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寿淇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6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近年演变趋势被引量:146
- 1999年
- 陶寿淇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高血压
- 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被引量:2
- 1992年
- 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分类Ⅰ.室上性异位性心动过速(室上速,SVT),绝大多数属阵发性: 1.折返性无预激现象者(常见): (1)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最常见。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即伴有隐性预激者,经旁道从心室逆行折返至心房。 (3)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速),少见,常与洋地黄毒性反应有关,并伴有房室传导阻滞。 (4)窦房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少见。
- 陶寿淇
- 关键词:心律失常异位性药物疗法
- 血清尿酸与四年后血压变化及高血压发病的关系被引量:6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中年人群血清尿酸 (SUA)与四年后血压变化及高血压 (HYP)发病的关系。方法 在 1984年基线调查的 35~ 5 9岁血压正常 (低于 135 / 85mmHg)、有SUA值的 16 5 6名男女中 ,1988年有 1480人 (男性 6 0 9,女性 871)参加了复查 ,以此为队列人群 ,观察高血压的发病率及血压变化。结果 随防四年高血压发病率为 13.1%。无论男女 ,按尿酸四分位分析显示高血压发病率随分位数增加而升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当控制年龄后在男性SUA增加 1个标准差 (1.14mg/dl)是显著地增加HYP发病危险 (HYP发病相对危险RR =1.40 ,95 %可信限 1.12~ 1.74)。当BMI、吸烟、饮酒和基线SBP加入模型 ,SUA与HYP发病的关系减弱但仍有统计学显著性 (RR =1.2 8,95 %可信限1.0 1~ 1.6 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男性基线年龄、SUA、BMI、和体重变化与 4年的SBP变化呈正的显著关联。在女性SUA与高血压发病及血压变化均无显著关联。结论 结果表明在男性SUA对血压升高及高血压发病是个独立于体重指数 (BMI)、吸烟和饮酒的危险因素。
- 张红叶李莹陶寿淇周北凡田秀珍于学海杨军
- 关键词:队列研究血清尿酸高血压
- 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01年
- 王增武曹鲁勤武阳丰陶寿淇高润霖
- 关键词:高血压知识态度影响因素KAB
- 多普勒超声技术定量测定二尖瓣位人工瓣跨瓣压差及瓣口面积的准确性研究
- 1995年
- 为观察多普勒超声测定二尖瓣位人工瓣跨瓣压差和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性,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21例Sorin型侧倾碟瓣的跨瓣压差及MVA进行测定,并与心导管检查进行比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由多普勒测定的人工瓣跨瓣压差及MVA与心导管测量值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由多普勒超声测量的跨瓣压差、MVA均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樊朝美彭世蓉刘汉英吴信许建屏胡宝琏朱晓东陶寿淇
- 关键词:人工心脏瓣膜心导管二尖瓣位
- 对我国人群高血压检出和防治方案的建议被引量:20
- 1994年
- 陶寿淇吴锡桂刘国仗刘力生
- 关键词:高血压
- 不同类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基础及发病特点和治疗的临床研究
- 1997年
- 心绞痛是由急剧的,暂时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不稳定性心绞痛病情变化快,随时有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危险,因此研究其不同类型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发病特点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自1980年开始,首先开展了心脏作功与心绞痛发作关系的探讨,在其后的十多年的研究中,又进一步深化了对卧位型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和自发型心绞痛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临床价值的新观点和治疗经验,为丰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内容和为其有效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资料。
- 陈纪林陈在嘉陶寿淇徐义枢高润霖姚康宝寇文镕陆宗良于全俊杨跃进
- 关键词:劳力型心绞痛发病特点卧位型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的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的研究樊朝美高润霖黄云洲杨跃进刘延玲乔树宾陈纪林程克正孟宪强刘汉英陶寿淇本研究利用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ICUS)技术观察了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病变冠状动脉管壁结构及形态学变化,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ICUS技术在不...
- 樊朝美高润霖黄云洲杨跃进刘延玲乔树宾陈纪林程克正孟宪强刘汉英陶寿淇
- 关键词:心绞痛冠状动脉超声波诊断
- 卡托普利早期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影响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
- 2000年
- 心脑血管病占全国人口死亡原因第一位,全国每年有120万人死于心脏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占1/5,由此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80年代末期,由于加强了监护及其它治疗,
- 刘力生王文陶寿淇
- 关键词:心肌梗死卡托普利病死率并发症
-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8
- 1997年
- 目的:观察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1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91例,每例服血脂康胶囊4粒/天;第2组30例,每例服绞股兰6片/天,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在血脂康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12.8%(P<0.001),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HDL-C〕的比值分别下降23.7%、30.3%、31.2%及31.6%(P均<0.001)。在绞股兰组,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变。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方面,血脂康明显优于绞股兰(P<0.001)。在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血脂康虽优于绞股兰,但两组间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血脂康组中原有慢性胃炎的1例服药后胃痛加重而退出治疗,其余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副作用。结论:血脂康是一种安全、有效而易于耐受的血脂调节药。
- 陆宗良邱宗英刘苏杜国华孙继良贾云香贾云香陈在嘉徐义枢
- 关键词:高脂血症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