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满福
- 作品数:31 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挖掘地理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以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册为例
- 2023年
- 本文以湘教版教材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册为例,利用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结构模型对教材探究活动栏目中的问题进行编码评估和特征分析,论述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教学建议:充分挖掘空间要素信息,将动态与静态空间要素相结合并建立要素间的联系;图文与实物模型工具相结合制作简易教具,加强直观演示;把握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层次定位与衔接要求,进阶式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以针对性地深挖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余华明侯满福
- 关键词:地理空间思维地理教材
- 基于GIS技术的典型岩溶石山区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以广西平果县果化示范区为例被引量:7
- 2005年
- 针对岩溶石山区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问题,以广西平果县果化示范区为例,从分析土壤侵蚀的影响因子入手,建立了示范区的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模型。选取的评价因子为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层厚度等3个关键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子的相对权重,同时以ArcGIS 8 Desktop为平台,利用系统的空间分析工具,通过模型的空间关系识别和叠加分析,实现了示范区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 覃小群邓艳蓝芙宁侯满福
- 关键词:岩溶山区土壤侵蚀地理信息系统
- 滇东菌子山喀斯特森林群落乔木优势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被引量:13
- 2023年
- 为揭示滇东菌子山喀斯特森林树种的种间关系,基于样方调查数据,运用生态位测定、χ^(2)检验、联结系数(AC)、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乔木优势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滇青冈生态位宽度最大,胡桃楸生态位宽度最小;生态位宽度与频度的排序比与重要值的排序更一致。乔木优势树种生态位重叠程度总体较低,平均值为0.21,物种对环境资源利用相似性较低。乔木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为显著正联结,正负联结比为1.07,群落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后期。乔木优势树种的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65.3%的种对间呈不显著联结,种间联结性较弱。物种间联结系数(AC)、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与相应生态位重叠指数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滇青冈⁃多脉猫乳、球核荚蒾⁃大叶臭花椒、小花香槐⁃山羊角树、大叶臭花椒⁃小花香槐等种对联结性强、生态位宽,在滇东及邻近喀斯特生态恢复中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 刘雨婷侯满福贺露炎唐伟赵俊
- 关键词:种间联结生态位喀斯特森林
- 半干旱岩溶区油松林显著促进碳酸盐岩溶蚀被引量:5
- 2022年
- 植被覆盖通过促进碳酸盐岩风化吸收大气CO_(2),在实现碳中和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同植被类型的影响强度仍不清楚。为揭示半干旱区植被类型对碳酸盐岩风化的影响规律,以一个典型岩溶小流域为研究区,通过系统的植被调查和野外溶蚀试片试验,详细对比了不同植物群系的碳酸盐岩溶蚀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不同分类层次植被的溶蚀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半干旱岩溶区碳酸盐岩溶蚀率在植被型组层次为森林>草地>灌丛,在演替的早期减弱、后期促进溶蚀;群系层次的对比发现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内碳酸盐岩溶蚀率最高,是其它群系的5倍至近30倍;不同群系对溶蚀率的影响强度的大小得以明确;溶蚀率与土壤CO_(2)浓度(pCO_(2))、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任何单一因素无相关性,而与三者匹配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与湿润区明显不同;植被演替通过增强对溶蚀环境因子匹配性的调控能力,促进碳酸盐岩的溶蚀。半干旱区油松林显著促进碳酸盐岩溶蚀,进行群系层次的广泛对比研究可以更好揭示植被类型与碳酸盐岩溶蚀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岩溶生态系统恢复的碳汇量提供有效指导。
- 侯满福覃小群黄奇波邓艳刘朋雨
- 关键词:植被类型溶蚀率
- 大概念视角下的地理单元逆向教学探索——以“海洋与人类关系”主题单元为例
- 2024年
- 大概念教学使得课程实践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逆向教学设计为大概念教学提供了具体路径。文章以“海洋与人类关系”主题单元为例,将“海洋是重要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单元大概念,整合初高中地理课程中与海洋相关的内容,绘制概念地图,以“依据课程标准,确定预期结果→聚焦学习目标,确定评价方式→关注预期结果,提升学习体验”这一思路开展单元整合教学。
- 余华明侯满福
- 师范院校地理学科科学思维的培养
- 2009年
- 师范类高校学生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未来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根据地理类学科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形成解决地方环境问题与承担中学地理教育的优秀人才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地理类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师范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法。
- 侯满福
- 关键词:师范院校地理学科科学思维
- 半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增汇潜力研究
- 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半干旱石灰土区和黄土区两种脆弱环境中选择两个典型小流域,研究不同植物群落和不同农作物类型的土壤碳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分析其碳汇效应及潜力,提出固碳增汇的土地调控对策。结果...
- 张连凯侯满福邵明玉刘朋雨覃小群
- 关键词:半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O2
- 木美地下河流域的石漠化特征与治理措施
- 2005年
- 分析木美地下河流域石漠化的现状和特征,认为目前木美地下河流域整体上处于中度、重度石漠化状态;石漠化对流域内土壤性质的影响还不太明显;流域内的植被以灌丛为主,被破坏严重,分布零星,但是植被的演替同时存在顺向和逆向两种情况,只要控制好人为干扰因素,可以实现植被自然恢复;流域内可供开发利用的水源共有12处,可以解决一些洼地旱涝交替的局面。建议利用植被群落自身的顺向演替能力,通过封山来育林,用工程手段治理地下河,使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重新分配等措施来治理木美地下河流域的石漠化。
- 姜光辉郭芳侯满福
-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措施植被自然恢复植被群落地下河
- 亚热带岩溶森林类型和坡位对碳酸盐岩溶蚀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文章采用标准溶蚀试片法对比两种亚热带岩溶森林不同坡位的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并分析其与土壤CO_(2)含量(pCO_(2))和土壤含水量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青冈林的平均溶蚀速率(5.22±0.99 mg·cm^(−2)·a^(−1))显著高于化香树林(3.58±2.59 mg·cm^(−2)·a^(−1));青冈林的土下溶蚀速率在垂直剖面上先增加后递减,峰值位于土下20 cm,而化香树林的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青冈林不同坡位的溶蚀速率差异不显著,而化香树林中坡显著高于上坡和下坡;不同森林类型坡位间的溶蚀速率未表现一致规律。森林类型间溶速率差异与土壤含水量有较好的对应而与土壤pCO_(2)相反,森林内坡位间及土壤垂直剖面的溶蚀速率差异与土壤pCO_(2)有更好对应性。亚热带不同岩溶森林类型间溶蚀速率差异显著,可用土壤含水量较好解释;不同坡位间差异没有一致规律,但可用土壤pCO_(2)较好解释。
- 侯满福刘雨婷张杰贺露炎梁江弈
- 关键词:溶蚀速率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990-2009年景观格局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该文利用1990、2001和2009年三期TM影像数据解译的土地利用与覆盖数据,运用fragstats3.3软件选取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景观指数结合斑块密度、动态度等的统计与计算。结果表明:(1)耕地和林地占总面积的近95%以上,是该地区占据绝对优势的两种斑块类型,其它斑块类型面积比重很小,各类型的面积差异较大;(2)1990—2009年间,斑块面积减少数量最大的两类是耕地和草地,分别减少了737.27km2和678.09km2,斑块面积减少幅度最大的两类是未利用地和草地,分别减少了62.32%和59.73%,两者合计降低到了总面积的0.78%,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1 793.85km2,增加了5.65倍,林地面积前期增加,2001年后快速下降,水体面积变化幅度较小;(3)1990—2009年景观斑块总数增加了83 226个,其中2001年后增加的占70.01%,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斑块数量均大幅度增加,斑块密度也快速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地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均呈减小趋势,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景观多样性也相应提高。
- 范升侯满福胡宝清
- 关键词:土地利用破碎化