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晓松

作品数:37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动脉
  • 16篇冠状
  • 16篇冠状动脉
  • 11篇心肌
  • 10篇心肌梗死
  • 10篇介入
  • 10篇梗死
  • 8篇介入治疗
  • 7篇病变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动脉介入治疗
  • 5篇动脉造影
  • 5篇预后
  • 5篇造影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冠状动脉造影
  • 4篇导管

机构

  • 3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房山区...
  • 2篇武警医学院附...
  • 2篇山东正悦医疗...
  • 1篇武警四川总队...
  • 1篇武警部队
  • 1篇武警天津总队...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37篇丁晓松
  • 24篇李虹伟
  • 20篇陈晖
  • 15篇赵慧强
  • 13篇梁思文
  • 12篇姚道阔
  • 12篇李东宝
  • 10篇高翔宇
  • 7篇周力
  • 4篇李卫萍
  • 3篇王静
  • 3篇王雷
  • 3篇王永亮
  • 3篇沈絮华
  • 3篇吴永全
  • 3篇程晨
  • 3篇马国栋
  • 3篇沈冲
  • 3篇邵雪莲
  • 2篇武星

传媒

  • 6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武警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导丝交换指引导管辅助套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导丝交换指引导管辅助套管。该辅助套管主体为一中空管,交换套管主体由前段、中段及锁定段组成;前段与中段一体连接,锁定段位于中段内的任意位置或位于中段末端与中段一体连接;前段为外径由尾部至头部逐渐减小的...
丁晓松李虹伟陈晖
文献传递
一种应用注射器抽吸辅助预置Proglide缝合股静脉的方法
2023年
Proglide血管缝合器是具有动静脉缝合双适应证的血管闭合器械,但由于静脉压力较低,在推进缝合器柄进入管腔时标记腔血液回流较慢或无回血,不容易定位锚脚位置,这一问题成为静脉缝合中的技术难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研究自制了一套以注射器连接标记腔的方法,在推进缝合器时以注射器抽吸回血来辅助判断锚脚是否进入血管腔。该方法简单实用,容易操作,无需培训即可掌握,可有效提高Proglide缝合静脉成功率。
丁晓松刘青波刘继轩周力李东宝陈晖
关键词:注射器抽吸预置股静脉
经桡动脉入径采用球囊辅助技术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完成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初步经验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径采用球囊辅助技术(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1月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使用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2例患者采用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全部成功,无患者出现血管径路相关的并发症。所有患者PCI成功率为100%。结论经桡动脉入径采用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行PCI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作为部分复杂病变患者经桡动脉行PCI的首选方法。
赵慧强金洪珍王东兴周力丁晓松高翔宇梁思文刘洪阳陈晖黄榕翀李虹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引导管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尿毒症透析患者临床及介入治疗结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尿毒症透析患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特点、介入治疗及临床随访结果等。方法:研究入选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ACS合并尿毒症透析的患者22例。选择同期住院30例无尿毒症ACS患者作为对照。入院后行急诊或常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介入治疗结果、住院期间及12个月随访结果。结果:1两组患者在吸烟史、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及既往冠心病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合并透析组胸痛症状、应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比例较无尿毒症组少(P<0.05);2ACS合并尿毒症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造影3支血管病变比例增加,中重度钙化比例增加(P均<0.05);ACS合并尿毒症患者总操作时间高于无尿毒症组(P<0.05),而在靶血管部位、支架数量、操作成功比例、并发症、造影剂用量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大出血等单一终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CS合并尿毒症组联合终点(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及大出血等)高于无尿毒症组(P<0.01)。结论:ACS合并尿毒症维持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多支、弥散病变多,采用介入治疗相对安全,有效,不增加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但增加12个月随访时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及大出血等联合终点发生。
姚道阔高翔宇梁思文丁晓松赵慧强李东宝陈晖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尿毒症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
胰岛素抵抗大鼠冠状动脉脂联素及其受体的表达和调控机制
目的比较胰岛素抵抗(IR)大鼠冠状动脉中脂联素受体表达变化以及与炎性因子的关系,探讨有部分性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功能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替米沙坦及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脂联素...
沈絮华李虹伟李卫萍丁晓松
文献传递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发展进程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侧支循环出现的规律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6至2011-06在我科住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肌梗死患者1 52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和心肌梗死类型分为四组:24 h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785例(24 h之内组);7天至2周内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STEMI患者328例(7天至2周内组);STEMI 1个月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72例(1个月以上组);3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239例(NSTEMI组)。通过分析各组的影像资料,观察梗死相关动脉出现侧支循环的发生率;分别采用Rentrop’s分级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分级对逆向侧支循环和同侧桥侧支循环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各组总侧支循环的发生率依次为:24 h之内组20.5%、7天至2周内组42.7%、1个月以上组71.5%、NSTEMI组57.5%;其中逆向侧支发生率为:24 h之内组20.5%、7天至2周内组41.5%、1个月以上组60.5%、NSTEMI组48.5%;同侧桥侧支的发生率依次为:24 h之内组1.1%、7天至2周内组6.4%、1个月以上组36.0%、NSTEMI组18.4%。24 h之内组内有侧支循环亚组与无侧支循环亚组比射血分数增高、死亡率降低(P<0.05);7天至2周内组、1个月以上组、NSTEMI组有侧支循环亚组与无侧支循环亚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在12 h内就可以出现逆向侧支循环,随时间延长侧支循环发生率和水平增加。而同侧桥侧支循环多在心肌梗死1个月后出现,而且只见于病变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时。
赵慧强陈晖李东宝张鹤萍姚道阔梁思文丁晓松王雷李虹伟
关键词:心肌梗塞侧支循环冠状动脉造影
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静息心率对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静息心率对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首次A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286例。根据术后即刻的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分为三组:低RHR组(RHR<70bpm)87例、中RHR组(RHR70~90bpm)153例、高RHR组(RHR>90bpm)46例。所有患者监测急诊PCI术后RHR;术前、术后24h NT-proBNP水平;术后24h及12个月时的超声心动图;院内及随访期死亡及复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结果:与低RHR和中RHR组相比,高RHR组平均年龄更高、Killip分级水平、术后24h NTpro BNP水平、术后12个月LVEDD、LVEF均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院内和随访期死亡及复合MACE的发生率更高(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HR是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近期及远期预后的独立的预测因子(P <0.001),同时,分析中显示年龄(P=0.01)、术后24h NT-pro BNP水平(P <0.001)、Killip分级(P=0.006)及LVEF(P=0.008)也是院内和随访期死亡及复合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AMI急诊PCI术后高RHR组心功能预后更差,院内和随访期死亡及复合MACE的发生率更高,且RHR是AMI急诊PCI术后近期及远期预后独立的预测指标。
高红丽陈晖梁思文丁晓松朱超李虹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静息心率预后
老年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心绞痛样表现特点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崔明亮程晨赵玉娟郭赟丁晓松王静柴慈静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心绞痛
入院即刻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 探讨入院即刻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于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 972例,按入院即刻血浆NT-proBNP四分位水平分为4组,即NT-proBNP<61 ng/L组(733例)、61 ng/L≤NT-proBNP<133 ng/L组(749例)、133 ng/L≤NT-proBNP<326 ng/L组(747例)和NT-proBNP≥326ng/L组(743例).收集入选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患者LVEF水平和院内MACCE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LVEF和院内MACCE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着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LVEF降低[NT-proBNP<61 ng/L组、61 ng/L≤NT-proBNP<133 ng/L组、133 ng/L≤NT-proBNP<326 ng/L组和NT-proBNP≥326 ng/L组患者LVEF分别为(68.4±4.8)%、(68.2±5.2)%、(67.2±6.7)%和(62.6±10.4)%,F=77.98,P<0.01].随着NT-proBNP水平升高,院内MACCE发生率升高[NT-proBNP<61 ng/L组、61 ng/L≤NT-proBNP<133 ng/L组、133 ng/L≤NT-proBNP<326 ng/L组和NT-proBNP≥326 ng/L组患者院内MACCE发生率分别为3.4%(25/733)、3.5%(26/749)、5.5%(41/747)和7.3%(54/743),x2=16.2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LVEF<50%的独立预测因子[Exp(β)=5.875,95%CI 3.382~10.207,P<0.001],但不是院内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Exp(β)=0.783,95 %CI 0.400~1.996,P=0.783].结论 入院即刻血浆NT-proBNP水平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但不是院内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
高翔宇陈晖丁晓松武珊珊魏巍李虹伟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DM)大鼠和正常大鼠冠状动脉RhoA及Rho激酶(ROCK)表达水平及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PIO)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冠状动脉组织RhoA及ROCK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予普通饮食;DM组给予高果糖饮食+链脲佐菌素(25 mg/kg)造模,PIO干预组在糖尿病组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10 mg·kg-1·d-1干预。4周后采血检测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分离冠状动脉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冠状动脉组织中RhoA、ROCK1、ROCK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吡格列酮可显著降低DM大鼠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RhoA(F=5.131,P=0.019)、ROCK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F=6.953,P=0.011),ROCK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予PIO干预后ROCK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23,P=0.045)。结论 PIO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TC及TG水平。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RhoA/ROCK蛋白表达增加,吡格列酮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组织ROCK2蛋白表达水平。
丁晓松沈絮华李卫萍武星李虹伟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血管吡格列酮RHO激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