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静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新生儿
  • 3篇细胞
  • 3篇巨噬细胞
  • 3篇败血症
  • 2篇信号
  • 2篇婴幼
  • 2篇小鼠
  • 2篇并发
  • 2篇成年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毒性
  • 1篇多糖
  • 1篇新生大鼠
  • 1篇新生儿肺出血
  • 1篇新生鼠
  • 1篇信号传导
  • 1篇信号传导通路
  • 1篇信号途径
  • 1篇血性

机构

  • 13篇苏州大学
  • 3篇苏州市中医医...
  • 1篇南通大学第二...

作者

  • 13篇陈静
  • 4篇范俊杰
  • 3篇胡巧珍
  • 3篇朱雪萍
  • 2篇肖志辉
  • 1篇朱国际
  • 1篇邢爱霞
  • 1篇盛晓郁
  • 1篇胡绍燕
  • 1篇霍秋桂
  • 1篇杨慧云

传媒

  • 5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22例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效果。方法:5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氧合情况及病情转归。结果:观察组HFOV治疗12、24h后,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出血停止时间、上机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能改善氧合,缩短病程,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陈静肖志辉朱雪萍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肺出血新生儿围生期
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30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认识水平。方法分析30例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转归等。同时选取78例早产儿细菌性败血症患儿,比较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所有病例中早产儿25例(83.3%),低出生体重儿28例(93.3%)。发病危险因素有:广谱抗生素应用29例(96.7%)、气管插管18例(60.0%)、中心静脉置管14例(46.7%)等。临床表现有发热、呼吸暂停、呼吸浅促等。与早产儿细菌性败血症病例对比,真菌性败血症组降钙素原升高者少,血小板下降者更多(P<0.01)。9例行G试验,8例(88.9%)阳性。病原菌均为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19株(63.3%),非白色念珠菌11株(36.7%)。药敏结果: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均保持敏感,但对氟康唑14例敏感,2例中介,3例耐药。非白色念珠菌对所测试药物均敏感。治疗转归:共25例患儿治愈,治愈率83.3%。结论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G试验及降钙素原、血小板计数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部分菌株存在耐药。治疗需按照药敏选择合适药物。
陈静范俊杰朱雪萍
关键词:败血症真菌新生儿
半乳糖凝集素-3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
2016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缺陷小鼠是否较野生型小鼠对细菌性脓毒血症更为易感。方法1.采用革兰氏阴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感染年龄和体重相符的野生型小鼠和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缺陷小鼠,监测并比较两型小鼠的存活率;2.评估并比较其对外周循环以及内脏器官包括肝、脾、肺、肾细菌的清除率。3.采用MSD细胞因子多分析系统检测两型小鼠在细菌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其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缺陷小鼠感染革兰氏阴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后存活率降低,其外周循环的细菌清除能力受损,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上升。结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缺陷小鼠对细菌性脓毒症更为易感。
陈静邢爱霞葛令清胡巧珍朱国际
关键词:脓毒症小鼠巨噬细胞半乳糖凝集素-3
早产儿并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风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并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2021年8月我科收治的24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颅脑超声和临床诊断分为脑损伤组26例和未损伤组214例,分析颅脑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风险预测概率”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240例早产儿中并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26例,发生率为10.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2周、PH<7.15、BE<-10mmol/L、GLU<2.0mmol/L、PCO 2≥65mmHg、行机械通气为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早产儿并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危险评分总分最高为18分,危险评分从0~18分对应的预测值逐渐增加,发病风险呈上升趋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11.745,P=0.163,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3.4%,最大约登指数为0.851。结论早产儿并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临床医护人员应全面、及时评估并识别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陈静刘晓凤
关键词: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败血症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新生儿科2008年6月至2018年5月诊断的17例新生儿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转归等。结果 11例孕母在产前有发热等症状。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伴有呼吸系统症状。4例患儿同时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以青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等抗感染,经正规治疗的9例患儿中7例获满意疗效;8例患儿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未得到有效治疗。结论新生儿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败血症病情危重,易伴发脑膜炎,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
陈静范俊杰朱雪萍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败血症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的探索被引量:1
2020年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并从实践中完善医学学习的重要过程。该文作者提出,在儿科医学实习生的带教中,需注重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并加强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医学法制观念,掌握一定的病患沟通技能。
范俊杰陈静胡绍燕
关键词:儿科教学方法
一种新型可调节输液瓶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节输液瓶套,包括输液瓶,包括输液瓶,输液瓶外表面套设有瓶套,瓶套中心设置有瓶身套口,输液瓶的瓶身置于瓶身套口内,瓶套外围设置有吊环,吊环和瓶套下方部分一体化连接有合并部,合并部下端连接有竖带;...
蒿玲玲陈静
婴幼与成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体成熟化的差异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婴幼与成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体成熟化异同。方法1.采用腹腔灌洗法分离和纯化野生型成年鼠(10周龄)及野生型和TLR2(Toll样受体2)-/-型婴幼小鼠(2周龄)腹腔巨噬细胞,按1:1(细胞数:细菌数)比例分别与双标记有carboxyfluorescein-SE(pH-敏感性荧光探针)和carboxytetramethylrhodamine-SE(pH-非敏感性荧光探针)的革兰氏阳性金葡球菌共同孵育,细胞流式仪测定孵育5、10、15、30 min巨噬细胞吞噬体内pH(酸化)值的变化;2.分离野生型成年鼠(10周龄)及野生型和TLR2-/-型婴幼小鼠(2周龄)腹腔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与革兰氏阳性金葡球菌在加入(胞外细菌杀灭)或不加入(总的细菌杀灭)Cytochalasin后共同孵育不同时间,溶解细胞计数细菌菌落生长数,胞内细菌杀灭=总的细菌杀灭-胞外细菌杀灭,重复3次。结果1.与野生型的成年小鼠相比较,婴幼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体的酸化延迟且不足;TLR2-/-型婴幼小鼠吞噬体的酸化进一步受损。2.与野生型的成年小鼠相比较,婴幼小鼠的巨噬细胞胞内杀菌力明显下降;TLR2-/-型婴幼小鼠的巨噬细胞胞内杀菌力严重受损。结论1.与野生型的成年小鼠相比较,婴幼小鼠吞噬体成熟存在缺陷。2.TLR2在调节吞噬体成熟抵御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静葛令清胡巧珍
关键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化
Toll样受体2介导的分子信号途径对婴幼鼠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婴幼鼠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功能减弱的分子机制,尤其是Toll样受体2(TLR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1.腹膜灌洗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TNF-α和IL-6。3.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TLRs的表达。4.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信号传导分子P38 MAPK和ERK1/2。结果1.TLR2激动剂酵母提取物刺激后婴幼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与成年鼠比较显著减少。2.婴幼鼠与成年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表达的TLR2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TLR2激动剂酵母提取物刺激后婴幼鼠腹腔巨噬细胞中信号传导分子P38 MAPK及ERK1/2与成年鼠比较显著减少。4.酵母提取物分别刺激野生型婴幼鼠和成年鼠腹腔巨噬细胞及TLR2-/-型婴幼鼠和成年鼠腹腔巨噬细胞,发现婴幼鼠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野生型和TLR2-/-型比较),成年鼠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野生型和TLR2-/-型比较)。结论 TLRs介导的信号途径缺陷导致婴幼鼠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增强。
葛令清陈静胡巧珍
关键词:信号途径成年鼠ERK1/2ERK1/2
风险预控结合精细护理对肠造口手术患儿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风险预控结合精细护理对肠造口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行肠造口手术治疗的92例患儿纳入研究,按入院时间(实施风险预控结合精细护理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风险预控结合精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造口袋使用情况(造口袋使用时间、造口袋更换间隔时间、造口袋日均护理时间、造口袋护理费用),患儿干预前后造口周围皮肤评估工具(DET)评分,术后康复情况(首次造口排气时间、首次造口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家属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造口袋使用时间、造口袋更换间隔时间、造口袋日均护理时间、造口袋护理费用及首次造口排气时间、首次造口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DET评分及家属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预控结合精细护理应用于肠造口手术患儿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造口袋使用情况和周围皮肤情况,缩短肠道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家属负性情绪。
刘晓凤盛晓郁陈静霍秋桂秦璐闻雯
关键词:新生儿肠造口手术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