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海

作品数:28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狼疮
  • 11篇系统性红斑
  • 1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1篇红斑
  • 11篇红斑狼疮
  • 7篇细胞
  • 4篇生物制剂
  • 3篇生物标志
  • 3篇生物标志物
  • 3篇特应性
  • 3篇皮肤
  • 3篇皮炎
  • 3篇发病
  • 3篇MICROR...
  • 3篇标志物
  • 2篇单抗
  • 2篇蛋白
  • 2篇药物
  • 2篇受体
  • 2篇特应性皮炎

机构

  • 28篇中南大学湘雅...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8篇龙海
  • 17篇陆前进
  • 11篇罗帅寒天
  • 10篇张桂英
  • 4篇苏玉文
  • 4篇张庆
  • 3篇周英
  • 3篇李亚萍
  • 3篇肖嵘
  • 2篇曹成海
  • 2篇赵明
  • 2篇梁功平
  • 2篇丁澍
  • 2篇王欣
  • 2篇余桂英
  • 2篇文海泉
  • 2篇廖洁月
  • 1篇谭怡忻
  • 1篇徐敏
  • 1篇罗勇奇

传媒

  • 9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播散性皮肤鸟分枝杆菌感染被引量:1
2018年
报告1例少见的播散性皮肤鸟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患者女,67岁。双侧乳房及左上肢皮肤水疱、囊性肿物及溃疡5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双侧乳房及左上肢有结节及溃疡,表面有坏死组织及脓液。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深部见一巨大无包膜的炎性结节,其内炎性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构成,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抗酸杆菌,溃疡面胶冻状内容物培养可见黄色光滑菌落生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鉴定为鸟分枝杆菌。诊断:播散性皮肤鸟分枝杆菌感染。
李倩文龙海张桂英王洪生周英梁云生苏玉文陆前进
关键词:皮肤感染炎性结节
2020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新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尚不清楚,发病机制复杂。2020年,国内外研究者在其发病机制、诊断和评估、治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本文综述主要代表性成果。
罗帅寒天龙海陆前进
关键词:红斑狼疮生物制剂生物标志物
MicroRNA-142-3p/5p对CD4+T细胞活化的调控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miR-142-3p/5p对CD4+T细胞活化的调控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正常人、SLE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分离CD4+T细胞;试剂盒提取miRNA;实时定量聚合酶...
丁澍梁云生赵明梁功平龙海尹恒张庆张鹏陆前进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T细胞中CREM基因启动子区H3K4me3水平的研究
目的 cAMP应答元件调控子(CREM)的表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T细胞中是上调的,而CREM水平的增高可导致IL-2减少,最终促使SLE的发展。已知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的赖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是...
张庆龙海赵明廖洁月陆前进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靶点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目前SLE的治疗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存在诸多难以避免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新型治疗靶点对于探索特异性更强、毒副作用更小的新疗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SLE治疗的研究,主要涉及B细胞/浆细胞相关靶点(如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增殖诱导配体、CD20、CD22、CD19/FcγRⅡb、Bruton酪氨酸激酶、蛋白酶体)、T细胞相关靶点(如钙调磷酸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调节因子X1、Rho激酶)、巨噬细胞相关靶点(如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细胞内信号分子(如Cereblon、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等)、共刺激因子(如CD28/B7、CD40/CD154)、细胞因子(如IL-2、IL-12/23、IL-10、IL-6、干扰素)、IgE以及肠道菌群等方面。其中,针对B细胞/浆细胞相关靶点的贝利尤单抗(人源化抗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单克隆抗体)、泰它西普(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已在我国相继获批用于SLE的临床治疗。还有多种靶向治疗新药处在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Anifrolumab(抗I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的全人单克隆抗体)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取得良好应答,但其带状疱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近年来,这些针对不同靶点的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大大推动了医学界对SLE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也反映出该病的复杂性和异质性。随着更多新疗法投入使用,未来有望迎来SLE个体化治疗的崭新局面。
王欣张庆罗帅寒天张慧琳陆前进龙海
关键词:红斑狼疮治疗靶点肠道菌群
系统性红斑狼疮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过程涉及遗传因素和诸多环境因素。近年研究表明多种表观遗传机制的异常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表观遗传学是指在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基因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最终导致表型的改变。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是最主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而MicroRNA在表观遗传调控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文就SLE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汤媚妮龙海陆前进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CRORNA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的皮肤黏膜不良反应及其防治被引量:6
2022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过表达,使其成为抗肿瘤生物制剂治疗的重要靶点。针对该靶点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临床上应用较广泛,包括抗EGFR单克隆抗体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接受EGFRIs治疗的部分患者可出现特征性的剂量依赖性皮肤黏膜不良反应,常见类型包括痤疮样皮疹、甲沟炎、皮肤干燥和瘙痒等。这些副作用会导致患者身体、心理的不适,致使抗肿瘤靶向药物剂量调整、方案更换甚至治疗中断。正确识别和处置EGFRIs相关皮肤黏膜不良反应对于肿瘤的三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EGFRI相关皮肤黏膜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各种临床表现及其防治策略进行阐述。
蒋丽肖奎龙海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裴氏着色霉所致着色芽生菌病一例
龙海张桂英梁功平曹成海余桂英文海泉陆前进
特应性皮炎患者单核细胞中FcεRIγ亚基及其乙酰化水平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AD)单核细胞中IgE高亲和力受体γ亚基(FcεRIγ)及其乙酰化水平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23例AD患者(AD组)及1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单核细胞,取对照组单核细胞添加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押菌素A(TSA)处理,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单核细胞FcεRIγ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I)表达;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PCR检测FcεRIγ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乙酰化(FcεRIγ ac-histone H3)表达;分析FcεRIγ、FcεRI与FcεRIγ ac-histone H3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TSA处理组、AD组外周血单核细胞FcεRIγ mRNA表达升高,FcεRI细胞比例、平均荧光强度升高;FcεRIγ ac-histone H3 mRNA表达量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FcεRIγ、FcεRI与FcεRIγ ac-histone H3呈明显正相关。【结论】AD患者单核细胞FcεRIγ基因调控序列乙酰化,促进FcεRIγ与FcεRI在单核细胞表面表达上调,可能参与AD的发生、发展。
唐金玲龙海罗勇奇
关键词:皮炎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2版)被引量:50
2022年
荨麻疹是一种以风团和瘙痒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皮肤病,部分病例存在病情迁延反复、临床疗效不佳等特点。本指南以2018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荨麻疹的最新研究进展,经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数十位专家共同讨论后制定而成,适用于中国成人及儿童荨麻疹患者。除对荨麻疹的定义、发病机制等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外,还采用问答形式对荨麻疹分类、诊断及治疗等临床实践中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细致说明,以期为荨麻疹的诊疗提供更为全面、科学和权威的参考依据。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徐金华郝飞唐慧赵作涛姚煦肖汀宋志强李捷梁云生龙海陈雪王朵勤
关键词:荨麻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