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元
- 作品数:25 被引量:41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苯乙烯对4种藻类的毒性效应被引量:8
- 2004年
- 运用藻类毒性测试的标准方法,研究了苯乙烯(styrenen)对几种藻类的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得出苯乙烯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onosaK櫣tz.)、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F.minutissima)、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helgolandicaKylinvar.tsingtaoensis)和湛江叉鞭藻(Isochrysiszhanjiangensis)的96h半数抑制浓度为:1043.77mg/L,76.98mg/L,203.99mg/L,211.90mg/L.实验结果表明:苯乙烯对藻类生长具有明显毒性,但毒性浓度即使在污染环境中也较少见.苯乙烯对不同种藻类的毒性效应也不同,3种海洋单细胞藻类比铜绿微囊藻更为敏感.
- 王艳华袁峻峰丁峰元张锦平汤琳陈伟
- 关键词:苯乙烯藻类毒性实验
- 排污对长江口南汇边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试验结果表明 ,排污影响了南汇边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水质和土质 ,尤其是对水体中的NH4 + -N含量、土壤中的TKN和TP含量影响最大 ,对植物生长状况未造成明显影响。结果表明污水的排入直接影响湿地水质 ,进而影响整个湿地生态系统。
- 丁峰元贺宝根左本荣袁峻峰
- 关键词:排污污水处理湿地长江口
- 东海、黄海大型水母类资源动态及其与渔业关系的初探被引量:60
- 2004年
- 以 1990~ 2 0 0 3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东海北部、黄海南部水母资源的动态及其与渔业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近年来 ,水母数量一直维持很高水平的大型水母为霞水母和口冠水母 ,远高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的水平 ;这些水母分布在 2 8°30′~ 34°N、江浙沿海至 12 7°E ,以 7~ 9月份的相对资源密度指数为高 ;东。
- 严利平李圣法丁峰元
- 关键词:渔业资源渔业
- 鱼类聚集在流物周围的原因:群聚与群丛理论
- 2005年
- 有关远洋中上层鱼类大量聚集在流物周围原因的假说有很多,本文对这些假说进行了总结,认为群聚与群丛理论可以有效的解释这种现象。群聚是指鱼类与流物间距离很近,非常依赖于流物的存在,流物可帮助鱼类获得食物、躲避敌害等。群丛是指鱼类与流物间距离较远,对流物没有明显的依赖性,流物主要起到指示物的作用,帮助鱼类汇集在一起以形成更大的鱼群。
- 丁峰元林龙山程家骅
- 关键词:群丛群聚中上层鱼类指示物假说
- 东海区夏、秋季大型水母分布区渔业资源特征分析被引量:42
- 2005年
- 本文根据1999~2004年的夏季和秋季东海区大型水母和渔业资源的状况,分析了大型水母分布区内的渔业资源特征。结果表明大型水母夏季主要分布于30°30′~33°00′N间,秋季主要分布于32°00′N以北海域,并呈现由夏季到秋季逐渐往北转移的趋势;2003年是大型水母数量最高的年份,该年水母主要分布区内的渔业资源种类数最少,CPUE最低,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也最低;2003年夏季水母高发区内渔获种类的优势度也较其它年份发生了显著变化,优势种变为黄;2003年水母高发区内带鱼、小黄鱼和银鲳的当龄鱼较少,银鲳的肥满度增加,小黄鱼的肥满度降低,而带鱼的肥满度未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对水母高发区内渔业资源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解释,并对水母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 丁峰元程家骅
- 关键词:渔业资源
- 东、黄海水团动态与夏季休渔效果间的关系被引量:9
- 2007年
- 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2003年6月-2005年6月东、黄海水团的分布,并讨论了水团动态变化与夏季休渔效果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表层水团主要包括东海表层水团、黄海水团、黄-东海混合水团和沿岸冲淡水,底层水团主要包括东海次表层水团、黄海冷水团和黄海水团。另外,各水团的分布面积存在年间差异。夏季休渔期间,中上层鱼类资源和底层鱼类资源的恢复速度均在2005年最快,在2003年最慢。9月东、黄海中上层鱼类的主要作业渔场在28°00′-32°30′N,125°30′E以西海域,该海域表层主要受东海表层水团所控制;底层鱼类的主要作业渔场在29°30′-33°00′N,127°00′E以西海域,该海域底层主要受东海次表层水团所控制。6月较强的东海表层水团有利于中上层鱼类资源的恢复;较强的东海次表层水团有利于底层鱼类资源的恢复,而较强的黄海冷水团不利于底层鱼类资源的恢复。
- 丁峰元程家骅
- 关键词:水团鱼类资源
-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和季节性变化被引量:56
- 2005年
- 2004年3月-2005年3月,按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沿海岸平行方向,用小型拖网共采集到仔稚鱼6 892尾,属于23科,约50种。其中科的刀鲚占总个体数的55.19%,其后依次为银飘鱼(16.99%)、鱼(10.94%)、纹缟虾虎鱼(3.92%)、斑尾刺虾虎鱼(2.67%)、鳜(1.68%)、少鳞(1.68%)、普氏细棘虾虎鱼(0.99%)、弹涂鱼(0.99%)、黄鳍刺虾虎鱼(0.89%),这10种的个体数占据了总捕获个体数的96%。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中,既生活着洄游性鱼类和河口性鱼类仔稚鱼,还生活着近岸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仔稚鱼。该水域仔稚鱼的种类和平均密度具有季节性变化趋势。根据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出现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对该水域的仔稚鱼资源提出了保护措施。
- 钟俊生郁蔚文刘必林龚小玲薄欢军胡芬丁峰元
- 关键词:长江口仔稚鱼
-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获物组成分析被引量:15
- 2005年
- 根据 2 0 0 4年 7月 2 8日至 9月 1日在中西太平洋海域的金枪鱼围网生产调查结果 ,以及“金汇 2号”2 0 0 3年全年的生产数据 ,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获物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 ,渔获物种类有鲣鱼 (Katsuwonuspelamis)、黄鳍金枪鱼 (Thunnusalbacares)和大眼金枪鱼 (Thunnusobesus)等 19种 ;渔获物重量组成中鲣鱼占 70 .5 1% ,黄鳍金枪鱼占 2 6 .92 % ,其它鱼类占 2 .5 6 % ;鲣鱼的叉长范围为 2 7~ 81cm ,优势叉长组为 4 0~ 5 0cm ,占 4 1% ;黄鳍金枪鱼叉长范围为 32~ 16 5cm ,优势叉长组为 5 0~ 70cm ,占 33% ,另一优势叉长组为 110~ 130cm ,占 2 0 % ;渔获物重量组成存在海域差异 ,在 16 2°E以东海域鲣鱼比例高于以西海域 ,黄鳍金枪鱼则是在 16 2°E以西海域的比例较高。
- 林龙山丁峰元程家骅
- 关键词:渔获物组成大眼金枪鱼围网中西太平洋海域
- 水母暴发的主要影响因素被引量:17
- 2006年
- 丁峰元严利平李圣法程家骅
- 关键词:管水母腔肠动物门
- 春季东海区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3
- 2005年
- 研究了 2 0 0 3年春季东海区 (2 7°0 0′~ 34°0 0′N)禁渔线附近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根据各站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丰度 ,用聚类分析法可将该海域的浮游动物分为 5个群落。群落Ⅰ的优势种为 :中华哲水蚤、强额拟哲水蚤、尖额唇角水蚤和强壮箭虫 ;群落Ⅱ的优势种为 :中华哲水蚤、小哲水蚤和小拟哲水蚤 ;群落Ⅲ的优势种为 :中华哲水蚤、亚强真哲水蚤、普通波水蚤 ;群落Ⅳ的优势种为 :中华哲水蚤和五角水母 ;群落Ⅴ的优势种为 :孔雀唇角水蚤、丹氏纺缍水蚤、中华哲水蚤和刺尾纺缍水蚤。另外 ,在春季影响该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子的可集中体现在纬度因子方面。
- 丁峰元李圣法董婧程家骅
- 关键词:优势种群落结构春季中华哲水蚤浮游动物禁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