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 作品数:44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中国近代女性文学批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 中国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指写作或出版于1840-1919年间女性所写的文学批评作品。其内容涉及诗、文、词、弹词、小说、戏剧等文学类型或作品;形式包括诗文选本、诗话、词话、论诗诗、题词、诗文序跋以及杂见于其他作品中的文学言论...
- 陈静
- 中国古代“艺术”体系的特征——基于官修书目的考察
- 2013年
- 今天我们理解的"艺术",一般包括文学、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门类。但这个层面上的"艺术"(或称为"现代艺术体系"),在中国形成的时间不过一百多年。20世纪之前的中国社会中,“艺术”所涵盖的类别及内容与今天的理解有很大差异。自汉代至清代,历代官修史书中均设有以“经籍志”或“艺术志”为名的书目,这些官修书目体现着政府的书籍分类观念,更是中国古代知识体系的代表。以现代艺术体系为参照,考察历代官修书目中对“艺术”类书籍的归类,会发现,“艺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与今天迥然不同的地位与面貌。(一)“艺术”源自技艺。内容驳杂。
- 陈静
-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体系官修书目官修史书知识体系经籍志
- 大众传播与文艺产品的商品化
- 2001年
- 由于当代人们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来接受文艺产品 ,故大众传播业对文艺产品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重点论述了文艺产品的商品化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认为大众传播属于商业操作 ,必然存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也必然会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的 ,作为其产品的文艺作品也就必然要纳于这一商业模式中。笔者从大众传播的技术更新、组织机构和产业化趋势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文艺产品商品化的必然 ,并进而阐述了商品化带来的利弊 。
- 陈静
- 关键词:大众传播文艺作品
- 关于东方美学研究方向的一点思考——第四届东方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期笔谈四篇文章均来自第四届东方美学国际研讨会,四位学者的文章均立足于东方美学研究中的一些专题性问题。闵周植认为,陶瓷艺术在东亚文化中有特殊的意义。对于知识阶层而言,陶瓷与书法、绘画一样能培养审美情趣。不同国家的陶瓷艺术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及审美感知特点。中国陶瓷追求人工的完美,韩国陶瓷倾向于不规则和天然美,日本陶瓷则倾向于偶然和嬉戏性。张小鹭认为,主要使用岩彩材质的岩彩画艺术在东亚各国及其他地区虽命名不同,但是都具有东方文化的共性。在古代丝绸之路佛教东渐的传播过程中,岩彩画历经东方各国和地区,不同程度地融汇了当地的文化和审美意识,凸现出各自异文化的不同特征,形成了东方岩彩艺术的审美特点和各有千秋的表现形态。在当代多文化形态的环境下,如何吸收外来精华,挖掘与拓展其在当代仍具有活力的部分传统因素,应该是这一跨越国界与文化圈艺术表现的重点所在。臧新明认为,“写生”一词所包含、表达的概念和信息,在近代东西方文明、文化的碰撞、吸收、磨擦和借鉴过程中,不断地交融、演化、变迁,并趋于一致。当今单纯的写生语意同传统的“气韵生动”以及“古画画意不画形”等重生、重气、重意、不重形的注重主观意识行为的写生之语意相比,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陈静在“关于东方美学研究方向的一点思考中”中对第四届东方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了述评。
- 陈静
- 关键词:东方美学美学研究
- 今天我们怎样做学问?——读《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有感
- 2012年
- 章宏伟先生新作《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拜读之际,感慨良多。我理解真正做学问的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由兴趣和好奇心堆积起来的问题意识;由追根究底和不畏艰难的勇气组合起来的苦干精神;乐于分享与平实质朴的交流心态。
- 陈静
- 关键词:出版研究学问好奇心
- 中国近代妇女报刊考述(1898-1918)
- 1898年-1918年,是妇女报刊产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学界对近代妇女报刊的文献情况认识模糊.在这一领域中,有14种资料来源可供检索统计.但各资料来源由于统计标准不统一、报刊情况复杂等原因,报刊数量统计五花八门,报刊刊...
- 陈静
-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妇女报刊办刊历程
- 书籍史研究中的传播视角——以抄本研究为例被引量:9
- 2011年
- 书籍,是信息传播的一种媒介工具。传播信息是它最重要的使命。因此,研究书籍,首先应该考察其传播特征。研究古代书籍出版史,重点也应是书籍的传播历史。从传播的角度研究书籍史,有三个问题十分重要:书籍生产、书籍流通和传播效果。以此思路来看汉唐抄本,会发现,抄本的传播特征及其传播效果等问题在中国目前的抄本研究中是完全缺失的。由于这种缺失,我们对汉唐抄本的媒介特征、流通机制、传播功能、社会影响等重要问题的了解均是一片空白。从抄本生产、抄本流通、抄本的传播效果三个层面可以拓展抄本研究的新领域和新问题。
- 陈静
- 关键词:书籍史抄本
- 西晋通行纸诏考被引量:8
- 1999年
- 在简帛时代,诏书用简牍书写,自蔡伦发明纸以后,出现以纸代简的革新过程,降至三国,始用纸诏;至西晋,纸诏通行,仅在小范围内仍用简牍。纸诏的通行,说明中国自西晋开始真正走出简帛时代。
- 陈静
- 关键词:简牍西晋
- 佣书与抄本传播被引量:3
- 2011年
- 2—11世纪,在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书籍和文章主要以抄本的方式在社会上传播。佣书是一种通过抄写获取收益的行为,在抄本时代,佣书者就相当于印刷机,是复制文本的主要力量。汉唐时期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纸的普及是佣书兴盛的主要原因。佣书是贫寒士人的一种常见职业,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佣书的主要雇主为官府、宗教机构和私人。汉唐时期自给自足的读者传写方式和重农抑商的社会现状使得书商不可能成为佣书人的雇主。
- 陈静
- 关键词:抄本佣书
- 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批评初论——基于《妇女杂志》的考察
- 2018年
- 中国女性比较活跃的文学批评活动始自晚清,20世纪上半叶逐步走向成熟。商务印书馆创办的《妇女杂志》(1915-1931)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行量最大、发行时间最久、覆盖面最广的女性期刊。《妇女杂志》在一定层面上颇能反映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批评活动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妇女杂志》共刊登了46位女性撰写的53篇文学批评作品。以1920年为界,女性文学批评的语体和内容均有较大变化:由文言走向白话;由诗文评模式走向现代学术评论;批评对象由中国古代诗文拓展到古今中外文学。1920年代,女性文学批评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女性写作的正当性,在理论层面上扫清了女性从事文学创作的障碍,完成了自清中叶以来女性为自身写作正名的漫长历程。
- 陈静
- 关键词:女性文学批评妇女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