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昕

作品数:46 被引量:377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子宫
  • 12篇妊娠
  • 10篇肌瘤
  • 9篇内膜
  • 8篇子宫内膜
  • 8篇宫内
  • 8篇宫内膜
  • 7篇手术
  • 7篇子宫肌
  • 7篇子宫肌瘤
  • 6篇蛋白
  • 6篇剔除术
  • 5篇蛋白激酶
  • 5篇子宫肌瘤剔除
  • 5篇子宫肌瘤剔除...
  • 5篇肌瘤剔除
  • 5篇肌瘤剔除术
  • 5篇激酶
  • 5篇宫肌瘤剔除术
  • 4篇血压

机构

  • 41篇北京协和医院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阜新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作者

  • 46篇于昕
  • 18篇樊庆泊
  • 17篇郎景和
  • 16篇史宏晖
  • 11篇刘海元
  • 8篇朱兰
  • 5篇张国瑞
  • 5篇王姝
  • 5篇刘玉婷
  • 4篇史宏辉
  • 4篇张国瑞
  • 4篇刘秀
  • 3篇尚涛
  • 3篇林延峰
  • 3篇李玲
  • 2篇孙智晶
  • 2篇冷金花
  • 2篇赵昕
  • 2篇刘俊涛
  • 2篇杨岑

传媒

  • 18篇生殖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4篇中国实用妇科...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例子宫破裂的患者中,不完全破裂6例,完全破裂4例。完全破裂的患者平均分娩孕周(27+6±9+4)周,此次分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均≥21个月;入院时均未足月,主诉全部伴有下腹部疼痛。子宫不完全破裂的患者平均分娩孕周(36+4±5+2)周,此次分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均≥12个月;大部分为足月,多数不伴有腹部疼痛。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是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对于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的患者,整个孕期都要提高警惕,加强孕期管理和监护。
李玲于昕郎景和
关键词:子宫破裂剖宫产史
残角子宫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提高对残角子宫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的认识。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5例经手术确诊的残角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5例患者中IIa型3例(8.6%),IIb型22例(62.9%),IIc型8例(22.9%),无IId型,分型不详2例(5.7%);临床表现为痛经者24例(68.5%),不孕者6例(17.1%),12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34.3%),12例合并泌尿生殖系统畸形(34.3%)。(2)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提示为残角子宫12例,双子宫5例,畸形子宫3例,未见异常15例;其中13例患者术前同时行核磁共振检查,提示为残角子宫5例,双子宫4例,纵隔子宫1例,畸形子宫1例,未见异常2例,与超声诊断基本符合,超声及核磁共振与手术诊断符合率均为38.5%(5/13)(P>0.05);7例术前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双侧输卵管未显影1例,单侧未显影4例,双侧正常2例。(3)非妊娠时诊断者23例,妊娠时诊断者12例(其中4例为残角子宫妊娠)。(4)手术切除残角子宫共25例,其中腹腔镜16例,开腹9例。结论残角子宫的诊断和分型是治疗的依据,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残角子宫的诊断,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有助于判断其分型,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残角子宫具有良好效果。
杨真徐晓旭杨岑史宏晖于昕樊庆泊
关键词:残角子宫子宫畸形妊娠腹腔镜
早期腹腔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经验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0
2015年
腹腔妊娠发生率极低,可危及孕妇生命。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其预后影响极大。B超医师对β-HCG(+)、宫腔及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孕囊的情况,应加大检查范围,可结合核磁共振(MRI)早期诊断特殊部位的腹腔异位妊娠。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具备急诊手术的条件下,可尝试保守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本例患者停经9周诊断为腹腔异位妊娠,伴有胎心搏动,使用甲氨蝶呤(MTX)肌内注射后69dβ-HCG降至正常,治疗后10月余正常妊娠。
杨岑彭澎于昕刘玉婷郎景和史宏晖
关键词:保守治疗甲氨蝶呤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心脏组织中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变化,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理生理变化发生的机制。方法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方法制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动物模型并应用Western印迹试验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方法分别检测15只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正常妊娠大鼠、健康育龄大鼠对照组心脏组织MAPK活性及其ERK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心脏组织MAPK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正常妊娠组心脏组织MAPK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心脏组织中MAPK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正常妊娠组心脏组织MAPK的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鼠心脏组织中存在MAPK活性升高以及蛋白、基因的过度表达,这可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理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于昕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新疆首次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首次报道疆内首家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的开展情况,并探讨其在妇科微创领域中的应用。方法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单孔腹腔镜下完成的输卵管手术、卵巢手术和子宫手术共29例与2014年-2016年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在传统腹腔镜下行输卵管手术699例、卵巢手术136例、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24例、全子宫切除术手术6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85例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成功完成,术中出血量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略有延长。结论传统腹腔镜下能完成的输卵管、卵巢、子宫的各类妇科良性手术,单孔腹腔镜下均能够完成。
程萍伊力努尔.沙比提沙青路静张坤于昕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微创妇科手术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1983年,Steeper和Rosai首次报道了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AAM定义为分化不确定、生物学行为良性的肿瘤.随着对AAM病理学、临床特...
于昕马骁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发病机制疾病诊断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且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的32例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56.3%(18/32)的患者同时表现出发热、腹痛及盆腔包块。3例(9.4%)重症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术前正确诊断率12.5%(4/32)。腹腔镜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P<0.05);急诊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患者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率71.9%(23/32),中位随访时间72月(7~191月)。1例患者术后8月盆腔脓肿复发,复发后保守治疗成功;3例患者术后6~12月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7例不孕患者,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至活产。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感染半数以上患者可同时出现发热、腹痛及盆腔包块,严重者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术前诊断率低。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有一定的优势,必要时应行急诊手术。
刘玉婷史宏晖于昕王姝樊庆泊刘海元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脓肿复发不孕
子宫内膜增生和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7年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全球肥胖率增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有研究指出,20%~25%的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见于绝经前女性,其中3%~5%的患者年龄〈40岁(其中70%仍未生育)。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是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传统治疗方法,
刘秀刘海元史宏晖樊庆泊于昕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绝经前女性
腹腔镜术中遗失缝针的寻找方法及预防策略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复杂,镜下缝合机会增加。Greenberg等[1]基于自报材料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残留异物的发生率为1/9000~1/19000;由于多数医生和医院出于保险理赔或法律纠纷考虑拒绝公开此类失误,其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腹腔镜术中缝针遗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会显著增加术者与患者家属的焦虑。其短期并发症包括麻醉时间延长以及不必要的放射线暴露等,虽不严重,但如不能及时找到遗失缝针,长期滞留体内的并发症则非常严重[2-3]。
王姝郎景和朱兰樊庆泊刘海元于昕史宏晖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42/44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2008年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42/44(p42/44MAPK)在正常子宫内膜(NE)和癌性组织(CE)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PTEN和p42/44MAPK在30例NE和50例CE中的表达。结果在NE和CE中PTEN表达缺失为0和56%(28/50),p42/44MAPK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8/30)和92%(46/50)。随着CE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的增加,PTEN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而p42/44MAPK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两者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结论PTEN和p42/44MAPK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在子宫内膜癌可能是由于PTEN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从而不能有效抑制MAPK信号转导通路,使细胞恶性转化。
于昕
关键词:抑癌基因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子宫内膜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