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瑾 作品数:18 被引量:11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油气封盖层中涂抹效应的成因机制新解 被引量:7 2002年 在陕北油气钻孔岩芯超微滑移流变岩层中发现优选排列的微粒密集带.兹系因与滚动、研磨和压扭作用有关,故将球形微粒称“磨粒”.细究其成因,则同岩石韧脆性变形,滑移侧压力作用和动力甚低级变质活动有关.系统样品测试分析,泥岩中的含磨粒滑移流变层具涂抹效应,起到油气封盖层的作用.这方面的探讨有助于把现代微观地质学新理念引入到油气盖层的研究中. 郭建 孙岩 朱文斌 郭继春 黄钟瑾 刘德良关键词:油气地质 张八岭推覆体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被引量:16 1998年 张八岭推覆体位于扬子板块的前陆地带,属皖南推覆构造的一个单元,沿NNE向延伸。根据地质、钻探及地球物理等资料,可确定张八岭推覆体为一向东南推覆的复合叠置构造,其推覆距离大于16km,是中生代华北与扬子两板块陆陆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张永军 黄钟瑾关键词:推覆构造 安徽洪镇2M_1型多硅白云母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995年 The muscovite in Hongzhen, Anhui Province, is identified as 2M1-phengite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microprobe. Its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paragenetic minerals imply medium pressure metamorphism. 张开均 黄钟瑾 施央申 张根娣 常文明 季明耀关键词:多硅白云母 变质岩系 白云母 逆冲推覆构造最新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20 1996年 边冲推覆构造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以下4个方面:1.创立新型逆冲推覆构造几何体系,其主要构造要素为台阶式逆冲断层,强调断裂与褶皱的相互关联性,可划分为断裂与褶皱两个分支系统。2.发展平衡构造剖面的研究方法,用于计算造山缩短量并检验构造解释。3.发现韧性推覆产生糜棱岩、混合岩、花岗岩三位一体的成岩作用和对金矿床的控制作用;浅表推覆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浅表台阶式逆冲断层对金属矿藏的控制作用,这种控矿作用常具有系统性和层控性特点。4.建立褶皱冲断带增生楔力学模式,用以预测地壳形变的几体形态,并解释造山带陆壳的增生和生长。 张开均 施央申 黄钟瑾 王良书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 岩石成因 控矿构造 江苏靖江—苏州地区侏罗山式褶皱及滑脱断层的研究 通过地表地质构造的研究结合钻探资料对江苏东部靖江—苏州地区发育的侏罗山式褶皱构造作了综合分析,揭示其下的隐伏顺层滑动构造的存在,并力图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阐明表层构造的成因机制。该区表层褶皱是以重力的侧向分力为... 黄钟瑾 沈修志 孙岩关键词:褶皱带 构造层 推复构造 构造型式 冲断层 下扬子区五峰组火山碎屑岩与放射虫硅质岩 被引量:51 1991年 五峰组的研究始于1931年,至今60余年,对其成因争论不休。本文主要通过对句容仑山的五峰组的重新研究,取得两项重要发现。一是发现硅质岩层间夹有97层以上火山碎屑岩,二是发现硅质岩中含有大量放射虫。研究表明火山碎屑岩以中性到碱中性为主,与大陆边缘强烈拉张的陆壳源岩浆作用有关,放射虫硅质岩为深海环境的火山—生物作用成因。 黄志诚 黄钟瑾 陈智娜关键词:火山 碎屑岩 硅质岩 五峰组 放射虫 润扬(镇扬)大桥区域稳定性与岩体质量专题研究 罗国煜 李家新 李晓昭 阎长虹 章杨松 汪明武 储同庆 刘镇亚 黄钟瑾 陈希祥 该项研究应用优势面理论和其他岩土工程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润扬(镇扬)大桥中桥位桥址的区域稳定性和岩体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综合分析和研究,给出了可靠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在区域构造背景研...关键词:关键词:润扬大桥 优势面理论 岩体质量 平卧式褶皱推覆──巢湖煤田的基本构造型式 被引量:9 1994年 本文从构造分析的角度出发,指出安徽巢湖煤田的基本构造型式为大型的平卧褶皱,以及在此基础上,沿倒转翼及其以下构造部位发育起来的推覆构造。 张开均 黄钟瑾 施央申关键词:褶皱 推覆构造 煤田 构造型式 鄂皖边界扬子板块前陆盆地的A型俯冲 被引量:5 1996年 鄂皖边界大别南缘主俯冲边界断层的存在以及扬子板块前陆盆地盖层大型薄皮构造,揭示扬子板块向大别造山带之下的A型俯冲。纵向上构造类型的不同、板片的局部相楔及横向断层的存在,反映A型俯冲的不均一性。A型俯冲始自中三叠世末,延续到渐新世初,持续了约180Ma,主构造期为中三叠世末。薄皮构造带前锋望江盆地是寻找油气的远景地区。 张开均 黄钟瑾 施央申关键词:薄皮构造 盆地 断层 太湖地区重磁场特征的地质意义和油气构造研究 被引量:1 1996年 在分析太湖地区岩石密度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太湖穹窿内一些隆升区的重力低值是由于上部低密度志留系的分布和深部低密度浅变质岩的叠置增厚引起;研究区花岗岩密度中等(ρ=2.62g/cm3),因此,它不是引起重力低值的原因。磁性资料表明,太湖地区油气目的层和区域盖层属于无磁或微磁性,最有利的油气构造应该分布在磁异常低值区;花岗岩具有中等偏弱磁性,闪长岩、凝灰岩具有强磁性。结合地质和其它地球物理资料,本文指出了穹窿内三个寻找下古生界油气最有利的构造。 胡德昭 徐鸣洁 黄钟瑾关键词:岩石密度 重磁场 油气构造 油气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