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守雄

作品数:13 被引量:10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免疫
  • 6篇细胞
  • 6篇淋巴
  • 5篇组织化学
  • 4篇组织化学研究
  • 4篇淋巴细胞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药理
  • 2篇人胎
  • 2篇脾胃
  • 2篇胃炎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细胞化学
  • 2篇小鼠
  • 2篇免疫细胞
  • 2篇免疫细胞化学

机构

  • 10篇福建省中医药...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 2篇福建省第二人...

作者

  • 13篇黄守雄
  • 9篇葛振华
  • 8篇周凡
  • 7篇王若愚
  • 3篇武一曼
  • 2篇谭允育
  • 2篇陈敏
  • 1篇罗斌
  • 1篇赵琳
  • 1篇傅肖岩
  • 1篇柯晓
  • 1篇李红
  • 1篇王启国
  • 1篇阙庆辉
  • 1篇陈浩
  • 1篇杨春波
  • 1篇栾永红

传媒

  • 6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胎儿脾交错突细胞发育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998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合素(SP)显色法研究不同胎龄人胎儿脾中交错突细胞(IDC)的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表明:12周时IDC呈散在分布,28周以后IDC逐渐聚集到动脉周围淋巴鞘及与脾小结的交界处和边缘区。IDC在胎脾中有两种类型,一种呈圆形,可能是不成熟的IDC,另一种有细长的突起,是成熟的IDC。IDC的数量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12~28周数量迅速增加,28周后增长减慢。本文对IDC在胎脾中的发育特点进行了讨论。
黄守雄葛振华王若愚周凡武一曼
关键词:人胎免疫组织化学
表达T细胞抗原受体的肠上皮内淋巴细胞被引量:3
1996年
TCR ̄+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在肠内发育,包括CD8αα ̄+TCRαβ ̄+和CD8αα ̄+TCRγδ ̄+细胞,对抗原识别可受或不受MHC限制;另一类在胸腺内发育,包括CD4+TCRαβ ̄+和CD8αβ ̄+TCRαβ ̄+细胞,抗原识别受MHC限制。文中还初步介绍了TCR+iIEL中不同类型细胞在活化、功能和粘附分子表达上的差异及与疾病的关系。
黄守雄
关键词:肠上皮淋巴细胞T细胞抗原
隔姜灸神阙穴对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笔者自1993年开始在临床上观察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病人,每遇检查免疫功能时,发现 T 淋巴细胞群中的 T3(CD3)即成熟 T 细胞或总 T4(CD4)即辅助 T 细胞较正常值低。本人通过隔姜灸神阙穴获得较满意效果,同时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现总结35例如下。一般资料35例均经胃钡透确诊为胃炎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萎缩性胃炎;其中男29例。
阙庆辉黄守雄
关键词:隔姜灸神阙穴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虚寒型正常值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72
1998年
为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患者胃粘膜组织和外周血的免疫反应状态及其发生原因,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该证的胃粘膜炎症类型和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结果发现,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在胃粘膜和外周血的反应明显增强;胃粘膜树突状细胞(DC)明显增加;体液免疫的IgG,胃粘膜和外周血反应均增加,而IgA、IgM仅胃粘膜反应显著增强,免疫复合物(CIC)也明显增高。其中HP阳性者T淋巴细胞亚群仅胃粘膜明显增加,DC亦明显增强;体液免疫的IgG,胃粘膜和外周血均显著增强,IgA、IgM仅胃粘膜显著增强,CIC亦明显升高;HP阳性者胃粘膜的IgG、IgA以及CIC也增强。表明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胃粘膜较外周血免疫反应更敏感,HP感染是引起胃粘膜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
杨春波傅肖岩柯晓黄守雄王启国葛振华胡洁
关键词:胃炎脾胃湿热免疫组织化学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mRNA在T和B淋巴瘤内的表达
1999年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8例B淋巴瘤和4例T淋巴瘤进行了IgHmRNA和IgM,κ,λ的检测。结果显示,8例B淋巴瘤IgHmRNA均为阳性,位于胞核周围,有的mRNA阳性反应成点状位于胞质的一侧。7例胞质中IgM,κ或λ为阳性。1例胞质内无IgM,κ或λ,但胞核内IgHmRNA阳性反应成点状分布,可能是初级RNA转录。在T淋巴瘤中,只有一例胞核内出现初级RNA转录,因为早期T淋巴瘤,也有D。
武一曼葛振华黄守雄周凡王若愚
关键词:淋巴瘤基因重排原位杂交
TdT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石蜡切片内凋亡细胞被引量:4
1997年
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了大鼠不同器官内的凋亡细胞。结果显示,凋亡细胞在光镜下多以核圆形、深染为特征,呈散在分布。有的凋亡细胞裂解成一个或多个凋亡小体。凋亡细胞数量因器官而异,在细胞增生活跃和细胞更替速度快的器官如小肠、大肠和淋巴结内,凋亡细胞较多,相对稳定的肝、胰等器官凋亡细胞较少。凋亡细胞通常被巨噬细胞或邻近细胞吞噬。该法的优点在于保存组织结构的同时,在原位观察到凋亡细胞,因此可用于细胞学、组织学和病理学的研究,也可作为评估激素或药物对肿瘤疗效的方法。
葛振华黄守雄周凡
关键词:细胞凋亡凋亡细胞TUNEL
全文增补中
人胎脾交错突细胞对T,B淋巴细胞发育影响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用免疫酶单重和双重染色研究人胎儿脾连续切片中交错突细胞(IDC)与T,B淋巴细胞的定位关系及HLA-DR表达。结果表明,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为IDC,多数表达HLA-DR。9-12周的胎脾中就可见到散在分布的IDC。13-16周胎脾中IDC开始定位于白髓的T细胞集落内和周缘,及B细胞集落的周边。在上述区域IDC常与T细胞形成IDC-T细胞聚合体。在脾的发育过程中,IDC不仅与T,B淋巴细胞在分布上关系密切,而且可与这两类细胞形成突起-胞体、胞体-胞体的连接。提示,胎儿脾中IDC与T,B细胞的迁移,定位及功能成熟过程有密切联系。
黄守雄周凡王若愚葛振华
关键词:人胎B淋巴细胞双重染色
八珍汤对 ̄(60)Co照射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八珍汤对 ̄(60)Co照射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谭允育,黄守雄,龙猛山,栾永红,赵琳(北京中医药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北京100029)八珍汤源自薛氏医案《正体类要》益气补血的经典方,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之证。近代研究揭示八珍汤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良好...
谭允育黄守雄龙猛山栾永红赵琳
关键词:八珍汤免疫功能药理
生发中心淋巴细胞凋亡与小结树突细胞关系的研究
1999年
目的研究人淋巴结和扁桃体生发中心内的凋亡细胞与小结树突细胞(foliculardendriticcels,FDC)之间的关系。方法用TUNEL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凋亡细胞、FDC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生发中心有散在的凋亡细胞且多被巨噬细胞所吞噬;FDC主要分布在生发中心亮区,其突起彼此连结成网,网眼内充满了B淋巴细胞;Bcl-2主要分布在次级淋巴小结的帽状区,生发中心阴性。结论生发中心亮区的FDC形成的网状结构,有利于FDC与中心细胞的接触,只有那些有高度亲合性的中心B淋巴细胞才得以生存,生发中心凋亡细胞被认为是选择过程的结果。Bcl-2蛋白在生发中心的减少或消失有助于细胞的凋亡,而帽状区Bcl-2表达可能与保护B细胞的继续分化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葛振华黄守雄周凡武一曼王若愚
关键词:细胞凋亡BCL-2蛋白生发中心
人胸腺内交错突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儿期,儿童以及成人胸腺内交错突细胞的分布和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S-100抗体能够清楚显示胸腺内交错突细胞,这些细胞主要分布在皮,髓质交界处和髓质内,在皮质内的交错突细胞大都单个存在,偶而看到交错突细胞成团存在.交错突细胞的周围,常见有淋巴细胞形成玫瑰花结.出生后随年龄的增长,交错突细胞逐渐减少。HLA-DR抗体能与胸腺内多种细胞反应,如皮,髓质内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但它们染色强度不等.交错突细胞HLA-DR抗体的阳性反应位于质膜和突起部,染色强阳性,巨噬细胞反应不尽一致一般多为阳性,胞质内未见有吞噬淋巴细胞碎片.上皮细胞染色一般由弱阳性到阳性,核阴性,仅有质膜呈阳性反应,有关HLA-DR抗原表达的可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葛振华黄守雄陈敏周凡王若愚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