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静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0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造影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肿瘤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2篇热疗
  • 2篇热疗法
  • 2篇疗法
  • 2篇脑血管造影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64层VCT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造影术
  • 1篇断层摄影
  • 1篇断层摄影术
  • 1篇心病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15...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研...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黄静
  • 4篇姚斯元
  • 4篇郭建平
  • 4篇邢朋毅
  • 3篇马玉超
  • 3篇李振彪
  • 2篇祁超
  • 1篇吴细丕
  • 1篇贺向无
  • 1篇朱杏莉
  • 1篇王建军
  • 1篇丁剑波
  • 1篇高春芳
  • 1篇黄传继
  • 1篇贺会江
  • 1篇吴英超
  • 1篇张伯英
  • 1篇闵辉东
  • 1篇韩静
  • 1篇杨占坡

传媒

  • 2篇齐鲁肿瘤杂志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64排VCT无创血管造影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郭建平韩静姚斯元邢朋毅朱杏莉吴英超贺向无张伯英李振彪闵辉东马玉超丁剑波杨占坡黄静
血管造影(DSA)是诊断心脑及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性的检查,再加上有一定的危险性、费用高,始终不易被患者接受,使那些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失去了检查的良好时机,延误了病情。64排VCT最大的优势是实现了冠状动脉、脑动脉...
关键词: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64排VCT
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8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行64排CT检查。所有病例均采用VR、MIP、CPR、V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本组108例,正常19例,异常89例,其中动脉瘤19例,动静脉畸形(AVM)6例,脑动脉狭窄和闭塞29例,多发动脉硬化30例,血管发育异常5例。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安全、定位、定性准确的检查手段,可取代或部分取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郭建平姚斯元邢朋毅李振彪黄静
关键词:64排螺旋CT脑血管脑血管造影
64层VCT无创脑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64层V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行64层CTA检查。所有病例均采用VR、MIP、CPR、V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本组79例,正常19例,异常60例,其中动脉瘤11例,动静脉畸形(AVM)5例,脑动脉狭窄和闭塞19例,多发动脉硬化21例,血管发育异常4例。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安全、定位、定性准确的检查手段,可取代或部分取代DSA,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郭建平姚斯元邢朋毅李振彪黄静
关键词:脑血管脑血管造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IH小鼠全身热疗及热耐受实验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研究全身热疗对机体的损伤、与热剂量的关系及全身热疗热耐受现象的量化。方法:分别以405℃、410℃、415℃、420℃、425℃、430℃,不同时间对NIH小鼠进行加温治疗,观察其死亡情况。热耐受实验以415℃25分钟作为引导加温,然后每隔24小时按不同温度-时间进行治疗,记录其死亡率。结果:415℃、42℃、425℃和43℃不同加温时间的半数致死时间分别为4081min、2252min、1823min及1378min。热耐受研究证实热疗后24小时最强,之后每24小时消减近50%,但415℃24小时热耐受接近无穷大。405℃加热至3小时未见有死亡,41℃产生最大死亡率为40%。结论:小鼠全身热疗415℃以下约2小时后产生热耐受;24小时产生最大热耐受,每24小时约递减50%。
祁超何会江黄静黄静
关键词:全身热疗热耐受热疗法肿瘤
64层V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64层V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8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了64层VCT冠状动脉造影,对所有病例使用GEAW独立工作站提供的冠状动脉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了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结果:64层VCT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内支架植入术后及血管搭桥术后复查进行评价。结论:64层VCT作为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内支架术后及血管搭桥术后疗效随访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建平姚斯元邢朋毅黄静马玉超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冠心病
小儿纵隔肿瘤23例CT诊断
2007年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小儿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小儿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影像学特点,对所有病例均做胸部X线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结果:胸部X线检查对纵隔肿瘤的定位准确率为82.6%(19/23),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56.5%(13/23);CT扫描的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82.6%(19/23)。结论:胸部X线及CT检查是术前诊断小儿纵隔肿瘤的主要依据,CT能反映肿瘤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及形态学特点,其定性、定位诊断明显优于胸部X线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王建军黄静马玉超
蝎毒的热增敏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蝎毒对热疗的增敏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在NIH小鼠的右后大腿皮下,当肿瘤平均直径达到6mm时开始实验,观察蝎毒(0.6mg/kg)、热疗(43℃25分钟)及其联合治疗组的肿瘤直径倍增时间(MDDT)、生存时间(AST)、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对照组、蝎毒组、热疗组和蝎毒热疗组的MDDT分别为10.2±0.34天、11.5±0.38天、12.7±0.41天和14.1±0.42天,各治疗组均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引起肿瘤坏死,诱发细胞凋亡,尤以联合治疗效果明显。结论蝎毒不仅有抗肿瘤作用,而且对热疗有增敏作用,诱发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的主要机制之一。
贺会江祁超黄静吴细丕黄传继吴细丕
关键词:蝎毒肿瘤热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