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青青

作品数:52 被引量:359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营养
  • 15篇中毒
  • 15篇食物
  • 13篇食物中毒
  • 13篇食源
  • 13篇食源性
  • 12篇源性疾病
  • 12篇食源性疾病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10篇儿童
  • 9篇影响因素
  • 8篇膳食
  • 8篇食品
  • 8篇食品安全
  • 5篇城乡
  • 5篇城乡居民
  • 4篇野生蕈
  • 4篇云南城乡
  • 4篇中毒分析

机构

  • 49篇云南省疾病预...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49篇万青青
  • 37篇万蓉
  • 36篇刘志涛
  • 31篇赵江
  • 31篇李娟娟
  • 29篇张强
  • 19篇阮元
  • 16篇余思洋
  • 13篇王晓雯
  • 12篇彭敏
  • 10篇闵向东
  • 7篇杨彦玲
  • 4篇袁吉文
  • 4篇刘辉
  • 4篇胡太芬
  • 4篇苏玮玮
  • 4篇赵世文
  • 2篇蔡同建
  • 2篇董坚
  • 1篇李秀琳

传媒

  • 10篇职业与健康
  • 6篇卫生研究
  • 5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昆明医学院学...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卫生软科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农村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 3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12年云南省汉族、白族和傣族母乳成分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汉族、白族和傣族乳母母乳成分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云南大理州鹤庆县(白族相对集中)和西双版纳州(傣族相对集中)共抽取1053名哺乳期在0~9个月健康初次分娩的傣族(351人,33.3%)、白族(353人,33.5%)和汉族(349人,33.1%)乳母及其婴儿,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母乳样品,测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采用Z评分法对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汉族乳母母乳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509±0.700)、(3.613±1.491)和(6.168±0.599)g/100 mL;傣族乳母母乳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464±0.980)、(2.843±1.434)和(6.386±0.652)g/100 mL;白族乳母母乳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567±0.724)、(3.791±1.643)和(6.190±0.669)g/100 mL。9月龄以下傣族、白族和汉族婴儿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患病率分别为3.80%(40/1053)、5.14%(54/1051)和2.39%(25/1045)。排除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显示,乳母白天户外活动累计时间越多,乳母近1月内植物油摄入类型为橄榄油和芝麻油较花生油、大豆油其乳母母乳脂肪含量低;产后≥60天的乳母过去1个月吃过黄色水果、乳母近1月内摄入含碘盐总量越多其脂肪含量越高;乳母近1月内摄入含碘盐总量越多其乳母母乳碳水化合物含量越低,怀孕次数越多、乳母近1月内植物油摄入类型为橄榄油和芝麻油较花生油、大豆油其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产女婴较男婴、乳母近1月内植物油摄入类型为橄榄油和芝麻油较花生油、大豆油其乳母蛋白质含量低,产后≥60天的乳母过去1个月吃过奶及其制品其乳母母乳蛋白质越高。结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1岁以下婴儿营养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云南省汉族、傣族、白族乳母母乳成分的因素很多,如婴
赵江万蓉刘志涛闵向东万青青张强阮元蔡同建
关键词:少数民族母乳影响因素
云南会泽县三个高海拔山村居民16类膳食多样化状况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云南某贫困县山区三个高海拔山村日常膳食结构,掌握研究对象日常选择食物的种类,初步了解该人群膳食中营养素的构成,为开展营养宣教及推广适合于高海拔寒凉山区的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膳食多样化调查,在云南会泽县三个高海拔贫困山村以户为单位,按照住户花名册,从1484户中抽取240户家庭中主要负责日常膳食采购及烹饪的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定性食物频率问卷及面对面的访谈形式调查农村家庭的基本膳食情况,抽样单位与总体的比例大于16%。[结果]24 h 16类膳食多样化评分(DDS)为8.69±1.97。谷类与薯类相结合是被调查人群的主要粮食模式。丰富的植物类膳食和较高的新鲜肉类摄入频率(91.6%)是该人群膳食的特点。鱼和海产品摄入频率很低(5%)、乳及乳制品摄入频率低(5.5%),豆类、坚果和种子类食物摄入有待提高(36.6%),含有维A原的蔬菜是该人群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52.9%)。[结论]对该地区孕产妇和儿童应加强LCP摄入量的监测和宣教,应倡导中老年妇女乳制品、豆类和坚果的摄入,农业技术扶持和高海拔地区优质蚕豆、豌豆品种的推广对于这一地区的营养改善尤为重要。
陈翔陆林万蓉万青青
关键词:营养相关疾病
云南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状况,为科学制定营养政策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2010—2012年间抽取云南省城市、农村6个地区的2岁以上常住人口入户开展3d 24h膳食回顾调查,并称重记录家庭3d油、盐、味精等调味品的消费量。结果:共调查1 072户,2 170人,农村居民占多数,为69.8%,低收入(<10 000元)居多,占67.2%。禽畜肉类、油脂类和食盐摄入过多,而蔬菜、水果、蛋类、鱼虾类、豆类及豆制品、奶及奶制品的摄入不足。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为12.3g,仅达到推荐摄入量的4.1%,农村居民奶类摄入量仅为5.1g。随收入升高,云南省城乡居民水果、畜禽肉类、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增加。结论:云南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建议加强营养监测,掌握居民膳食营养发展状况;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提倡低油低盐饮食;开展基层营养指导,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膳食指导。
阮元万蓉刘志涛万青青张强赵江刘辉
关键词:城乡居民膳食营养
云南省4个贫困地区0~6岁儿童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4个贫困地区(0~6岁儿童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贫血的干预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2006—2009年,连续4年对云南省4个贫困地区0~6岁儿童进行营养健康状况监测,体格测量,血红蛋白检测。结果4171名0~6岁儿童贫血率为6.7%~10.4%。弥渡县贫血率为15.7%~19.9%,在4个地区中最高。女童贫血率为6.8%~7.9%,男童贫血率为6.7%~13.3%。研究发现儿童性别、年龄、看护人类型和监测地区为儿童贫血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在云南省贫困地区,应该加强儿童看护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合理膳食的认知,改善儿童膳食结构,补充铁含量高的食物,可有效降低贫血率。
阮元万青青余思洋李娟娟刘辉胡太芬赵江万蓉
关键词:贫血患病率
盘龙区9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2010年昆明市盘龙区9岁及以上社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0户共334人进行膳食调查。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询问法调查居民所有摄入食物。结果 2010年,盘龙区社区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较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变化,居民膳食组成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维生素E总量、镁和钠等的摄入量较2002年有所减少,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钙、钾、磷等的摄入量较2002年有所增加。蛋类、鱼虾贝壳类、豆类及其制品、乳及其制品摄入不足,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推荐摄入量要求,油脂类食物和食盐的摄入量均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要求。结论盘龙区社区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善但仍不尽合理,应广泛开展营养宣教和干预工作,促进居民形成健康的食物消费行为,提高其营养与健康状况。
赵江万蓉万青青张强刘志涛李娟娟阮元
关键词:膳食营养膳食摄入摄入状况营养素
云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贫血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改善云南省儿童青少年贫血状况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7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13个县(市、区)65所中小学3189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血红蛋白测定。根据《人群贫血筛查方法(WS/T441-2013)》标准,依据海拔校准的血红蛋白水平定义贫血。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云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血红蛋白为(140.16±14.91)g/L,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城乡儿童青少年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率为4.61%,不同年龄、城乡、父亲民族、母亲民族、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全家人口数和家庭饮用水儿童青少年贫血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9~11岁组(OR=4.411,95%CI:2.590~7.512)、12~14岁组(OR=2.851,95%CI:1.748~4.651)、15~17岁组(OR=1.699,95%CI:1.046~2.759),父亲为汉族(OR=3.517,95%CI:1.409~8.779)是儿童青少年贫血的危险因素;母亲为汉族(OR=0.353,95%CI:0.127~0.981)、苗族(OR=0.153,95%CI:0.026~0.908)、彝族(OR=0.188,95%CI:0.062~0.568)、壮族(OR=0.062,95%CI:0.10~0.385)和家庭饮用受保护的井水或泉水(OR=0.546,95%CI:0.344~0.868))是儿童青少年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云南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贫血率总体较低,但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差异较大,应重点关注低年龄段和青春期女生的干预。
杨彦玲苏玮玮闵向东万青青刘志涛
关键词:贫血血红蛋白儿童青少年影响因素
2005—2013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时空分布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探讨2005—2013年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时空分布特点,为野生蕈中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野生蕈中毒事件进行分析,运用Map Info 7.8软件制作野生蕈中毒事件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图,并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系数探测云南省野生蕈中毒的空间分布模式,最后用局域自相关Gi^*统计量探测聚集位置与属性。结果 2005—2013年云南省共报告野生蕈中毒事件211起,每年中毒高峰为5~9月。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山州的广南县、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普洱市的澜沧县、孟连县,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景洪市为野生蕈中毒高发区域。中毒区域还在不断扩大,并逐渐向滇西北、滇东北扩散。结论云南省野生蕈中毒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空间上存在地域分布规律,相关部门应根据其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野生蕈中毒的防控措施。
刘志涛吴少雄万蓉赵世文张强王晓雯李娟娟阮元余思洋赵江万青青彭敏
关键词:野生蕈食物中毒
2011-2017年云南省野生菌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1-2017年云南省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预防野生菌中毒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对2011-2017年云南省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万蓉刘志涛万青青李娟娟彭敏赵江
关键词:野生菌食物中毒病死率流行病学
2010—2020年云南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方法收集2010—2020年云南省各地报告的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20年共发生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260起,发病6600人,死亡2人,总体呈下降趋势。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期为第二、四季度,占总起数的66.54%(173/260);暴发场所多发生在小学,占总起数的58.08%(151/260)。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子的185起事件中由微生物或可疑微生物引起的占40.00%(74/185),毒素引起的占46.49%(86/185);明确致病因子的118起暴发事件中,60.17%(71/118)是由4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其中蓖麻毒素导致的最多,达22起(18.64%),发病人数428人,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20起(16.95%),原因食品被归因为一类食品植物类,主要是大米、三明治、面包。导致暴发污染环节最多的是生产加工环节(50.77%,132/260)。结论关注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在学生开学季时,加强对小学食堂植物类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管理和监督。微生物、毒素感染是学校食源性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且原因查明率低,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毒素检测能力,提高原因查明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学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苏玮玮杨彦玲董海燕万青青赵江陈留萍张强朱晓刘志涛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云南省2012年至2016年引起食源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了解2012年至2016年云南食源性腹泻发病及其主要致病菌感染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云南省2012年至2016年11家医院监测到的1 743例食源性腹泻病例数据,采集其生物样本并检验,分析其主要致病菌和影响因素.结果 1 743例食源性腹泻病例中检出阳性菌株的样本65份,阳性率为3.73%(65/1 743);引起食源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沙门菌和志贺菌,主要可疑食品是肉类及其制品和水果类及其制品.职业、加工方式和临床诊断是本研究中发现的影响云南省食源性腹泻病例主要致病微生物检出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托幼及散居儿童、农民及民工和学生等特殊人群广泛开展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提出措施干预;重视食品的加工环节,减少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被污染的可能;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食源性疾病危害识别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赵江赵江刘志涛张强万蓉万青青
关键词:食源性腹泻致病菌影响因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