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花
- 作品数:7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声学密度定量检测股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AD)检测正常股动脉管壁及不同类型粥样斑块的声学定量参数。方法 对59例冠心病人及30例正常对照的无斑块部位股动脉管壁及粥样斑块进行AD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CAD)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股动脉无斑块部位在管腔内血液、内中膜及外膜的AD值均无显著性差异;AD可定量诊断粥样斑块的脂质沉积(2471±319dB)、纤维化(3575±51dB)、钙化(4426±478dB)。结论 AD可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织定征提供实时、客观的定量依据。
- 张园园张运张梅高月花邢艳秋钟明王真岳欣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股动脉声学密度定量
- 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炎症细胞及其介质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4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 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共 75例为 ACS组 ,2 5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稳定性心绞痛组 ,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白细胞粘附分子 (CD11b、CD18)和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蛋白 α-颗粒膜蛋白 140 (CD6 2 P)、溶酶体膜蛋白 GP5 3(CD6 3)和人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抗检测内皮素。 结果 :ACS组 CD18、CD6 2 P、CD6 3、TSP、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 -α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 (P<0 .0 5和P<0 .0 1) ,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比较 ,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炎症细胞及其介质参与 ACS早期的发病过程 ,评价、筛选抗炎药物对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谈红潘其兴张梅张娣王世华高月花赵迎春
-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症反应
- 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0年
- 目的 利用体表超声研究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测定血管后壁内中膜厚度 (IMT)、斑块厚度 ,计算斑块积分。结果 颈动脉斑块和股动脉斑块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颈动脉斑块、股动脉斑块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 82 5 %和 6 1 5 % ,6 5 %和 84 6 % ;随病变支数增加 ,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及IMT均增加。左股动脉较右股动脉粥样硬化更能有效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论 颈动脉及股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对冠心病有较大的预测价值。
- 高月花张梅张运张园园李继福陈玉国李贵双董玉江李贵华
- 关键词:颈动脉股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心电图
- 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氧化损伤及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功能、体内脂质氧化和抗氧化功能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血液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 ,动脉粥样硬化组OxLDL、MDA、ET增高 ,NO降低 (P <0 0 5 ) ,两组SOD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声技术可清楚显示血管壁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 ,脂质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存在异常。
- 张梅张运谈红高月花张园园
- 关键词:超声检查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病理
- 流式细胞术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蛋白的研究被引量:1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的血小板活化指标与冠心病 (CHD)的关系。方法 :利用 FCM和单克隆抗体测定 31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和 2 5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糖蛋白 CD62 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的阳性表达率 ,并与 39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FCM可简单、迅速地检测血小板的活化功能 ,CHD患者 CD62 P、CD63和 TSP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在 CHD患者中 ,UAP组和AMI组的 CD62 P、CD63和 TSP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 SAP组 (P <0 .0 5) ,AMI组又高于 UAP组。结论 :CHD患者血小板活化是导致血小板功能亢进的原因 ,并参与了 CHD尤其是 UAP和AMI的病理过程 ;FCM是测定血小板活化功能既准确又可靠的方法之一。
- 张梅徐新生张锑谭红卜培丽刘同涛戴秋艳陈玉国高月花
- 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膜糖蛋白类流式细胞术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颈动脉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共 81例包括冠心病患者 5 7例 (年龄 5 8岁± 8岁 )和正常人 2 4例 (年龄 5 5岁± 9岁 )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应用惠普Sonos 5 5 0 0型超声诊断仪测定及计算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斑块积分等颈动脉指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应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冠心病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7.0 6± 4.5 4)μmol/Lvs3.2 1μmol/L ,P <0 .0 1]。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斑块积分、僵硬度 β和Peterson s弹性指数EP冠心病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而且均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32 ,0 .47,0 .36 ,0 .35 ,P <0 .0 1) ,此相关性在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剔除了其他因素后仍然存在。结论 研究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影响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斑块积分及颈动脉顺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是影响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 李秀昌胡燕燕张运付善基李继福李华高月花陈玉国
- 关键词:颈动脉同型半胱氨酸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