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在麻醉医学中的应用
- 由于微处理器的不断发展,超声图像的数字化处理,高分辨率便携式超声仪器和探头技术的出现,超声技术从单纯的传统影像学临床诊断走进了麻醉学科,在围术期临床麻醉、重症监护医学、疼痛医学等区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与传统的CT、MRI等...
- 丁自安
- 去氧肾上腺素微量泵静脉注入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腰硬联合椎管内麻醉由于其效果确切,起效快,目前是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最广泛的麻醉方法.但是麻醉后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给产妇及胎儿带来不良影响.麻醉后主要依靠预充容量预防低血压或在出现低血压后给予麻黄碱升压处理.这些方法效果均...
- 丁自安
- 关键词: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去氧肾上腺素微量泵静脉注入血流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连续臂丛阻滞术后镇痛罗哌卡因或复合高乌甲素对断指再植存活率的临床研究
- 丁自安韦有华姜淑君
- 随着工业的发展,手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断指再植的手术逐渐增多。术后疼痛可引起患者体内内源性儿茶酚胺等物质增多,引起周围血管收缩。疼痛等应激反应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如何选择一种术后镇痛方法,能...
- 关键词:
-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后镇痛连续臂丛阻滞罗哌卡因
- 25G腰穿针单次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25G腰穿针直接用于剖宫产术腰麻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35岁,体重58-82kg,无腰腿痛及手术麻醉史,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无妊娠合并症.随机...
- 丁自安
- 关键词:腰麻剖宫产术并发症
- 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在剖宫产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术中易于管理、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尤其适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然而硬膜外穿刺置管可致血管神经损伤、导管误入血管及蛛网膜下腔、...
- 丁自安
- 关键词:剖宫产麻醉处理硬膜外导管
- 文献传递
- 25G腰穿针单次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25G腰穿针直接用于剖宫产术腰麻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ASAⅠ级,年龄205岁,体重58—82kg,无腰腿痛及手术麻醉史,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无妊娠合并症。随机分为A、B...
- 丁自安
- 关键词:腰麻剖宫产术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麻醉学科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
-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临床多学科医护人员合作,通过多种新型的围术期处理方式加快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
- 丁自安
- 关键词:麻醉学科加速康复外科快通道麻醉区域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全静脉麻醉
- 文献传递
- 0.1%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妊高征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0.1%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为治疗组(0.1%罗哌卡因)和对照组(0.1%左旋布比卡因),均在宫口开大3cm时经L3、4棘间隙行硬膜外阻滞,向头侧置管3cm,开放静脉通道。改仰卧头高位后,治疗组注入0.1%罗哌卡因5mL内含2μg/mL芬太尼,对照组注入0.1%左旋布比卡因5mL内含2μg/mL芬太尼,追加药物,调节麻醉平面至T10。30min后,经硬膜外导管接入镇痛泵。治疗组镇痛泵配方为0.1%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50mL,对照组镇痛泵配方为0.1%左旋布比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合液50mL。分别以6~8mL/h速度泵入上述混合液。当宫口开大(8~9cm)时,停止药液泵入。观察产妇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血压和心率、胎儿心率。采用改良的Bromage评分法评定下肢阻滞程度、镇痛效果,观察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产妇的分娩方式。结果①治疗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镇痛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明显降低,心率减慢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两组产妇运动阻滞有统计学差异。④在器械助产、会阴侧切、正常分娩及缩宫素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产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中转剖宫产率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1%罗哌卡因和0.1%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娩镇痛效果良好,血压及心率稳中有降,不影响产程,对产妇和胎儿生理影响小等优点,均可安全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娩镇痛。
- 丁自安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分娩镇痛
- 氯诺昔康、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治疗组,n=30)和芬太尼组(对照组,n=30),治疗组予氯诺昔康8mg、芬太尼1μg/kg;对照组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后3min,两组均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意识消失及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异丙酚总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2min,MAP两组均明显低于用药前(P<0.01)。两组意识恢复时间,异丙酚总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氯诺昔康、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和术后均可取得满意镇痛效果,术后30min、8h镇痛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值得推广。
- 丁自安
- 关键词:氯诺昔康芬太尼异丙酚麻醉术人工流产术
- 麻醉学科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
-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临床多学科医护人员合作,通过多种新型的围术期处理方式加快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
- 丁自安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麻醉手术围术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