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儿童
  • 8篇X线
  • 6篇气道异物
  • 6篇儿童气道
  • 6篇儿童气道异物
  • 4篇影像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3篇新生儿
  • 3篇影像学
  • 3篇误诊
  • 3篇X线诊断
  • 3篇CT扫描
  • 3篇病例
  • 2篇影像学分析
  • 2篇支气管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肺含铁...
  • 2篇气管
  • 2篇误诊分析

机构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邻水县妇幼保...

作者

  • 19篇余世才
  • 12篇徐晔
  • 11篇余国容
  • 9篇蔡金华
  • 7篇何玲
  • 6篇甘兰丰
  • 3篇郑鹤琳
  • 2篇李川宝
  • 2篇李昊
  • 2篇冉启英
  • 2篇唐开勇
  • 2篇刘波
  • 2篇肖建文
  • 2篇陈建蓉
  • 1篇刘筱梅
  • 1篇周俊
  • 1篇贺影忠
  • 1篇陈勇
  • 1篇王衷众
  • 1篇杨静

传媒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八次全国中...
  • 2篇第八次全国中...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八届全国临...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9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道冠状位CT扫描对儿童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
本文收集近年来应用普通X线检查、螺旋CT冠状位扫描并经临床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手术证实的35例气道异物,探讨了螺旋CT气道冠状位扫描在诊断儿童气道异物中的价值。
余国容蔡金华徐晔何玲余世才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气道异物CT扫描
先天性肺结核:胸片在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 探讨胸部X线片在先天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1992年 10月~ 1999年 4月经细菌学检查或尸解证实的先天性肺结核 5例进行分析。结果 肺部X线表现虽复杂多变 ,但有两种形式的表现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1)弥漫性粟粒病变 ;(2 )广泛分布的斑片 结节病变。结论 胸部X线片在先天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常能首先提出诊断 ,引导临床及时确诊和治疗 ,降低死亡率。
徐晔甘兰丰余世才林兰荣
关键词:X线诊断胸片
儿童先天性假关节(附11例报告)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假关节病理、X线表现及诊断的认识。材料与方法:总结11例先天性假关节的X线表现。发生于胫骨10例,其中8例合并同侧腓骨假关节;发生在尺桡骨1例。结果:先天性假关节的X线特点为假关节近端稍张开呈浅杯口状或变细变尖,远端变细变尖呈锥状,局部无骨痂。患骨有骨质增生硬化,可伴有囊性病变。结论:根据其X线特点,结合临床作出本病诊断并不困难,对于有骨质硬化或囊性变的胫骨前外方弯曲应定期X线检查,警惕有假关节形成的可能。
干芸根甘兰丰余世才
关键词:骨畸形X线诊断儿童
先天性膈疝的临床与误诊(附8例新生儿病例报告)被引量:6
2001年
贺影忠徐天鹤刘筱梅余世才吴仕孝
关键词:先天性膈疝误诊新生儿
食管壁内气管软骨异位症(附7例报告)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探讨食管壁内气管软骨异位症(CTE)的诊断依据。材料与方法:1991年以来7例CTE作钡餐检查,4例于首次检查建立诊断,2例经复查明确诊断。7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结果:食管下段重度向心性恒定狭窄7例;狭窄段下“钟摆样”钡滞留5例;狭窄段食管壁内细管道征2例。结论:CTE的X线改变具有特征性,可作为术前诊断的依据。
余世才李川宝甘兰丰唐开勇
关键词:食管壁病例报告食管狭窄
儿童气道异物误诊分析
儿童气道异物是儿科常见的较严重的急诊,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对预后极为重要,尽管多数病例根据典型的异物吸入史、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征象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但也有不少误诊的病例,为了减少其误诊,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117例...
余国容蔡金华何玲徐晔余世才
关键词:儿童气道异物肺不张反复咳嗽纵隔摆动支气管异物阻塞性肺气肿
胆总管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一例被引量:2
2003年
郑鹤琳甘兰丰蔡金华余世才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血红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总胆红素
多媒体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4年
何玲余国容余世才蔡金华陈勇郑鹤琳
关键词:多媒体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气道冠状位CT扫描对儿童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气道冠状位CT扫描对儿童气道异物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气道异物的胸部普通X线检查(呼吸相胸部平片及透视)和冠状位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结果:51例中气管异物8例,支气管异物43例,冠状位CT扫描均清楚显示,普通X线检查分别发现6例和37例。结论:冠状位CT扫描可敏感而直观的显示气道内异物,对气道异物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余国容蔡金华徐晔何玲余世才
关键词:气道儿童CT
儿童结核性与非结核性纵隔肿大淋巴结的CT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比较儿童结核性(TP)与非结核性(NTP)纵隔淋巴结的CT表现,初步探讨纵隔淋巴结肿大组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临床或细菌学检查证实的胸膜炎患者(17例TP,19例NTP)进行CT检查。全部CT片由3位医师盲法观察,不同意见由3人讨论后决定。结果:TP的纵隔最大淋巴结短径为(13.3±4.8)mm,NTP为(4.8±4.9)mm(P<0.01)。TP病例的最大纵隔肿大淋巴结中短径最小者为7.7mm,NTP为5mm。除1例外,其余NTP病例的最大淋巴结短径均在10.7mm以下,而TP仅5例。NTP中,无1例出现3组或3组以上纵隔淋巴结肿大,而TP组有11例,占73%(P<0.01)。淋巴结环状强化或/和钙化、融合见于7例TP患者(64%、63%),NTP中无1例(P<0.05)。结论:除淋巴结环状强化、钙化和融合以外,纵隔淋巴结短径超过10.7mm及3组或3组以上纵隔淋巴结肿大均高度提示TP;反之,最大淋巴结小于7.7mm时,则提示NTP。纵隔淋巴结肿大组数是一颇有价值的新征象。
徐晔周翔平余国容郑鹤琳李川宝余世才
关键词:结核淋巴结结核胸膜X线计算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