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 作品数:136 被引量:38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从冷杉针叶中提取分离三萜酸和聚戊烯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冷杉针叶中提取分离三萜酸和聚戊烯醇的方法。该方法以冷杉针叶为原料,用非极性溶剂提取得到针叶脂溶性提取物,用氢氧化钠溶液皂化,得到针叶有机酸盐和不皂化物;针叶有机酸盐加入盐酸酸化后,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萃...
- 郑光耀高丽萍何玲谢衡李若达
- 文献传递
- 一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选择性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
-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多巴胺D1受体激动活性的化学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此类化合物有很强的体外激动多巴胺D1受体的活性,EC<Sub>50</Sub>可达到nM水平,其中活性最强的化合物的EC<Sub>50<...
- 严明何玲张陆勇连燕霞
- 文献传递
- 神经甾体化合物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10年
- 目的研究神经甾体化合物(CPU03-03)对H2O2和Aβ25~35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2O2和Aβ25~35造成PC1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同时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丙二醛(MDA)。结果 CPU03-03能显著减少细胞死亡,降低LDH漏出量及MDA生成。结论 CPU03-03对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刘玲何玲向华
-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PC12细胞神经甾体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症中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阿尔茨海默症(AD)是引起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其病理特征包括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AD广泛的神经元和突触丢失引起记忆和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成人大脑内分布最广泛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记忆获得和巩固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突触发生及突触可塑性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表明,BDNF可能成为AD的生物标记和治疗靶标。本文主要对BDNF在AD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冯晓文何玲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发病机制
- 苯并吡喃酮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类苯并吡喃酮衍生物(I)。这些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与绝经后综合症相关的医学适应症,以及子宫纤维病变和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特别是适用于治疗ER-(+)型乳腺癌。本发明还公开了这...
- 向华方维何玲高瑛廖清江尤启冬
- 文献传递
- 杨树芽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 目的:研究杨树芽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制备杨树芽提取物,应用分光光度法、DPPH法和MTT法测定杨树芽提取物的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作用。
结果:杨树芽提取物黄酮含量高于...
- 郑光耀周维纯何玲宋强
- 关键词:蜂胶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分光光度法
- 文献传递
- 雷公藤甲素单次及多次给药对大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大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对SD大鼠以雷公藤甲素(150、300、450μg·kg-1)灌胃给药,每天1次,给药1d或14d,分别测定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含量及红霉素N-去甲基酶(ERD)、二甲基亚硝胺脱甲基酶(NDMA)、甲氧基异唑脱甲基酶(MROD)、乙氧基异唑脱乙基酶(EROD)和戊氧基异唑脱烷基酶(PROD)活性;CYP3A和CYP2E1蛋白含量采用Westernblotting法分析。结果:单次灌胃雷公藤甲素对肝药酶活性及CYP2E1、CYP3A蛋白表达基本无影响;多次给予雷公藤甲素(450μg·kg-1,14d)能诱导NDMA活性,抑制ERD活性,轻度升高CYP2E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CYP3A蛋白表达。结论:长期较高剂量给予雷公藤甲素能抑制CYP3A活性,轻度诱导CYP2E1活性。
- 姚金成饶健曾令贵张陆勇江振洲何玲胡领赵绪元
-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多次给药
- 松针脂溶性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针脂溶性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松针脂溶性提取物是以松针为原料,用非极性溶剂通过提取、浓缩、皂化等步骤制成的,含有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类胡萝卜素、多种脂溶性维生素、聚戊烯醇、萜类和植物甾醇等生物...
- 郑光耀何玲谢衡薄采颖李若达
- 文献传递
- 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靶点通路研究进展
- 2013年
- DA受体根据其不同信号转导机制分为:D1样受体和D2样受体。D1样受体与Gs蛋白偶联,受刺激后能提高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升高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水平,这类受体包括D1和D52种亚型;D2样受体与Gi蛋白偶联,受刺激后能降低AC的活性,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包括D2、D3、D4受体。
- 连燕霞何玲
- 关键词:D1受体中枢神经系统
- 基于瓦博格效应的肿瘤治疗新策略被引量:10
- 2009年
- 综述基于瓦博格效应(Warburg effect)的肿瘤治疗新策略,包括靶向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信号通路以调控HIF-1α及其下游效应分子水平、靶向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改变癌细胞代谢方式、直接干预有氧糖酵解以阻断肿瘤细胞能量供应和靶向酸性微环境以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等。瓦博格效应所呈现的癌细胞能量代谢的生化特征改变涉及多基因、多分子和多水平的调控,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契机,靶向有氧糖酵解过程而选择性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具有广阔的临床开发和应用前景。
- 邱嘉斌何玲
- 关键词:肿瘤有氧糖酵解能量代谢低氧诱导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