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裕红

作品数:94 被引量:840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8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2篇盆地
  • 23篇油气
  • 22篇鄂尔多斯盆地
  • 16篇页岩
  • 15篇运移
  • 14篇储层
  • 12篇地质
  • 12篇延长组
  • 12篇成藏
  • 11篇岩心
  • 11篇砂岩
  • 11篇核磁
  • 11篇核磁共振
  • 11篇非均质
  • 8篇磁共振
  • 7篇东南
  • 7篇岩石
  • 7篇岩心夹持器
  • 7篇油气成藏
  • 7篇致密砂岩

机构

  • 90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陕西延长石油...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陕西延长石油...
  • 6篇西北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化胜利...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94篇雷裕红
  • 69篇罗晓容
  • 66篇张立宽
  • 51篇程明
  • 21篇刘乃贵
  • 17篇李超
  • 15篇曹斌风
  • 13篇王香增
  • 10篇胡才志
  • 9篇姜呈馥
  • 9篇张丽霞
  • 8篇闫建钊
  • 6篇于岚
  • 6篇张立强
  • 5篇宋成鹏
  • 5篇杨彬
  • 4篇邱桂强
  • 4篇施辉
  • 3篇赵洪
  • 3篇郝雪峰

传媒

  • 11篇石油学报
  • 11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地质科学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13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气运移过程中断层启闭性的量化表征参数评价被引量:29
2013年
在油气勘探决策中,判断断层在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中表现出的开启或封闭性特征十分重要,但一般很难从众多影响断层启闭性的地质因素中筛选和确定有效的最佳参数。以东营凹陷南坡东段王家岗油田为研究区,根据断层两盘储层内是否发现油气及油气藏的成因关系,判识断层在油气运移过程中的启闭性。基于断层带的内部结构特征和流体行为,提出利用断层连通概率评价断层带整体在活动期间作为油气运移通道的可能性。通过典型断层油藏精细解剖,按照一定密度在断层面上逐点进行启闭性判识和统计分析,建立了断层连通概率与各种量化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利用相关系数评价了这些地质参数表征断层启闭性的有效性。研究认为,前人提出的各种启闭性量化参数与断层连通性的关系趋势与定性认识相一致,但反映单一地质因素的参数难以确定断层在运移过程是否作为运移通道,而包含两个或数个地质因素的综合参数,如泥岩涂抹因子(SGR)、断层面正应力参数的效果明显改善;断层开启系数(FOI)与断层启闭性的关系最密切,是表征断层启闭性的有效参数。
张立宽罗晓容宋国奇郝雪峰邱桂强宋成鹏雷裕红向立宏刘克奇解玉宝
关键词:油气运移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时空演化特征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是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水-气体三相的热力学平衡范围,决定了水合物成矿特征和分布范围。稳定带厚度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在过去十数年受到广泛关注。由于稳定带的时空演化是动态...
宋颖睿雷裕红张立宽程明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低孔渗砂岩储层成岩与孔隙演化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以准噶尔盆地腹部莫西庄地区三工河组(J1S)低孔渗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烃类荧光显微鉴定,依据成岩产物之间及其与烃类流体(油包裹体和孔隙沥青)之间的赋存关系,建立了储层成岩演化和油气充注的时间序列,恢复了关键油气充注时期的储层古物性,探讨了孔隙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三工河组储层为低成分成熟度的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压实作用、碳酸盐和黏土矿物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低孔渗的主要原因,石英颗粒表面覆盖的绿泥石膜难以有效地保持原生孔隙,次生溶蚀孔隙是主要储集空间;储层成岩演化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在压实作用下富含软岩屑砂岩中软岩屑强烈塑性变形致使早期致密,而钙质强胶结砂岩因成岩早期的碳酸盐胶结发生致密化,低软岩屑~弱胶结砂岩主要经历了3期有机无机流体作用交替,分别以无荧光炭质沥青、黄色荧光油、蓝白色荧光油等3期烃类流体活动为划分标志;在晚白垩世末关键油气成藏时期(距今100~70Ma),高软岩屑和钙质强胶结砂岩古孔隙度低于8%,早期致密化储层难以发生油气注入;低软岩屑~弱胶结砂岩在晚白垩世末期可保持中高孔渗性,普遍发生了早期油气充注,早期原油注入不能阻止储层深埋过程中物性变差的趋势,但可能改变局部储层的润湿性质,油湿通道网络是晚期成藏阶段(距今62~0Ma)低孔渗储层条件下发生大规模油气注入的主要原因。
胡才志张立宽罗晓容赵洪杨彬曹斌风雷裕红程明李超
关键词:孔隙演化成岩作用油气充注三工河组
牛庄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原油成因类型的多参数聚类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牛庄洼陷源岩抽提物异戊二烯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和甾、萜烷化合物等多种地化参数的对比,优选出植烷、伽马蜡烷、升藿烷系列、甲藻甾烷和4-甲基甾烷等生标化合物构成源岩特征指纹参数,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沙河街组原油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原油可以划分为3类:Ⅰ类原油与沙三源岩聚为一类,具有低植烷丰度、低伽马蜡烷丰度、低C35升藿烷丰度、低甲藻甾烷丰度和低4-甲基αααC29甾烷丰度的"五低"特点,体现了来源于弱氧化、低盐度环境下形成的沙三下亚段源岩的地化特征;Ⅱ类原油与沙四源岩聚为一类,具有高植烷丰度、高伽马蜡烷丰度、高C35升藿烷丰度、高甲藻甾烷丰度和高4-甲基αααC29甾烷丰度的"五高"特点,体现了来源于强还原、高盐度环境下形成的沙四上亚段源岩地化特征;Ⅲ类原油和沙三、沙四源岩没有显著的聚类关系,也与孔店组原油和源岩地化特征不同,而其主要聚类参数的均值均处于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源岩的均值范围之间,推测可能为2套源岩生成原油的混合油。
宋成鹏罗晓容郝雪峰向立宏刘克奇张立宽雷裕红程明杨彬
关键词: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原油类型东营凹陷渤海湾盆地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隔夹层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31
2014年
以石炭系东河砂岩段为主要目的层的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显现出油藏流体性质差异大、油水关系复杂等现象。研究中注意到东河砂岩段砂岩输导层中存在的隔夹层与相邻正常储层差异明显,遂通过岩心观察及钻井试油资料分析,明确了隔夹层形态、岩石学成分及成岩作用等特征,进而分析了隔夹层对储层中流体流动及物质交换所起的作用。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中钙质隔夹层与其相邻储层岩石骨架颗粒组成基本一致,但正常储层成岩作用复杂,而隔夹层中基本上只发育方解石、白云石及硬石膏等胶结物的胶结作用,往往导致钙质隔夹层物性极差,并造成隔夹层上下的原油及地层水性质的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段砂岩输导层内流体分布不均、流动性复杂的原因是隔夹层对流体流动的非均匀阻隔作用的结果。
赵洪罗晓容肖中尧张宝收赵风云雷裕红赵健胡才志
关键词:东河砂岩隔夹层胶结作用低渗透率非均质性
东营凹陷东南斜坡泥岩压实规律及超压分布被引量:3
2015年
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东南斜坡99口井的泥岩压实曲线研究发现,泥岩压实具有平面上分带、纵向上分段的特征,平面上泥岩欠压实分布在牛庄洼陷和王家岗斜坡过渡带,而凸起带均为正常压实;纵向上分为下部的欠压实段和上部的正常压实段,欠压实段主要分布在沙二段、沙三段和沙四段(埋深1900—3800m),正常压实段主要分布在沙二段及以上地层中。泥岩流体压力估算和实测砂岩数据表明,东营凹陷东南斜坡地层流体压力分带明显,以沙三段顶为界,分为浅部正常压力段和深部超压段;平面上泥岩超压分布广泛,继承性强,过剩压力高值中心位于牛庄洼陷,超压分布与泥岩欠压实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砂岩的超压范围略小于泥岩。东营凹陷东南斜坡异常压力主要属于沉积型超压,泥岩欠压实作用是超压形成的主要机制。
杨彬张立宽张立强雷裕红程明于岚
关键词: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欠压实
抗干扰装置及核磁共振在线驱替系统
本发明涉及地质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装置及核磁共振在线驱替系统,旨在解决核磁共振在线驱替时现有屏蔽措施难以消除电磁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抗干扰装置包括辐射屏蔽单元和传导隔离单元;辐射屏蔽单元包括屏蔽间、屏蔽网...
刘乃贵张立宽金之钧罗晓容雷裕红程明
混合润湿低渗储层中油运移机理
低渗储层中油气资源是目前最现实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是近年来全球油气产量增长的最主要贡献者。低渗储层微-纳米级孔隙发育,渗流能力较差,普遍认为浮力无法克服喉道中巨大的毛细管阻力,因此油运移所需要的动力条件较为苛刻(邹...
齐育楷罗晓容贺永红党海龙刘乃贵雷裕红张立宽
油气运移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近十年来,笔者对于油气二次运移机理和过程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获得的认识应用于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形成对油气勘探应用基础理论的许多新观点和实用方法,在实际含油气盆地中应用,获得良好效果。在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
罗晓容张立宽闫建钊雷裕红赵健
关键词:油气运移成藏动力学地质模型
文献传递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输导层量化表征及有效性评价被引量:26
2011年
量化表征砂岩的输导性能正成为砂岩输导体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以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为研究对象,从油气运移角度对砂体在地质历史时期的连通、物性条件进行了分析,利用砂地比判别模型分析砂体几何连通特征;在有效区分不同期次原油的基础上,选择晚期原油作为关键指示物,分析了砂体在海西期油气成藏时流体连通特征。结果表明,志留系沥青砂岩在晚期油气成藏时不仅几何空间上相互连通,而且流体连通性良好,仍是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根据砂体成岩作用及其与油气充注的关系,定量恢复了沥青砂岩在油气成藏时的古物性,并采用渗透率量化表征了其输导性能。结合前人关于志留系油气成藏模式及主要控烃断层启闭性认识,建立了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运聚复合输导格架,并在此基础上,数值模拟分析了海西期末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运聚成藏受砂岩输导性影响显著,输导性偏差的西北部地区油气主要富集在断裂带附近,而输导性较好的中南部区域油气侧向运移明显。
赵健罗晓容张宝收赵风云雷裕红
关键词:数值模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