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伟 作品数:18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绵羊重组朊蛋白特异性抗体的制备 2008年 余琦 周向梅 李丽好 任伟 赵德明关键词:朊蛋白 特异性抗体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 绵羊 牛海绵样脑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朊病相关蛋白P38MAPK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为进一步揭示朊病的治病机理,根据GenBank中的小鼠p38MAPK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RT-PCR技术从N2a细胞中扩增和克隆了该蛋白的的309bp核苷酸片段。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10倍系列稀释后作为标准模... 任伟 杨利峰 赵德明文献传递 狂犬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10年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脑炎疾病。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Lyssavirus)。多种野生动物和家畜等可以发生狂犬病病毒的自然感染与传播,并且可以通过咬伤、抓伤或密切接触等形式感染人类而引起狂犬病。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60000人不幸死于狂犬病,而这些事件大部分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原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死亡率近乎100%,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尤其重要,狂犬病基本上是可以通过暴露后的预防进行阻止的。 李泽盛 刘爱林 谭荣荣 任伟 周向梅 尹晓敏 杨建民 杨利峰 张振山 赵德明关键词: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 4种羊蹄药材的薄层鉴别及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羊蹄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蓼科植物羊蹄的根,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1]。羊蹄中含有蒽醌类、黄酮类及鞣质等成分[2],蒽醌类物质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它们的甙类衍生物。本品味苦,性寒,具有清热通便、凉血止血、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皮肤病、疥癣、各种出血及炎症[3]。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羊蹄还具有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和抗氧化及保肝利胆等作用[4]。 王亚芳 周艳飞 李应超 任伟 宋兴宇 秦俊杰 凌榕镔 王海军关键词:大黄素甲醚 蒽醌类物质 薄层鉴别 凉血止血 保肝利胆 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朊病相关蛋白p38 MAPK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被引量:1 2010年 为进一步揭示朊病的治病机理,根据GenBank中的小鼠p38MAPK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RT-PCR技术从N2a细胞中扩增和克隆了该蛋白的309 bp核苷酸片段。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10倍系列稀释后作为标准模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了p38MAPK标准曲线及其直线回归方程。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0.999,说明成功构建小鼠N2a细胞p38MAPK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为研究朊病的发病机理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任伟 杨利峰 赵德明羊痒病夹心ELISA检测技术的研发及其应用 赵德明 周向梅 杨利峰 尹晓敏 王伊琴 王进 林敬钧 李丽好 赵化芬 陈柏安 神翠翠 白玉 常家鑫 任伟 郭又春 1.应用领域:该项目的成果可以应用于疯牛病、羊痒病检测和大通量的筛选、监测工作。2.研究开发内容:a、克隆表达羊PrP基因;b、纯化的表达产物免疫小鼠;c、制备抗PrP核心片段的单抗;d、检测单抗识别表位;e、以单抗为核...关键词:关键词:羊痒病 检测试剂盒 畜牧业 犬阴道粘液瘤1例病理报告 粘液瘤是一类良性的肿瘤,其一般发生于皮肤或结缔组织,并普遍认为起源于成纤维细胞。这类肿瘤一般在家畜中很少出现。粘液瘤的主要特征为细胞间存在大量的粘液间质,其中含有许多由星形或梭形细胞分泌的酸性粘多糖类物质。这类肿瘤一般发... 任伟 赵德明关键词:良性肿瘤 结缔组织 酸性粘多糖 文献传递 PrP106-126对小鼠神经瘤细胞N2a的神经毒性及对DR6和p38MAPK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任伟关键词:朊病毒 苄星氯唑西林原料药的无菌检查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自然沉降-薄膜过滤-酶中和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进行试验,旨在建立苄星氯唑西林原料药的无菌检查法并进行验证。结果:以1.0%聚山梨酯80 p 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冲洗量400 m L/膜,在最后的培养基中加入不少于600万U的青霉素酶可有效消除样品对各试验菌株的抗菌活性;验证试验中,各验证菌生长良好,各供试品管均未见菌生长,表明该方法可靠、准确,可用于苄星氯唑西林的无菌检查。 李应超 吕涛 王亚芳 任伟 张连彦 孙志文 魏镭 张发明关键词:自然沉降法 薄膜过滤法 无菌检查 两个黑麦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耐寒性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1 2024年 以白BK-1黑麦和冬牧70黑麦为供试材料,对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黑麦的耐寒性进行了比较,探究了黑麦幼苗应对低温胁迫(4℃)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白BK-1在低温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和幼苗生物量等指标均优于冬牧70,耐寒性强于冬牧70。低温胁迫损害了黑麦叶肉细胞光合组织,净光合速率大幅度下降,白BK-1净光合速率降低幅度较小,且恢复生长后净光合速率恢复较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黑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叶绿素a/b降低。低温胁迫下黑麦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白BK-1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增幅较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增加,黑麦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白BK-1黑麦通过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加速积累可溶性糖、脯氨酸以降低低温胁迫造成的损伤。 杨朝伟 安明珠 任伟 王丹 孙伟红 耿飞龙 王显国关键词:黑麦 种子萌发 低温胁迫 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