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波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鼠梗阻性黄疸脑内多胺代谢紊乱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大鼠脑组织多胺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和胆总管结扎组(BDL组)。术后9d门静脉抽血测量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取大鼠脑组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腐胺、精脒和精胺的含量;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多胺氧化酶(PAO)活性水平。结果BDL组大鼠与SO组比较,血清TBil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腐胺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精脒、精胺水平明显下降(P〈0.05),PAO活性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大鼠脑内多种多胺成分代谢水平发生明显改变,可能参与了胆汁淤积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 陈志波邬善敏陈辰卢超温暖
- 关键词:核黄疸
- 肝切除术早期应用乌司他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功能保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Systematic Reviews 2011年第1期、PubMed(2000~2011)、EMbase(2000~2011)、CBMdisc(2000~2011)、CNKI(2000~2011)、VIP(2000-2011)中关于肝切除术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共356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肝切除同时应用乌司他丁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汁酸水平于术后1、3 d均下降(P<0.05~P<0.01)。结论:肝切除术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温暖邬善敏陈志波卢超蔡杰
- 关键词:肝切除乌司他丁肝功能META分析
- N-乙酰半胱氨酸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SO),胆总管结扎组(BDL),胆总管结扎+N-乙酰半胱氨酸组(BDL+NAC)即治疗组。BDL+NAC组大鼠胆总管结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腹腔给予NAC(150 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而SO、BDL组大鼠每只每天腹腔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在术后第7天检测血浆总胆红素(TBIL)和门静脉血的内毒素水平;比色法测定回肠末端肠道组织匀浆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水平;光镜下观察肠道的黏膜厚度和绒毛密度;免疫组化法测定末端回肠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BDL组大鼠较SO组血浆TBIL和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肠道黏膜厚度和绒毛密度降低(P<0.05);末端回肠组织MPO活性水平升高(P<0.05);同时末端回肠组织MMP-9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BDL组大鼠相比,BDL+NAC组大鼠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肠道黏膜厚度和绒毛密度增加(P<0.05);末端回肠组织MPO活性水平降低(P<0.05);同时末端回肠组织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NAC能够有效减轻肠道黏膜的损伤,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屏障功能,降低门静脉内毒素水平。
- 张小龙邬善敏许汉兵占水平陈志波
-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基质金属蛋白酶-9胆总管结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