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芝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甲喋呤单次肌注与分次肌注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 TX)单次肌注与分次肌注治疗输卵管妊娠(FP)的疗效。方法:选择异位妊娠血-βhCG〈6000IU/L,包块直径〈5cm,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单次肌注组18例,分次肌注组14例。结果:两组均于治疗后第8天血-βhCG开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包块消失时间分别为14-100d,21-63d,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氨甲喋呤单次肌注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一种可行性的新方法,较其它保守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且安全、经济、疗效高,副作用小,而且不影响生育功能。
- 李冬华马学芝
- 关键词:氨甲喋呤单次肌注输卵管妊娠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6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马学芝李东华
- 关键词:瘢痕部位妊娠剖宫产术后子宫剖宫产瘢痕剖宫产史
- 宫颈癌基质金属蛋白酶、Ⅳ型胶原和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MMP-2、MMP-9、Ⅳ型胶原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4例子宫颈癌组织(全部为鳞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MMP-2、MMP-9,Ⅳ型胶原和微血管密度的检测。结果:(1)MMP-2,MMP-9二者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ICC)的细胞浆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MMP-2阳性20.0%(4/20)、75.0%(48/64);MMP-9的阳性为:15.0%(3/20)、78.1%(50/64),MMP-2、MMP-9的正常组与宫颈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Ⅳ型胶原表达随着宫颈癌的进展、分期升级,基底膜破坏程度明显增加而显著减少,正常组织与宫颈癌之间差异显著。有淋巴结转移者Ⅳ型胶原表达则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5)。(3)微血管密度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宫颈癌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临床II、III期明显高于I期。MVD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结论:MMP-2、MMP-9活性表达与Ⅳ型胶原的表达负相关,与MVD正相关。Ⅳ型胶原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判定宫颈癌浸润及转移程度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微血管密度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因此采用MVD评价宫颈癌预后是有意义的。
- 杨洪波姚海涛马学芝李丽丽
- 关键词:宫颈癌MMP-2MMP-9微血管密度
- 宫颈妊娠16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0年来我院收治的16例宫颈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氨甲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成功,6例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成功,2例切除子宫。结论:宫颈妊娠应早期诊治,治疗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及选择性动脉栓塞可为宫颈妊娠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手段。
- 孙海霞车健马学芝叶永梅
- 关键词:宫颈妊娠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氨甲蝶呤米非司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