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瑾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创新支撑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微乳液
  • 3篇乳液法
  • 3篇微乳液法
  • 1篇羊毛
  • 1篇羊毛染色
  • 1篇染色
  • 1篇微乳液法合成
  • 1篇微乳液介质
  • 1篇纳米
  • 1篇纳米CEO2
  • 1篇介质
  • 1篇活性剂
  • 1篇合成工艺
  • 1篇反相
  • 1篇反相微乳液
  • 1篇表面活性
  • 1篇表面活性剂

机构

  • 6篇西安工程大学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马瑾
  • 4篇朱文庆
  • 3篇许磊
  • 2篇陈亚芍
  • 1篇张超
  • 1篇焦炳利
  • 1篇任建梅
  • 1篇苏飞飞
  • 1篇张文钊

传媒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纺织高校基础...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反相微乳液介质中氢氧化镧纳米棒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2010年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镧(La(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介质合成了纳米氢氧化镧(La(OH)3),考察了水与CTAB的摩尔比(水核比)、La(NO3)3的浓度对纳米La(OH)3形貌和尺寸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纳米La(OH)3的晶形、形貌、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反相微乳液法,成功地合成了分散性较好、不同尺寸的La(OH)3纳米棒.
朱文庆张文钊苏飞飞马瑾许磊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
微乳液法纳米氧化钕的制备及其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钕(Nd(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氧化钕(Nd2O3)前躯体,并采用热分析(DSC-TG)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确定得到纳米Nd2O3的适宜焙烧温度为900℃;采用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Nd2O3的晶形、形貌、粒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制得了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约为4 nm的球形纳米Nd2O3.将制得的纳米Nd2O3作为染色助剂,应用于弱酸性深蓝5 R、弱酸性桃红BN、弱酸性艳蓝RAWL在羊毛上的染色,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能谱(EDX)对吸附在羊毛表面的纳米Nd2O3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纳米Nd2O3的含量对染料吸附率和上染率的影响以及温度对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纳米Nd2O3处理羊毛后,纳米Nd2O3能均匀的吸附在羊毛表面上.在温度为90℃下,当纳米Nd2O3的含量相同时,吸附率和上染率均为弱酸性深蓝5R最大,其次是弱酸性桃红BN,弱酸性艳蓝RAWL最小;当纳米Nd2O3的含量为1%时,染料吸附率和上染率均达到最大.
朱文庆马瑾张超许磊陈亚芍
关键词:微乳液法染色
丁基糖苷合成工艺的研究
2008年
以葡萄糖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丁基糖苷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催化剂、剂糖比、醇糖比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对甲苯磺酸与硫酸的摩尔比为3∶1的混酸作催化剂时,最佳反应条件是剂糖摩尔比为0.008∶1,醇糖摩尔比为6∶1,反应温度为110℃.
朱文庆焦炳利马瑾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
水热-微乳液法碳酸钕的合成与表征
<正>碳酸钕是制备稀土新材料的一种很好的中间体,被广泛用于合成金属钕、氧化钕、氟化钕和其它钕的化合物。由于微/纳米材料的形貌与尺寸是影响其光、电、磁、催化等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新型的微/纳米碳酸钕材料的可控合成...
朱文庆马瑾许磊邢西萍陈亚芍
文献传递
粒径可控纳米CeO2的微乳液法合成被引量:28
2010年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铈(Ce(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CeO2前驱体,利用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确定了得到纳米CeO2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50℃,CeO2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得到纳米CeO2.采用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分别对纳米CeO2的晶形、形貌、粒径及紫外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该纳米CeO2粒子具有立方晶型结构,分散性较好、粒径范围为5-18nm.考察了微乳液中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Ce(NO3)3浓度对纳米CeO2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乳液法,通过改变微乳液中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Ce(NO3)3浓度能够对纳米CeO2粒径进行有效控制;纳米CeO2的粒径均随着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和Ce(NO3)3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纳米CeO2的紫外吸收性质进行了考察.
朱文庆许磊马瑾任建梅陈亚芍
关键词:微乳液法纳米CEO2
微乳液法纳米氧化钕的制备与表征
纳米 NdO由于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制备稀土永磁材料、光学材料、玻璃、陶瓷、选择性催化剂和超导体材料等。纳米 NdO制备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固相法、化学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醇盐法等。为了控制纳米粒子的...
朱文庆马瑾耿寿花陈亚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