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艳

作品数:10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知识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基础设施
  • 1篇对外直接投资
  • 1篇多边开发银行
  • 1篇信用
  • 1篇银行
  • 1篇中国对外直接...
  • 1篇人力资本
  • 1篇人力资本效应
  • 1篇数字货币
  • 1篇双边投资协定
  • 1篇投资协定
  • 1篇投资银行
  • 1篇潜在经济增长...
  • 1篇区域创新能力
  • 1篇资本
  • 1篇资本效应
  • 1篇消亡

机构

  • 6篇南开大学
  • 5篇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黎艳
  • 4篇李平
  • 2篇戴金平
  • 1篇段福兴
  • 1篇万志宏
  • 1篇李蕾蕾
  • 1篇孟寒
  • 1篇刘东坡

传媒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研究与发展管...
  • 1篇亚太经济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科技基础设施二次创新效应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运用中国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综合评价二次加权法构建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引进的量化指标,实证分析二者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重点考察科技基础设施二次创新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科技基础设施与技术引进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科技基础设施存在显著的二次创新效应,其弹性系数因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
李平黎艳李蕾蕾
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基于制度距离的视角被引量:59
2014年
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对54个国家和地区OFDI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制度距离的视角考察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OFDI的影响。采用动态综合评价的二次加权法构建涵盖政治、经济的综合性制度测度指标,检验制度距离、双边投资协定对OFDI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制度距离会抑制中国OFDI的流出,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减少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障碍,并且双边投资协定对制度距离的抑制具有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其次,双边投资协定对OFDI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与发达国家签订的投资协定,直接作用不显著,间接作用显著;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投资协定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比较显著。最后通过门槛回归模型确定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最优制度距离区间。
李平孟寒黎艳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双边投资协定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经济可持续性是多边开发银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针对亚投行运作中面临的主要挑战,选取了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以及亚洲开发银行三大国际开发机构,对比其融资、投资和风险管理等运营模式和经验,并据此对亚投行运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万志宏黎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多边开发银行
金融周期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基于TVP-SV-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主要从配置效应和溢出效益梳理金融周期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美国2000年第1季度至2015年第4季度的数据,本文构建了包含潜在经济增长率、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的三变量的TVP-SV-VAR模型,对金融周期的潜在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潜在经济增长率对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的响应值存在明显的时变特征和结构性突变,且其对金融风险冲击反映的敏感性早于金融周期;2)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长期效应,但前者的影响程度高于后者;3)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对潜在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存在"断崖式"下跌,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经济体的长期停滞现象。
黎艳
关键词:金融周期潜在经济增长率
汇率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本文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两个维度入手,将汇率波动影响世界经济的渠道归纳为贸易规模效应、资本流动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利用世界主要经济体2008-2015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借助TGARCH模型测度世界汇率的波动指标,并采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波动促进了资本的全球流动,但是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从而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戴金平黎艳刘东坡
关键词:汇率波动PVAR模型
我国科技基础设施的指标构建及评价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科技基础设施是技术创新的先行基础,成为各国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文章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科技基础设施指标体系,并结合聚类分析对我国2013年30个省份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及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显示,我国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且区域创新能力的驱动力可分解为强知识型、强物化型、偏知识型、偏物化型和无偏向型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模式。因此,充分发挥不同梯度科技创新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开放的科技基础设施创新网络体系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段福兴李平黎艳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聚类分析
科技基础设施对技术进步的机制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科技基础设施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和信息保障。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视角将其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概括为知识增溢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以期更好地跟踪科技基础设施的技术拉动作用,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黎艳
关键词: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效应
科技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研究——基于中国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根据科技基础设施的概念,将其技术创新机制归结为资源配置效应、知识平台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并将科技基础设施细分为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扩展知识生产函数建立计量回归模型验证相关效应.结果显示,科技基础设施对中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显著为正,四大机制中协同创新效应较为突出,就其内部而言,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的技术贡献度稍弱于科技知识基础设施.进一步,将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纳入门槛模型分析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创新力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当影响因素跨过一定门槛后,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进入上升通道.
李平黎艳
关键词:技术创新
货币会消亡吗?——兼论数字货币的未来被引量:38
2016年
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货币交易媒介论,我们从价值贮藏视角探讨货币的起源与本质,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分析货币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不完全监测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摩擦是货币产生的内在动因,而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的内在价值或者法币之法律效力赋予货币信用,从而实现价值在交易者之间的瞬时转移和暂时贮藏。交易成本递减和信用风险递增主导着货币形态从商品货币、金属货币向纸币、电子货币的演变。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交易不完全监测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数字货币应运而生。而数字货币因其真实、多点分布、不可更改的交易信息记录与储存特性,扬弃了货币的信用属性,凸显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属性。执行价值尺度功能的数字货币也因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交易行为的终结将彻底从人类历史上消亡。
戴金平黎艳
关键词:货币信用数字货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