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霞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粒细胞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急性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化疗
  • 2篇急性早幼粒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瘤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机构

  • 6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自贡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余霞
  • 3篇史丽君
  • 2篇姜薇
  • 2篇林火真
  • 1篇潘亚宁
  • 1篇周箭
  • 1篇钟晓燕
  • 1篇马中锐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CAG方案(阿糖胞苷和阿克拉霉素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该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0例)应用CAG方案,对照组...
余霞
关键词:CAG方案标准化疗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关联性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处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n=64)和未感染组(n=56)。比较两组化疗前、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实验室指标水平(PCT、CRP),分析各实验室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效能,分析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结果化疗前,感染组和未感染组PCT、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感染组PCT、CR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ROC曲线显示:PCT、CRP和联合方案均是诊断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有效指标(P<0.05),联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住院时间更长(P<0.05),白细胞最低计数<0.8×109者占比更高(P<0.05),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更低和血小板最低值更高(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均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伴感染的有效指标,且是影响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粒细胞缺乏期伴感染的诊断效能。
史丽君邓明洪马中锐余霞姜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1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并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对3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治疗,缓解后序贯化疗方案为蒽环类加Ara-C(阿糖胞苷)、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高三尖杉酯硷+阿糖胞苷)、MDAra-C(小剂量阿糖胞苷)。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获得完全缓解,CR率93.54%,达到CR的平均时间为(28.52±5.14)d,1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短、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余霞周箭钟晓燕
治疗后达VGPR及以上的初治MM患者MRD状态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治疗后达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微小残留病变(MRD)状态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后达VGPR及以上的初治MM患者共210例临床资料,其中MRD^-152例设为A组,MRD^+58例设为B组,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影响因素,评价MRD状态与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治疗方案及疗效反应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临床特征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CT和MRD状态与初治MM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关(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RD持续阳性是初治MM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组患者随访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持续MRD^-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MRD转阳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RD^-持续时间是初治MM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MRD^-维持达6个月患者随访2年累积总生存率显著高于MRD^-维持未达6个月患者(P<0.05);MRD^-维持时间≥12个月患者随访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MRD^-维持未达12个月患者(P<0.05)。存在≥1个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人群中,MRD^-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长于MRD^+患者(P<0.05)。接受ASCT治疗的患者中,MRD^-率显著高于未接受ASCT治疗患者(P<0.05);未接受ASCT人群中,MRD^-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长于MRD^+患者(P<0.05);MRD^-人群中接受硼替佐米治疗患者中位MRD^-维持时间显著长于未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P<0.05);同时硼替佐米治疗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长于未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治疗后达VGPR及以上的初治MM患者治疗后持续MRD^+与远期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其中MRD^-维持时间可用于患者预后评估;而MRD^+则提示早期复发�
余霞张开基吴修进史丽君林火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变预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复发伴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突变及广泛深静脉血栓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3年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唯一一种仅通过化疗就可达到治愈的急性白血病类型。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突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不良的一个因素,该突变也常见于APL。现介绍1例APL复发时发现存在FLT3-ITD突变,且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右下肢广泛深静脉血栓。通过对该病例的治疗总结及文献复习,寻找FLT3-ITD突变、APL复发及深静脉血栓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拓宽临床治疗思路。
吴修进余霞姜薇王冬梅史丽君潘亚宁林火真魏立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慢性期(CML-CP)患者IM中位剂量为400 mg/d,加速期(CML-AP)患者中位剂量为600 mg/d,对于急变期(CML-BP)患者采用IM+HAG联合治疗方案即IM 600 mg/d联合高三尖杉酯碱2 mg/d,阿糖胞苷25 mg,1次/12 h,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μg/m2。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血常规和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用药。治疗初期每周复查血常规,治疗3个月后每月复查,治疗期间3~6个月复查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核型及BCR-ABL融合基因。结果CML-CP患者治疗3、12个月后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完全分子学缓解率与CML-AP,CML-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ML-CP患者1、2、4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与CML-AP、CML-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治疗CML具有较好的效果及安全性,特别对于CML-CP患者的治疗可获得较高的细胞遗传学与分子学缓解,总体生存期得到延长,而对于CML-AP、CML-BP患者的治疗远期疗效不甚理想。
余霞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加速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