梁茂文 陈剑波 周胜花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独立承担的山西省科技攻关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051053-1。项目实施期为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胚胎移植也叫借腹怀胎,就是将一头良种...关键词:关键词:胚胎移植 绵羊 山羊 晋北地区奶牛布氏杆菌病发病情况调查及防控建议 被引量:3 2015年 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奶牛是布氏杆菌病最易感动物,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猛发展,人畜感染布氏杆菌的阳性病例明显增加,严重威胁着我国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并危害人类健康。晋北地区是山西省奶牛养殖密集区域,研究开展了晋北地区奶牛布氏杆菌病发病情况调查,确诊阳性率达到13.79%,远高于全国布氏杆菌感染阳性率(3.57%)。因此,加强对晋北区域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极为必要。 王树华 韩一超 陈剑波关键词:奶牛布氏杆菌病 发病情况 冬季规模化猪场舍区空气污染物与猪呼吸道病相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012年 养猪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去以户养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已基本上被规模化养殖所替代。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使得猪场舍区空气环境成为猪生命个体成长最为密切的外部因素,对猪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各类疫病的发生、发展形成最为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 陈剑波 武守艳 王树华 梁茂文 杨丽华 董春光 罗琰晶 张洁 韩一超关键词:规模化养殖 空气污染物 呼吸道病 场舍 饲养方式 乳房炎奶牛血液中TNF-α、IL-1β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生理代谢的影响,给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血液学依据,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检测法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隐性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血液中的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及其mRNA基因表达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乳房炎奶牛血液中TNF-α、IL-1β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奶牛。本研究为揭示乳房炎的免疫学机制、辅助乳房炎的诊断、评估其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杨丽华 韩一超 邱建东 董春光 韩文儒 刘文俊 陈剑波 武守艳关键词:奶牛乳房炎 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自制中药颗粒剂对腹泻仔猪小肠黏膜病理结构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研究自制中药复方颗粒剂对腹泻仔猪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和营养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人工感染大肠埃希菌引起腹泻的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36头,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抗生素治疗组在饮水中添加盐酸林可霉素2.0 m L/头饮水,2次/d,连续5 d;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在饮水中添加2.0 g/头饮水,2次/d,连续5 d。分别于用药后14 d时,每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头屠宰,无菌采集小肠黏膜,通过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测小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其余仔猪继续饲养14 d,采用内源指示剂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显示,小肠黏膜组织结构: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小肠黏膜除有少量出血外,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抗生素治疗组小肠黏膜脱落,有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大量以淋巴细胞杯状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细胞受损严重,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异常。养分消化率:对于有机物质、磷的消化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钙的消化率为57.10%,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56.10%),并与健康仔猪组(57.4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为79.30%,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78.50%),并与健康仔猪组(79.2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48.30%,极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46.10%),并与健康仔猪组(48.2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脂肪的消化率为63.40%,极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62.10%),并与健康仔猪组(63.60%)差异不显著。结论:抗生素治疗仔猪腹泻造成小肠黏膜明显的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而中药治疗有利于仔猪小肠黏膜组织结构的修复,并能显著提高小肠的养分消化率。为防治仔猪腹泻、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提供依据。 赵娟 陈剑波 王志俊 刘一飞 吴苏君 杨忠 夏艳婷 赵敏关键词:中药 仔猪 小肠黏膜 养分消化率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山西分离株的鉴定及部分Nsp2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本研究采集山西省不同地区的发病猪脏器组织与血液样品,采用特异性RT-PCR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样品16份,应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Nsp2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获得的序列与国外代表毒株VR-2332、国内代表毒株CH-1a、BJ-4、HB-1及PRRSV变异毒株HuN4和JXA1的序列进行了比较,绘制系统发生树。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山西省流行毒株同源性分别在69.8%~71.7%、85.3%~87.9%、68.7%~70.6%、91.7%~94.3%、94.3%~98.5%、95.1%~98.9%。所获得的16株病毒之间的同源性在90.9%~100%之间。研究结果发现所获得的序列同源性与国内近几年流行的PRRSV的变异毒株HuN4和JXA1毒株的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在94.3%~98.5%与95.1%~98.9%之间,Nsp2基因缺失位置一致,其Nsp2均有2个部位出现了缺失,即Nsp2基因分别为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和编码29个氨基酸的连续87个核苷酸的缺失,结果表明,山西省目前流行PRRSV的变异毒株与国内流行株属于同一分支。 吴忻 韩一超 王娟萍 刘文俊 姚敬明 孟帆 武守艳 雷宇平 陈剑波 樊振华 米瑞娟关键词: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SP2基因 不同厌氧处理方式对鲜麦秸品质、活体外瘤胃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为研究不同厌氧处理方式对鲜麦秸品质、活体外瘤胃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全株微贮组、秸秆黄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和秸秆碱化组。其中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经铡切处理后分别喷洒5×104cfu/g混菌悬浮液,秸秆黄贮组喷洒相同质量的无菌水;秸秆氨化组按照干物质5%喷洒尿素溶液,秸秆碱化组按秸秆干物质4%喷洒生石灰熟化澄清液。结果表明:秸秆微贮组、全株微贮组感官性能优于其他处理组;与秸秆黄贮组相比,全株微贮组、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及秸秆碱化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219.21%(P<0.05)、16.75%(P>0.05)、112.81%(P<0.05)、13.79%(P>0.05);全株微贮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约是其他处理组的1/2(P<0.05);与秸秆黄贮组相比,秸秆微贮组、秸秆氨化组、秸秆碱化组中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8.24%、13.01%、9.09%,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17.67%、17.68%及15.61%;产气量:全株微贮组>秸秆氨化组>其他处理组;秸秆黄贮组比全株微贮组、秸秆氨化组体外消化率降低了56.39%、24.03%;与秸秆微贮组相比,全株微贮组体外发酵液NH3-N、TVFA、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及异戊酸含量分别提高41.29%、20.99%、10.48%、41.99%、14.61%、166.67%、43.75%及64.71%(P<0.05)。由此可知,秸秆氨化处理和全株小麦经微生物处理均可提高其感官性能,提升产气量、挥发酸及消化率,全株小麦经微生物处理性能优于各秸秆处理组。 徐芳 降磊 张元庆 张丹丹 王曦 程景 靳光 孙志强 张变英 孙锐锋 薛艳蓉 李博 陈泽 陈剑波关键词:秸秆 瘤胃发酵 山西省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本研究对山西省部分奶牛养殖场、户的奶牛进行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进行致病性的研究,并研究出子宫内膜炎灭活疫苗,同时对该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奶牛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分别占47.1%和27.1%;接种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小白鼠72h全部死亡;将这两种细菌研制成灭活疫苗后,接种牛群,抗体效价高峰时达到1∶512,高峰期维持63d,然后开始下降,经84d逐渐下降到1∶64。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好,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生物防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韩一超 武守艳 陈剑波 薛俊龙 王剑影 王仲兵关键词:奶牛 子宫内膜炎 病原特性 灭活疫苗 多种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疗效比较试验 2006年 用3种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分组治疗试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血平试验组(Ⅰ组)效果最好。用药2d后血检转阴并再来出现反复;而大蒜组(Ⅱ组)和四环素组(Ⅲ组)在用药后3~4d血检转阴性,但在10d的试验期内还偶有弱阳性出现,证明血平注射液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疗效好于其他两种药物。 韩一超 武守艳 陈剑波 董君艳 娄红军 谢伟东关键词:附红细胞体 大蒜素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