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慧

作品数:160 被引量:466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化学工程
  • 3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8篇兵器科学与技...
  • 21篇理学
  • 15篇电子电信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石墨
  • 22篇纳米
  • 20篇化合物
  • 19篇层间化合物
  • 17篇炸药
  • 16篇含能材料
  • 15篇石墨层间化合...
  • 13篇晶体
  • 13篇火药
  • 12篇烟火技术
  • 11篇热分解
  • 11篇铝粉
  • 10篇金属
  • 10篇军事化学与烟...
  • 9篇装药
  • 8篇烟幕
  • 8篇推进剂
  • 8篇膨胀石墨
  • 8篇复合材料
  • 7篇烟幕干扰

机构

  • 159篇北京理工大学
  • 21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安近代化学...
  • 2篇北京临近空间...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太原工业学院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运载火箭...
  • 1篇中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西安北方惠安...
  • 1篇北京机电工程...
  • 1篇北京动力机械...
  • 1篇重庆红宇精密...
  • 1篇山东省产品质...

作者

  • 160篇任慧
  • 124篇焦清介
  • 24篇崔庆忠
  • 21篇郭学永
  • 20篇乔小晶
  • 17篇闫石
  • 11篇王长福
  • 11篇康飞宇
  • 10篇崔超
  • 9篇李雅茹
  • 9篇邓鹏
  • 8篇朱艳丽
  • 8篇沈万慈
  • 7篇李江存
  • 6篇温玉全
  • 6篇王晓宇
  • 6篇张同来
  • 6篇娄文忠
  • 6篇臧充光
  • 6篇严楠

传媒

  • 25篇含能材料
  • 9篇火工品
  • 8篇火炸药学报
  • 7篇兵工学报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兵器材料科学...
  • 3篇新型炭材料
  • 3篇弹箭与制导学...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固体火箭技术
  • 2篇飞航导弹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化工生产与技...
  • 1篇陶瓷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纤维复合材料
  • 1篇材料工程
  • 1篇现代防御技术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6篇2017
  • 12篇2016
  • 5篇2015
  • 13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0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1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性可反应亚微米壳包覆CL-20及其性能表征
2024年
为了获得高能低感的CL-20颗粒,采用喷雾干燥工艺改善CL-20原料的形貌,采用顺丁橡胶BR、微晶蜡和胶体石墨对CL-20/微纳复合铝粉进行钝感包覆,构建具有可反应活性、能量补强的包覆外壳,同时提升CL-20使用安全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包覆颗粒的表观形貌,编写MATLAB程序代码对SEM图像颗粒的长宽比和圆度值进行识别计算,表征其球形度,采用有机元素分析(EA)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测试包覆颗粒中CL-20和铝粉的实际含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包覆颗粒进行晶型结构分析,采用GJB方法对包覆颗粒的感度和爆热进行测试,并与CL-20原料进行了对比,采用差式扫描-热重-红外-质谱联用(DSC-TG-FTIR-MS)对包覆颗粒及其分解产物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包覆颗粒粒径在10μm左右,球形度较高,长宽比为1.03,圆度值为0.91;包覆颗粒中CL-20和铝粉的实际含量分别为88.17%和7.76%;包覆颗粒的晶型为β-CL-20,摩擦感度为36%,撞击感度爆炸概率为38%,撞击感度特性落高为13.4 cm,降感效果明显;爆热值为5946 J/g,是CL-20原料(6073 J/g)的97.91%,能量损失不超过3%。
成雅芝任慧常世隆
关键词:物理化学CL-20喷雾干燥
油相及灼烧温度对三氧化钼颗粒形貌的影响
2017年
三氧化钼是目前铝热剂用热门氧化物,它的形貌对铝热剂的性能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探究了油相及灼烧温度对三氧化钼形貌的影响,以仲钼酸铵为钼源,硝酸为沉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修饰剂,分别采用化学沉淀法和油相辅助化学沉淀法制备三氧化钼微粉,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油相可以有效调节三氧化钼晶体的形状;随着灼烧温度升高,晶体粒径减小。红外光谱表明,随着灼烧温度升高,三氧化钼吸收峰发生红移。
李雅茹任慧焦清介
关键词:三氧化钼化学沉淀法晶体
3,4-二硝基吡唑的性能表征及应用被引量:11
2017年
为了探究3,4-二硝基吡唑(DNP)替代TNT作为新型熔铸炸药载体的可行性,采用光学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DTA/TG热分析仪器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氧弹量热仪、电测法分别测试了DNP爆热、爆速,并应用VLW程序计算了TNT/CL-20,DNP/CL-20混合炸药的爆轰参数。结果表明,DNP热分解过程主要分为吡唑环断裂和硝基脱环、自催化加速反应两个阶段,热分解表观活化能为131 k J·mol-1;DNP爆热、爆速分别为4326 k J·Kg^(-1)、7633 m·s^(-1),计算得出DNP/CL-20混合炸药爆轰性能明显优于TNT/CL-20混合炸药,当DNP/CL-20=2∶3(质量比)时,计算爆压为39.4 GPa,爆速为8961 m·s^(-1)。
唐伟强任慧焦清介郑葳
关键词:性能表征
插层化合物在膨化过程中的热分解动力学(英文)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仪与热重分析仪联动装置在线检测HNO3-CH3COOH-GIC、H2SO4-GIC及H2SO4-CH3COOH-GIC等插层石墨的相变及热分解过程,同时通过快速扫描得到相应时间段内分解产物的红外光谱,并运用Kissinger-Ozawa原理计算了几种典型膨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揭示了膨化过程的热分解机理,当升温速率在20℃/min^80℃/min范围时,由实验数据计算出膨化反应表观活化能不大于120kJ/mol。
任慧康飞宇焦清介崔庆忠
关键词:膨化热分解动力学插层
一种聚合物、纳米铝粉和含能药剂复合的含能微球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纳米铝粉和含能药剂复合的含能微球,属于火炸药技术领域。通过将聚合物和纳米铝粉加入混合有机溶剂Ⅰ中,混合均匀后得到的前驱体溶液作为同轴静电纺丝外轴溶液;将含能药剂加入混合有机溶剂Ⅱ中,混合均匀后得到的...
任慧闫涛焦清介
文献传递
对硝基苯酚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本文以高比表面积、强吸附能力的碳纳米管为对象,研究水溶液中碳纳米管吸附对硝基苯酚的特性,采用红外光谱仪和透射电镜对吸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吸附量的影响,
任慧焦清介崔庆忠刘来东
文献传递
干扰毫米波的膨胀型石墨层间化合物被引量:2
2004年
由化学氧化法制备出三种可膨胀石墨,应用 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测试其在500℃下的膨化倍率,并对可膨胀石墨膨化产物的毫米波衰减特性进行研究。
任慧焦清介沈万慈张同来
关键词:可膨胀石墨层间化合物毫米波
掺杂磁性铁粒子膨胀石墨的制备及其对毫米波的干扰作用被引量:24
2006年
将经酸化处理的可膨胀石墨浸渍在二茂铁的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并静置5h^8h,经快速加热后制得表面沉积磁性铁颗粒的膨胀石墨。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工艺条件下产物的显微形貌与元素组成。由振动磁强计测试出这种石墨蠕虫在室温静态条件下的磁化曲线及磁化率,并结合工艺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考核了掺杂磁性铁颗粒膨胀石墨对8mm电磁波信号发生装置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铁氧化物沉积在膨胀石墨表层,随着二茂铁投入量的增大,膨胀石墨磁性能提高越明显,在0A/m^7.958×105A/m磁场强度下测得其平均磁化强度≥8emu/g,在军用毫米波雷达频段的衰减率最高可达-10dB,质量消光系数大于1.0g/m2,遮蔽效果优于现役毫米波干扰剂。
任慧康飞宇焦清介崔庆忠
关键词:膨胀石墨磁性毫米波
氧化物凝胶在多孔金属铝中的沉积行为
多孔铝是一种由金属基体和气孔组成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孔隙率可调、强度高等优点.本研究尝试以多孔金属铝为基体,通过在孔内沉积氧化物凝胶得到复合材料,并对比了沉积前后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变化.实验选择两种...
李振华任慧焦清介王晓宇
关键词:含能材料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声共振混合的混合容器及声共振混合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声共振混合的混合容器及声共振混合设备,属于含能材料制造领域。所述混合容器包括顶端开口的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罐体和所述顶盖均采用低弹性模量材料制成,或者,所述罐体和所述顶盖均为双层结构,...
闫石汪子超聂建新郭学永姚杰张韬任慧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