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江

作品数:6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抗震
  • 3篇砖房
  • 2篇底层框架抗震...
  • 2篇砖结构
  • 2篇抗震墙
  • 2篇抗震墙砖房
  • 2篇建筑
  • 2篇房屋
  • 1篇底部两层框架
  • 1篇地震
  • 1篇地震荷载
  • 1篇动力特性
  • 1篇破坏状态
  • 1篇砖石
  • 1篇砖石古塔
  • 1篇现有建筑
  • 1篇力特性
  • 1篇居住
  • 1篇居住建筑
  • 1篇抗震加固

机构

  • 6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何江
  • 4篇高小旺
  • 4篇肖伟
  • 3篇王菁
  • 2篇李荷
  • 2篇廖兴祥
  • 2篇王金妹
  • 1篇邵卓民
  • 1篇李德虎
  • 1篇孟俊义
  • 1篇孟钢
  • 1篇戴国莹

传媒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工程抗震
  • 1篇建筑结构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不同破坏状态的抗震可靠度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模型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给出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变形指标和相应的概率统计参数。用改进的随机反应谱方法分析了地震作用下不同破坏状态的抗震可靠度。
高小旺孟俊义何江肖伟王菁孟钢邵卓民
关键词:地震荷载居住建筑抗震可靠度
砖石古塔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6
1990年
本文介绍了砖石古塔动力特性的测试方法及部分塔的测试结果,探讨了砖石古塔的动力性能,并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砖石古塔基本周期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实际应用说明能满足抗震分析的需要。
李德虎何江
关键词:动力特性
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计算若干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6
1995年
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研究,本文对底层框架抗震墙设计计算中若干问题作了研究并提出建议,内容包括这类房屋的底层地震作用设计值的取值、底层地震剪力的分配、第1层与第2层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底层地震倾覆力矩的分配及底层框架梁竖向荷载的合理取值和梁的设计建议。
高小旺何江肖伟孟俊义
关键词:砖结构房屋抗震墙抗震设计
七层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1/2比例模型抗震试验研究被引量:27
1995年
本文简述了七层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1/2比例模型的抗震试验及其试验结果,并对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开裂和极限位移等进行了分析,评价了这类房屋的抗震能力。对于在7度区建造总层数为七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给予了肯定的结论,并提出了对这类房屋应增强过渡楼层墙体抗剪、抗弯能力等的设计建议。
高小旺孟俊义廖兴祥李荷何江王菁肖伟王金妹汪颖富周培正薄庭辉宗志桓
关键词:砖结构房屋抗震
底部两层框架上部六层砖房1/3比例模型的抗震试验研究被引量:21
1994年
本文简述了一个八层房屋模型的抗震试验及其结果。模型的底部两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上部为六层砖房结构,模型比例为1/3。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变形能力、破坏机理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高小旺孟俊义李荷廖兴祥何江肖伟王菁王金妹孙熙然杨树城佟风云曹英李尤利
关键词:砖房抗震
现有建筑的抗震概念鉴定初探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阐述了“抗震根念鉴定”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着重指出建筑结构的抗震鉴定和加固应注意总体的判断,即综合抗震能力的判断,而不是个体构件、部位的判断。文中介绍了建筑结构综合抗震能力的两级鉴定法。
戴国莹何江
关键词:建筑物抗震加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