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权
- 作品数:164 被引量:581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类型关系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与黏液表皮样癌(MEC)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00年6月至2010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科手术切除、病理科保存的涎腺肿瘤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包括正常涎腺组织40例、MEC68例(40例高分化、28例中低分化),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中VEGF的表达和MVD。结果 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高分化MEC、低分化ME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C中MVD计数随着VEGF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的MEC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均高于非转移组(P<0.05)。结论 VEGF的表达和MVD与MEC的临床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 欧阳可雄梁军黄志权林宇静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黏液表皮样癌
- 老年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的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比较老年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的变化。方法:对57例70岁以上行口腔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行比较,并与同期其他年龄段行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行对比,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糖均较术前升高,而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血糖升高,较其他年龄段患者血糖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胰腺功能和肾功能的减退,是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术后严密的血糖监测和合理、适量的应用胰岛素,是避免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血糖升高的关键。
- 潘朝斌庾尧炜黄志权李劲松赵小朋黄洪章
-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癌空腹血糖手术治疗
- 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瓣功能性修复下唇部分缺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下唇部分缺损的功能修复方法。方法对7例下唇癌患者做手术切除,形成的唇全厚缺损(缺损长度为下唇1/3至2/3)用颏神经血管束为蒂的颏部V-Y岛状推进瓣修复。结果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瓣全部成活,术后3个月至1年随访,无肿瘤复发,唇外观良好,修复的下唇肌功能和感觉正常。结论颏神经血管蒂V-Y岛状推进瓣是下唇部分缺损功能性修复的理想方法。
- 陈伟良王永洁白植宝黄志权
-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前后的MRI影像改变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运用MRI比较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复性关节盘移位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探讨再定位咬合板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患者11例(16侧患病关节),经临床检查和MRI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使用上颌再定位咬合板进行诱导治疗。治疗结束后依据症状改变评价治疗效果,进行MRI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关节盘在开口位和闭口位上的位置和形态变化等。结果:①治疗后患者的关节症状消失(6例)或明显缓解(4例);②治疗前患病关节闭口位时关节盘在髁状突前方,关节结节前下方,开口位时,关节盘回到关节窝正常位置,关节盘可变形伸长,后带膨大,信号基本正常;③治疗后9侧患病关节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顶部,盘分界线与髁突十二点位垂线形成的夹角在前后10°之内,恢复正常盘-髁关系。结论:上颌再定位咬合板结合临床影像学可有效协助前移位关节盘复位;消除因关节盘前移位所致的关节弹响;缓解关节疼痛症状。治疗后患者关节盘位置和形态均趋于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卓珊程慧琳黄志权
- 关键词:核磁共振
- CO_2激光治疗口腔黏膜浅表病变7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CO_2)激光治疗仪在口腔黏膜浅表病变中的应用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应用CO_2激光治疗口腔黏膜浅表病变的73例患者,其中包括脉管畸形25例、口腔黏膜白斑22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18例、口腔黏膜及唇红黏膜疣状痣8例。病变范围0.8 cm×0.8 cm^4.0 cm×3.0 cm;同时选取常规手术刀配合电刀切除的口腔黏膜浅表病变20例进行比较。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73例患者术程顺利,手术时间3~10 min,平均5.5 min,手术平均出血量5 mL;术后无感染,创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 a,2例口腔黏膜白斑患者术后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对照组手术时间4~15 min,平均9.5 min,手术平均出血量10 mL;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无感染,创口一期愈合。结论:应用CO_2激光治疗口腔黏膜浅表病变具有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复发率低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子贤李世豪黄志权王友元张大明陈伟良
- 关键词:CO2激光口腔黏膜病变手术治疗
- 计算机虚拟手术辅助设计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 介绍应用ProPlan CMF软件、计算机虚拟手术切除下颌骨病灶、设计数字化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收治的19例病灶累及下颌骨的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21 ~ 73岁,中位年龄54岁,其中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7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6例,下牙龈鳞癌4例,下颌骨鳞癌2例.术前行下颌骨及供区小腿螺旋CT扫描,将数据导入ProPlanCMF软件,根据肿瘤性质、骨破坏范围模拟下颌骨病灶的切除、腓骨瓣制备以及重建位置,并制作手术导板,术中在导板的引导下行下颌骨病灶的切除、腓骨瓣的制备塑形、钛支架的弯制及固定、腓骨瓣的就位. 结果 19例患者均按照术前设计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下颌骨病灶切除和腓骨塑形均在术前设计的截骨导板引导下完成,恶性肿瘤患者切缘均为阴性,术前设计制作的腓骨就位导板使得塑形后的多段腓骨可快速而精确就位固定,上、下颌咬合关系良好,手术时间4.5 ~7.0 h,平均5.5h.术后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除2例放射性骨坏死患者出现颌下区局部切口愈合不良,经换药处理后4周愈合,其余患者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未见肿瘤复发及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对颌面外形、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满意,开口度2.0~4.0 cm.复查曲面断层片或CT片显示腓骨瓣位置良好,下颌关节髁状突均在关节窝内正常位置.19例患者小腿腓骨供区无并发症,术后1周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3个月行走基本正常. 结论 应用ProPlan CMF软件进行计算机虚拟手术设计和导板制作,大大简化了手术操作,尤其是腓骨的截骨塑形与颌骨缺损的空间关系匹配,提高了下颌骨重建手术的精确度,值得临床推广.
- 王友元范松林钊宇张大明黄志权陈伟良李劲松
- 关键词:腓骨移植下颌骨重建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应用于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清远市妇幼保健院40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刀配合电刀切除治疗,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所有20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创口亦一期愈合。随访1-2年,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应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出血少、手术视野清晰、创面愈合快、复发率低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谢文黄志权王友元张大明
- 关键词:二氧化碳激光口腔黏膜扁平苔藓
- 游离皮瓣血管危象的监测和处理被引量:15
- 2003年
-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血管危象的发生机理、监测和处理方法。方法:对32例游离前臂皮瓣中出现的5例血管危象进行分析,介绍各种术后监测方法和危象皮瓣的探查、抢救措施。结果:5例皮瓣血管危象中4例经抢救成活,1例失败,抢救成功率为80%,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6.9%。结论:术后严密监测皮瓣变化,发现皮瓣血管危象后及时探查是保证危象抢救成功的关键。
- 李劲松陈伟良潘朝斌王建广杨朝晖叶华山黄志权
- 关键词:游离皮瓣血管危象抢救措施舌癌根治术
- 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牙源性边缘性下颌骨骨髓炎5例报道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索在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手术中应用内镜技术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5月间诊断为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5例患者,进行内镜辅助下治疗,包括死骨刮除术和骨刮治术。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结果:通过口内切口进行的手术平均时间为45.8 min。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评价手术疗效。1例患者出现术后下颌角肿胀。所有病例切口最小化且未遗留术后瘢痕。患者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对手术结果感到满意。结论:内镜辅助手术口内微小切口隐蔽,用于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的治疗,可保存患者颌面部的完整性,并且不留瘢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世豪黄子贤黄志权张大明梁启祥陈伟良
- 关键词:微创手术
- 潜突型舌下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潜突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1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潜突型舌下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治疗特点、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有颌下区肿胀,其中13例患者曾于外院就诊,仅2例在外院诊断为潜突型舌下腺囊肿,误诊率达84.6%,9例经院外误诊误治后复发。所有患者经术前CT及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为舌下腺囊肿,术前穿刺均抽吸出淡黄色黏稠囊液,均经口内手术摘除舌下腺,术后随访未见囊肿复发。结论潜突型舌下腺囊肿因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常导致临床误诊误治。术前CT、彩色超声检查和局部穿刺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完整摘除舌下腺并辅以颌下区囊肿抽吸后持续加压包扎是治疗潜突型舌下腺囊肿的有效方法。
- 黄志权梁军范松潘朝斌
- 关键词:潜突型舌下腺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